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高龄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联合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及其差异,并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在孕28周以后分娩产妇114例。根据妊娠年龄分为高龄产妇组(>35岁)、非高龄产妇组(≤35岁)。根据《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将孕妇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体重正常组(BMI:18.5~23.9 kg/m^(2))、超重组(BMI:24.0~27.9 kg/m^(2))、肥胖组(BMI≥28.0 kg/m^(2))。统计各组产妇孕期增重情况、妊娠结局、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及相关并发症,并统计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体重。结果非高龄产妇组与高龄产妇组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孕周、BMI分组及孕期增重情况(不足、适宜、过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发现非高龄和高龄产妇组分娩孕周与宫缩乏力、剖宫产无相关关系(r=0.437,P=0.512),非高龄产妇组BMI增重与宫缩乏力、剖宫产呈正相关关系(r=0.015、0.039,P<0.05)。高龄产妇组的增重、孕前BMI与宫缩乏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28、1.733,P<0.05)。高龄产妇组的增重、孕前BMI与剖宫产呈显著相关性(r=0.929、1.082,P<0.05)。高龄产妇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67.14%(47例7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60%(42例70例)、巨大儿发生率52.86%(3770)显著高于非高龄产妇组34.1%(1544)、22.7%(1044)、22.73%(10例4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98、15.130、10.122,P<0.05);高龄产妇组妊娠高血糖发生率18.57%(1370)显著低于非高龄产妇组40.91%(1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9,P=0.009);高龄产妇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7分的比例37.14%(2670)显著高于非高龄产妇组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1,P=0.031)。结论高龄孕妇极易出现孕期增重过多的情况,增重、孕前BMI与宫缩乏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其剖宫产比例较高,临床对于高龄孕妇应严格控制孕期增重情况,预防不良妊娠结局。严格掌握高龄产妇孕前体重、孕期增重情况,有利于及早预测可能的不良危害。
出处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1-103,106,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Care and Medicine
基金
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ZK2019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