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2年第12期47-49,共3页
Glob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Economy Outlook
二级参考文献28
-
1张方华,朱朝晖.长江三角洲“超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4(4):44-48. 被引量:17
-
2谭贤楚.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分析与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2):8-10. 被引量:11
-
3周琪,徐修德.试析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及特点[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0(3):97-99. 被引量:7
-
4杨宏,杨武.日本技术创新模式的变化[J].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5(11):66-68. 被引量:2
-
5李津(整理).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J].科技中国,2005(9):34-39. 被引量:6
-
6马磊.浅谈韩国国家创新体系[J].广东科技,2005,14(10):105-108. 被引量:2
-
7张文霞,李正风.芬兰从资源型国家到创新型国家的历程[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50(1):5-10. 被引量:17
-
8常青.2005年印度科技发展综述[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6,21(7):4-8. 被引量:1
-
9OECD 科技部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体系[J].科技创新信息简报,1998,(15):5-6.
-
10[1]http://www.deux.jpo.go.jp
共引文献29
-
1鲁德华,刘卫国.关注恐怖活动新动向[J].瞭望,2002(42):60-61.
-
2徐继承,汤磊,唐国瑶,陈志兴.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卫生资源,2005,8(3):99-101. 被引量:3
-
3任培民,夏恩君,邵文武.国防科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9-12. 被引量:3
-
4盛垒,高丰,杜德斌.国外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06(9):86-91. 被引量:9
-
5盛垒.国外创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28(5):89-95. 被引量:9
-
6李培林.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综述[J].经济经纬,2006,23(6):81-84. 被引量:15
-
7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投资之理论思考[J].科技与法律,2006(3):62-65. 被引量:1
-
8常相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借鉴[J].商业时代,2007(12):30-30. 被引量:5
-
9谢寅波.试论创新型基层学术组织在研究型大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6):246-246. 被引量:1
-
10金永红,吴江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以上海为例[J].软科学,2008,22(8):60-66.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45
-
1张方华,朱朝晖.长江三角洲“超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4(4):44-48. 被引量:17
-
2谭贤楚.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分析与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2):8-10. 被引量:11
-
3周琪,徐修德.试析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及特点[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0(3):97-99. 被引量:7
-
4杨宏,杨武.日本技术创新模式的变化[J].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5(11):66-68. 被引量:2
-
5李津(整理).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J].科技中国,2005(9):34-39. 被引量:6
-
6马磊.浅谈韩国国家创新体系[J].广东科技,2005,14(10):105-108. 被引量:2
-
7李浩.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118-122. 被引量:27
-
8张文霞,李正风.芬兰从资源型国家到创新型国家的历程[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50(1):5-10. 被引量:17
-
9常青.2005年印度科技发展综述[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6,21(7):4-8. 被引量:1
-
10代中强.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07(2):60-6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6
-
1盛垒,高丰,杜德斌.国外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06(9):86-91. 被引量:9
-
2盛垒.国外创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28(5):89-95. 被引量:9
-
3赵树宽,许超,王嘉嘉.典型国家创新体系的对比分析及启示[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3):113-116. 被引量:8
-
4李永松,赵红波,刘杨,程赫毅.基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态势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2012(1):1-3.
-
5李显显.中日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19,0(8):104-108. 被引量:2
-
6李东华,包海波,徐竹青.日本知识产权战略及其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3(12):85-89.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41
-
1杨国梁.美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概况[J].科技促进发展,2011,7(9):87-93. 被引量:17
-
2游小珺,杜德斌,张斌丰,范斐.美国高水平高校科研经费边际效益估算与空间差异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7):144-150. 被引量:5
-
3鲁德华,刘卫国.关注恐怖活动新动向[J].瞭望,2002(42):60-61.
-
4徐继承,汤磊,唐国瑶,陈志兴.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卫生资源,2005,8(3):99-101. 被引量:3
-
5任培民,夏恩君,邵文武.国防科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9-12. 被引量:3
-
6盛垒,高丰,杜德斌.国外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06(9):86-91. 被引量:9
-
7盛垒.国外创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28(5):89-95. 被引量:9
-
8李培林.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综述[J].经济经纬,2006,23(6):81-84. 被引量:15
-
9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投资之理论思考[J].科技与法律,2006(3):62-65. 被引量:1
-
10常相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借鉴[J].商业时代,2007(12):30-30. 被引量:5
-
1艾磊,杨海珍.浅谈高技术产业国际化经营的知识产权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9):19-22. 被引量:2
-
2陶建明.日本产业科学技术的最新动向[J].科技与发展,1995,10(6):37-47.
-
3王金玉.日本产业标准化战略[J].世界标准信息,2001(7):7-8.
-
4张必成,翟羽伸.日本产业技术研究开发的特点[J].化工进展,1996,15(2):57-59.
-
5张海波.“模糊”理论在日本产业中正得广泛应用[J].世界经济科技,1991(14):48-56.
-
6日本芯片业全球市场份额排名下降[J].集成电路应用,2005,22(6):16-16.
-
7日本2007年叉车生产和销售情况[J].叉车技术,2008(1):28-28.
-
8王义翠.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其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6):100-102.
-
9陶用之.南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知识产权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03(S2):289-294.
-
10李攀.喜多俊之:喜悦的“设计之魂”[J].21世纪商业评论,2007(5):123-12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