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肝阳虚临床证治辨析及气味配伍理论在肝阳虚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肝阳虚证理论源流久远,然至明清以后,众多医家对肝阴虚、肝血虚较为重视,而使肝气虚、肝阳虚的证候常被忽视,所用方药亦论述不足。本文结合肝的生理功能,总结肝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情志抑郁、易于疲惫、肝经失于温煦以及易现寒热错杂之症等。《黄帝内经》“治肝三法”是历代肝病治法核心,同样适用于肝阳虚的治疗。本文阐述了以“辛、酸、甘”之气味配伍理论在肝阳虚证组方、治疗中的特点及应用。以柏子仁汤、来复汤、乌梅丸等三张代表性方剂为例,通过“辛、酸、甘”之组方原则分析其药物组成,既加深了对方剂功效的理解,也展现出肝阳虚证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有益于指导临床辨证,提高治疗效果。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883-886,共4页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7

  • 1侯建平,杨军英,韩志宏.乌梅对小鼠、家兔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2(6):24-25. 被引量:12
  • 2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68,80,148,319,321,328,80,746.
  • 3危北海.对肝脏脏象研究的一些看法[J].湖北中医杂志,1980,(1):10-14.
  • 4王旭高.医书六种·西溪书屋夜话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5:150.
  • 5岳美中.肝病用药法的初步整理[J].浙江中医杂志,1965,(3):17-19.
  • 6刘国强.老中医步玉如用风药治肝病[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30(12):33-35.
  • 7上海中医学院.程门雪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90-91.
  • 8黄英志.叶天士医学全书·眉寿堂方案选存.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941,930,931,950.
  • 9黄英志.叶天士医学全书·叶天士医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57.
  • 10周尔文,张国俊,魏连海,杨佩琴.乌梅丸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项实验的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3):65-65.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67

同被引文献126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