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高坡苗语地名研究 被引量:2

Toponymy in Gaopo Hmongb Dial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贵阳高坡苗语中的一地两名现象进行探析,其中一种地名为一般性指称,另一种为诗歌指称,属于不同的认知框架。一般称和诗歌称之间存在稳固、形象及韵律等方面的差异;诗歌称还存在两地共用一名的现象,该现象源于两地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或典型特征的相似性。诗歌地名的命名理据主要为转喻,突出地理实体的区域特征、方位及人的体验;通过转喻机制命名的一般地名多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族群名称等来指称,充当记录族群记忆、族际往来等历史文化的载体;一般性地名的命名理据主要为隐喻,多与身体部位、生活工具等建立联系,突出地理实体与事物的相似性,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活和认知模式。
作者 唐光丽 TANG Guang-li
出处 《贺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49-54,共6页 Journal of Hezhou Universit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贵州清水江流域苗语调查研究”(16BYY17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22

  • 1张永祥,曹翠云.黔东苗语的谓2—体结构[J].语言研究,1984,4(2):227-237. 被引量:8
  • 2李锦平.苗语地名与苗族历史文化[J].贵州文史丛刊,1998(5):65-68. 被引量:6
  • 3陈其光.苗瑶语词汇发展的一种方式[J].民族语文,2000(3):67-75. 被引量:12
  • 4杨光浴 主编,《吉林省》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4.
  • 5罗安源:《松桃苗语描写语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 6王辅世:鲜松奎:张永祥、张永祥、《苗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5年.
  • 7《新苗汉词典》,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
  • 8许仕仁:《苗汉词典(黔东方言)》,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
  • 9Clark, M. (1989), Hmong and areal South-East Asia.网址:sealang.nesala/archives.
  • 10Clark, M. (1996), Where do we Feel? --Staive verbs and body-part terms in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The grammar of inalienability --a typological perspective on body part terms and the part-whole relation (ed. by Hilary Chappell & William McGregor), Mouton de Gruyter.

共引文献15

同被引文献19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