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以本体、工夫、境界论山水画的审美与发展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体、工夫、境界很早就在很多理学、易学思想中得到体现。在心学中,本体与工夫内在合一,本体为工夫之依据,亦必经由工夫而现实地呈现,在此主客已泯然合一,本体呈现为境界。[1]儒家内圣之学是本体论、功夫论、境界论三者相统一的转化,关键在于心和性,亦可称儒家的心性之学。心性之学正视人的生命,它将人生视为成德的过程,终极目的在于成圣成贤。这种倡导天人合一、人通物神的新儒家传统道德理性人格,同时具有一种道德宗教精神的内在意蕴,对于实现当下每个人生活幸福的人文终极精神关怀具有更大的价值。中国山水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然风景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表达画家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感悟。本体、工夫、境界是中国山水画的核心概念,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标准和发展轨迹。
作者 杨金
出处 《天工》 2024年第3期69-71,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3

  • 1朱立元.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J].文学评论,1996(6):14-24. 被引量:42
  • 2倪梁康.牟宗三与现象学[J].哲学研究,2002(10):42-48. 被引量:13
  •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1987年.第421-422、422页.
  • 4张载.《正蒙·太和》[M].,..
  • 5成中英.《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4-428页.
  • 6.“世纪会面”[A].成中英主编.《本体诠释学》[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第5页.
  • 7.《朱子语类》卷95,卷75[M].,..
  • 8朱熹.《论语集注》卷3[M].,..
  • 9王阳明.《传习录》下[M].,..
  • 10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M].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第218页.

共引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