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姜堰区“稻-鳖”共生种养模式技术及效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稻-鳖”共生种养模式是稻田综合种养的一项重要模式,需要种植和养殖两方面的技术支撑,具有稳粮增效、提高农产品品质等优点,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姜堰区按照绿色农产品生产要求,探索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稻-鳖”共生种养模式,实现水稻亩产400千克,产出大米280千克,效益4480元;鳖年均亩效益7000元以上,“稻-鳖”合计年均亩收益11000元左右。
作者
杨顺宏
吴惠秋
机构地区
泰州市白米镇马沟村为农服务专业合作社
泰州市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江西农业》
2022年第20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稻鳖共生
技术
效益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陈璐,陈灿,黄璜.
“稻—鳖—鱼”复合种养模式关键技术[J]
.作物研究,2019,33(5):500-502.
被引量:5
2
邓成方.
“稻鳖共生”种养结合技术[J]
.中国水产,2015(1):57-58.
被引量:11
3
盛瀛.
稻鳖共作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6):933-93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周国辉,张曙光,邹寿发,许兆伟,周志强.
水稻新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危害趋势分析[J]
.植物保护,2010,36(2):144-146.
被引量:203
2
张辉,吴国星,马沙,高熹,李强.
近年稻飞虱暴发成因及其治理对策[J]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88-90.
被引量:8
3
周爱珠,刘才高,徐刚勇,黄永明.
稻、鳖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探讨[J]
.中国稻米,2014,20(3):73-74.
被引量:16
4
梁燕,吴建祥,齐会会,白玉路,许存宾,周雪平,胡培松,彭云良.
西南稻区稻飞虱及引起水稻矮缩病病毒的分布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4,27(4):1466-1471.
被引量:16
5
邓成方.
“稻鳖共生”种养结合技术[J]
.中国水产,2015(1):57-58.
被引量:11
6
李伟群,刘晓亮,黄秀枝,陈伟,尚战峰,贤振华.
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J]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11):1976-1980.
被引量:16
7
刘才高,周爱珠,徐刚勇.
稻鳖共生效益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7):157-157.
被引量:20
8
蔡炳祥,王根连,任洁.
稻鳖共生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J]
.中国稻米,2016,22(4):75-76.
被引量:14
9
熊战之,汪立新,付佑胜,刘伟中,王宏宝,李茹,高聪芬,张凯.
2015年苏北地区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0):191-191.
被引量:7
10
黄志平.
稻鳖综合种养试验[J]
.科学养鱼,2017,39(1):42-43.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1
1
刘科强.
山区单季稻田稻鱼共生种养技术探究和实践[J]
.农家致富顾问,2015,0(22):13-14.
2
宋光同,何吉祥,吴本丽,陈静,夏国钧,汪翔,武松.
中华鳖与两个水稻品种共作比较与效益分析[J]
.水产科技情报,2017,44(1):46-49.
被引量:9
3
谢乾,曹梦娇.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水稻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J]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6):893-894.
4
尹小玉,梁玉刚.
衡阳市稻田生态种养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
.湖南农业科学,2016(12):97-100.
5
盛瀛.
稻鳖共作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6):933-934.
被引量:9
6
陈璐,陈灿,黄璜,李桂香.
稻田生态种养对农田生态效应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19,33(5):346-351.
被引量:15
7
范立民,杨光,董媛媛,东新旭,裘丽萍,宋超,陈家长.
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0):55-61.
被引量:5
8
徐涛,刘方平,倪才英,谢亨旺,苏甜,梁举,李娜,田威.
稻鳖共生体系中不同施肥类型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4):61-65.
被引量:6
9
焦文献,陈灿,黄璜.
稻田种养模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
.作物研究,2021,35(4):385-393.
被引量:4
10
许超,黄利国,陈胜荣,田露申,郭伟,明伟.
川东北稻区稻田甲鱼循环生态高效共生最优模式筛选[J]
.贵州农业科学,2021,49(7):75-80.
被引量:1
1
公翠萍,王曙,胡大雁,张圆琴,张金鹏,劳顺健.
湖州市稻-小龙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科学养鱼,2022,44(9):5-6.
2
王维,吴琴,王光敏,张晓敏.
鱼苗不同投放量的稻鱼种养经济效益[J]
.农技服务,2022,39(8):49-51.
被引量:3
3
李振龙(文/图),刘芹,刘宁.
群众冷暖一肩挑[J]
.江淮法治,2022(6):32-33.
4
王显,衣政伟,胡中泽,吴爱国,张耗,孙飞,杨大柳.
不同稻田种养模式下农产品产量与效益分析[J]
.北方水稻,2022,52(5):19-22.
5
杨慧,褚福堂,邓超,张志昌,王一舟,顾昌华.
铜仁市羊肚菌林下套种技术及效益分析[J]
.园艺与种苗,2022,42(10):6-7.
被引量:2
6
高玮.
燕振山的“稻梦人生”[J]
.中国农垦,2022(5):82-83.
7
邵杨.
油用牡丹培育技术及效益分析[J]
.花卉,2022(22):13-15.
8
孙远,张董敏,贺登科.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分析——以荆州合作社为例[J]
.农业展望,2022,18(6):74-78.
被引量:4
9
谭艳,刘国庆,程明军,林涛.
基于乡村振兴川东地区“农场-牧场-工厂-市场”一体化全产业链种草养畜循环模式[J]
.畜牧兽医杂志,2022,41(6):59-61.
被引量:2
10
山西:发布商务领域乡村振兴方案将全面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J]
.中国食品,2022(22):18-18.
江西农业
2022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