摘要
目的分析青年颅内外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指导青年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一级预防。方法收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2014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年龄18~45岁,头颈部螺旋CT血管成像(CTA)或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提示血管狭窄、闭塞、斑块形成或硬化的62例病人作为病例组,同时收集同科室同时期年龄18~45岁的头颈CTA或全脑DSA提示血管未见明显异常的3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入院后首次空腹检测的生化检查指标,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青年颅内外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颅内段与颅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占比均高于颅外段(P<0.01),而颅内段与颅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占比最高为64.6%,前后循环次之为29.0%,而后循环最低为6.5%,且前循环、前后循环、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占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前后循环与颅内外综合分布分析,前循环颅内段动脉粥样硬化占比最高为33.9%,前循环颅内外段次之为21.0%,颅外段最低为0.0。病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P<0.05),而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是青年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及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青年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应该积极控制FIB,FIB及HDL-C的变化可作为青年人常规体检监测项目,促进青年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级预防。
出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21期3682-3687,共6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