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日歌谣的“隐身”与“现身”——民俗学会、两区报刊及三册谣集中的民情(1931—1945)

The“Invisibility”and“Emergence”of Anti-Japanese Ballads:The Situation of the Public through the Folklore Association,Newspapers in Two Districts and Three Volumes of Ballad Collections(1931—194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间流传了大量的抗日歌谣。此阶段的《歌谣》周刊与《民俗》周刊虽承袭北大歌谣运动中“挖掘民间”的意志,却因时局动荡和兵燹不断,难以大量刊发抗日歌谣。记载农民抗日救国情绪的歌谣,被分散发表在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报刊中。民间的《抗日歌谣》、《抗敌歌谣》及《抗战歌谣》这三册谣集,恰是对民众歌谣的拾遗补阙。将歌谣遗产中的文字“在场”衍生为农村事象中的民意“在场”,“隐身”于世的抗日歌谣终会“现身”于世,彰显农民在抗日救国的历史中的民间心声。被淹没在历史下的乡间抗日歌谣,实现了俗文学中抒情基调与叙事传统的统一,这些重新问世的歌谣遗产,在当下不啻是日军侵华罪证的有力补充。
作者 杨婷婷 Yang Tingting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1期266-284,共1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19ZDA273)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86

  • 1权哲,赵成日.中国朝鲜族文学概况(初稿)[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2(4):43-59. 被引量:1
  • 2马克.本德尔,付卫.怎样看《梅葛》:“以传统为取向”的楚雄彝族文学文本[J].民俗研究,2002(4):34-41. 被引量:36
  • 3汤爱民.抗战音乐的历史贡献[J].民族艺术,2002(1):187-195. 被引量:4
  • 4杨成志.《民俗学会的经过及其出版物目录一览》[A]..《民俗》(复刊号)[C].上海书店影印,1983年.第225页.
  • 5茅盾.《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J].小说月报,1921,12.
  •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27,928.
  • 7劳伦斯.韦努蒂.《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0页.
  • 8
  • 9辛笛.《夜读书记》,陕西师大出版社1998年再版,第17页.
  • 10楚天阔.《1939年北方文艺界论略》,《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徐廼翔,黄万华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3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