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2018—2021年苏州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了解苏州市近年食源性疾病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1年苏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溯源系统报告的病例监测信息,对发病率、临床症状和病原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8—2021年苏州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2888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99‰;4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65‰、1.13‰、1.14‰、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24,P<0.01)。病例以31~40岁组最多(占24.89%),报告发病率以21~30岁组(1.96‰)最高。男性报告发病率(1.05‰)高于女性(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2,P<0.01)。6—8月为发病高峰,占48.22%。辖区中张家港市病例数最多(6522例)、发病率最高(22.58%),不同县区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9.09,P<0.01)。采集病例粪便/肛拭子14323份,采样率49.58%,阳性检出率为17.35%;检出病原菌主要为诺如病毒(占7.91%),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3.83%、2.95%)。结论苏州市2018—2021年食源性疾病报告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建议加强夏秋季的食品风险监测及重点人群宣教。
出处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31-333,共3页 Jiangsu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基金 苏州市民生科技科技计划项目(SS202043) 苏州市社会发展科技创新项目(2022SS2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132

共引文献58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