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每种传播媒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媒介偏向,互联网也是如此。互联网的两个媒介偏向相互补充:非集中化偏向是对中心化的消解,它可能使民族意识扩散,但对互联网的合理利用也能够促进民族间和谐共生,增强凝聚力,降低国家分裂的可能性。而全球化偏向是对碎片化的整合,它可能冲击原有国家观念,但也使人开阔眼界,唤醒国家意识,降低网络霸权的可能性。互联网媒介偏向呈现一种网状结构,既不过分集中,也不过分分散;既具有一定的凝聚力,也具有一定的包容性。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形成了相应的交往方式与认同方式。互联网为国家认同带来了内部和外部两种挑战。从国家内部看,可能存在民族认同大于国家认同,民族试图分裂国家的问题。从国家外部看,可能存在全球认同大于国家认同,一些强国、大型跨国公司试图借由全球意识侵犯他国国家主权的问题。作为实现国家认同的一种途径,互联网也带来了众多机遇。它帮助减少地缘隔阂,使得认同观念更少被束缚在一国的领土之上,远离故土的人们同样能够获得归属感;它帮助增强文化认同,将关于国家起源与过去的记忆全方位地展现出来,使得人们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加强对国家的信任感和责任感;它还帮助提升全局意识,使人们相互理解与包容,在认同自己国家的同时,也不阻止他国人民的国家认同。可见,互联网能够使公民真正产生对国家的认知,投入对国家的情感,并愿意为国家建设付诸行动。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3期137-143,共7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应用中的信息流动与伦理问题研究”(19BXW116)
中广联合会媒介素养专项研究项目“基于麦克卢汉媒介本体性分析的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研究”(2018ZGL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