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揭示秸秆还田与生物菌肥配施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2年玉米-马铃薯轮作定位试验,设置对照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秸秆还田+常规施肥(SCF)、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生物菌肥(SCBF)4个处理,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和Biolog Eco板技术,研究秸秆还田配施生物菌肥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探明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P<0.05);与CF处理相比,SCF处理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6.67%、19.75%、9.56%,革兰氏阳性菌PLFA含量显著增加29.60%,SCBF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9.74%、11.03%、18.07%,土壤细菌、总菌、革兰氏阳性菌PLFA含量及细菌PLFA含量/真菌PLFA含量、G+PLFA含量/G-PLFA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1.70%、15.76%、67.60%、40.88%和47.27%;与SCF处理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25.97%,革兰氏阳性菌显著提高29.33%,SCBF处理土壤微生物对芳香化合物的利用能力提高了1.44倍;AWCD值表现为SCBF处理>SCF处理>CF处理>CK处理;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碳源利用能力受多种环境因子共同制约,其中土壤pH值为主要驱动因子。综上,秸秆还田配施生物菌肥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1-206,共6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编号:2020YB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