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土三七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通过系统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和文献,对土三七的名称、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功效和毒性等进行梳理与考证。土三七始载于《滇南本草》,别名众多,有“见肿消”“菊叶三七”“菊三七”等名称;其主流基原为菊科植物菊三七Gynura japonica(Thunb.)Juel.,但仍存在同名异物现象;古代著录的土三七产地主要有云南彝族地区,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古代土三七多春夏用叶或全草,秋冬用根,现多用根,主要秋季采收;土三七具有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等功效,临床可治跌打损伤,咯血、吐血、衄血,乳痈肿痛等;土三七含有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s),可导致肝窦阻塞综合征,临床使用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 党晓芳
出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46-3152,共7页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90

共引文献1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