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堆肥还田在农业生产中是对化肥减量施用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同时达到增产的目的,采用秸秆堆肥替代化肥配施微生物菌悬液的方法,以秸秆堆肥替代化肥为主区(A),微生物菌悬液(固氮螺菌、复合菌悬液)为裂区(W)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比例堆肥还田配施菌剂后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从而为秸秆有效还田及土壤酶活性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CKW0(750 kg/hm^(2)复合肥+450 kg/hm^(2)尿素)相比,A1W0处理(607.5 kg/hm^(2)复合肥+405 kg/hm^(2)尿素+75 t/hm^(2)堆肥)、A2W0处理(540 kg/hm^(2)复合肥+360 kg/hm^(2)尿素+10 t/hm^(2)堆肥)的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5.32%、13.62%;在CK(750 kg/hm^(2)复合肥+450 kg/hm^(2)尿素)处理中,W1(喷施固氮螺菌悬液)、W2处理(喷施复合菌悬液)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比W0处理(不喷施菌悬液)增长了4.28%、3.25%;在脲酶活性方面,在A1(堆肥替代化肥10%)处理下,W1、W2处理的脲酶活性分别比W0处理提高了36.65%、7.56%;在CK(750 kg/hm^(2)复合肥+450 kg/hm^(2)尿素)处理中,W1、W2处理的Shannon指数分别比W0处理提高了10.39%、3.34%,经过微生物菌剂和堆肥替代化肥还田配合施用,固氮螺菌的效果好于复合菌剂,在不同堆肥还田比例上喷施菌剂,与对照相比,2种菌悬液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堆肥替代10%化肥配施固氮螺菌处理对于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促进水稻生长、在化肥减量的同时实现水稻增产,具有一定的实践推广意义。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6-264,共9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2YFD2301402)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编号:18030701190)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编号:KJ2019A0810)
安徽省教育厅2019年度振兴计划(编号:gxyq2019061)
安徽科技学院校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21zrzd09)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2022AH05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