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儒家背景下的美德伦理学:关于自我问题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西方的评论者常常将儒家的伦理观描述成某种形式的美德伦理学。在一些重要的限定之下,这种对照是可以接受的。在本篇论文中,我将西方传统的“自我”观念与儒家的“自我”概念进行了比较。我将论证,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的“自我”理论是个人主义的和本质主义的,而儒家的“自我”概念却是处境化的、发展的。西方哲学将“自我”构想成一个形而上学化的基础性的本质,这一本质在每一人类个体中都可发现。相比而言,儒家的“自我”则是在限定某人的关键的人际关系中,经由一段时间构建而成。在引起了对这些基本差异的注意之后,我提供了一个对于“德”的说明。“德”在用以理解儒家“自我”的著述中是一个关键术语。我将指出,“德”作为一个人道德发展的核心,在许多语境中最恰当的翻译是“character”(品格)。在西方,品格代表着某种思考或行为的倾向,这倾向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人类群体兴旺的实现。这一观念与儒家“德”的涵义的某些方面相符合。最后,我使用了乔尔·库珀曼(Joel Kupperman)的“自我拼贴”(self-as-collage)概念作为这项比较的一种有益工具。库珀曼主张,“自我”就是品格。他对品格的这种处理使得儒家的修身概念与个人成长问题顺利地结合在一起。
作者 鲍立德
机构地区 美国夏威夷大学
出处 《哲学门》 2007年第1期129-154,共26页 Beida Journal of Philosophy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