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入世后闽台产业的合作与发展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研究了入世给闽台两地合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提高闽台产业深层次合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
尹晓波
出处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03年第1期7-8,共2页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Across the Straits
关键词
入世
产业合作
WTO
福建
台湾省
分类号
F124.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5
1
陈少晖.
21世纪闽台贸易关系的拓展与深化[J]
.福建经济,2001(10):16-17.
被引量:2
2
李非.
闽台经济发展比较与分工合作[J]
.亚太经济,2000(6):33-36.
被引量:6
3
邓利娟.
“入世”后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的战略思考[J]
.亚太经济,2002(2):32-34.
被引量:4
4
单玉丽,李阶.
闽台经济合作的产业选择[J]
.亚太经济,1996(1):24-28.
被引量:3
5
赵奕山.
台湾产业外移特点与我省对策[J]
.亚太经济,2001(5):37-3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福建省计委经济研究所.福建省经济社会主要指标统计数字手册(1950-1999年)[M].,2000,3..
共引文献
15
1
卞梁,吴维旭.
闽台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
.海派经济学,2022,20(2):102-117.
2
王知桂,黄淑玲.
承接台湾产业外移 实现两岸资源互补与共赢——台湾产业外移动因与福建的承接[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93-97.
被引量:1
3
刘立菁.
闽台竞争优势研究[J]
.台湾研究集刊,2005(2):19-27.
被引量:5
4
林畅.
欧盟的共同工业政策对两岸制造业合作的启示[J]
.东南学术,2005(5):96-100.
被引量:2
5
吴凤娇,胡海智.
基于引力模型的闽台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7(7):72-75.
被引量:4
6
黄淑玲.
台湾产业西移特点及原因浅析[J]
.经济前沿,2007(12):34-37.
被引量:1
7
周熙雯.
闽台经济合作绩效的实证研究[J]
.时代经贸(下旬),2008,6(22):101-102.
8
林和森,侯曙光.
闽台共同市场建立的基础和措施[J]
.铜陵学院学报,2009,8(1):21-23.
9
周泽超.
闽台IT产业合作的现状与问题探讨[J]
.商情,2010(18):106-106.
10
李非.
论21世纪初期海峡西岸对台城市经贸合作[J]
.台湾研究集刊,2001(2):89-9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
1
庄宗明,林畅.
闽台产业合作现状及其前景分析[J]
.开放潮,2005(8):14-16.
被引量:13
2
魏澄荣,连好宝.
闽台石化产业合作研究[J]
.亚太经济,2006(6):74-77.
被引量:2
3
[6]福建社会科学院.2003~2004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与预测蓝皮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4
张树军.
两岸科技产业发展前景及因应策略[J]
.海峡科技与产业,2004,17(1):18-1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丁秀飞.
闽台产业合作问题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5):38-38.
被引量:4
2
丁秀飞.
闽台产业合作问题研究[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6):99-10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朱毅蓉.
福建企业投资台湾服务业的思考与展望[J]
.发展研究,2010,27(1):46-48.
被引量:4
2
张薇.
“大三通”下闽台合作新气象——以龙岩为例[J]
.价值工程,2010,29(24):129-130.
3
郭晓敏.
闽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问题研究[J]
.综合竞争力,2010(6):76-80.
被引量:1
4
管庆华.
闽台信息产业合作发展策略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1(9):95-98.
5
郑露曦,张向前.
后ECFA时代闽台产业合作机制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2(4):50-57.
被引量:7
6
丁昶.
福建自贸区的建立对两岸经贸合作的影响分析[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36(4):42-45.
被引量:7
1
张恭德.
两地合作 调整产业[J]
.广东发展导刊,1997(4):29-30.
2
安民.
推动两地合作 共创经济繁荣[J]
.国际经济合作,1998(7):7-8.
3
张柏鉴,杨芹溪,康念福.
发挥珠港优势 共促两地繁荣——二十一世纪珠港超级大都会展望[J]
.广东经济,1996,0(12):16-19.
4
陈多.
香港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前瞻[J]
.特区实践与理论,1997(S1):29-31.
5
杨冰.
商学两界纵论川渝竞合[J]
.重庆与世界,2004(3):18-21.
6
刘亚健.
澳门经济发展与珠澳两地合作[J]
.港澳经济,1990(4):24-26.
7
林大建.
发展现代物流 促进两地合作[J]
.国际经济合作,2002(8):20-22.
8
宋丁.
从深港高科技发展态势看两地合作的前景[J]
.特区经济,2000(4):7-9.
被引量:2
9
谭刚.
论深港经济合作的国际意义[J]
.特区实践与理论,1998(8):43-45.
被引量:6
10
屠海鸣.
经济发展保优势 两地合作是基础[J]
.沪港经济,2013(6):22-23.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