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3年第1期75-81,共7页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381
-
1陈尧.民主巩固学:民主化研究的新领域[J].社会科学,2007(7):77-85. 被引量:14
-
2李翔宇.论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及其现实选择[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1(4):15-19. 被引量:1
-
3罗贵榕.论群团组织的角色转型——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建构公民社会中的领航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6(18):194-195. 被引量:11
-
4房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1):32-35. 被引量:6
-
5颜文京.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第三种模式——试论组合主义[J].政治学研究,1999(2):85-93. 被引量:19
-
6胡永佳.试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线索[J].政治学研究,1999(1):12-19. 被引量:17
-
7周平.我国当代政治发展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1(1):23-27. 被引量:2
-
8周长城,殷燕敏.金融市场的社会学视野[J].社会学研究,1999(6):79-92. 被引量:10
-
9邱泽奇.乡镇企业改制与地方威权主义的终结[J].社会学研究,1999(3):84-94. 被引量:61
-
10胡伟.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1):1-11. 被引量:150
引证文献30
-
1程浩.市场经济、利益集团与地方政府[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6):51-56. 被引量:10
-
2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治理模式变迁及其内在逻辑——基于浙江的个案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6):14-22. 被引量:24
-
3李红波,颜佳华.国内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云南社会科学,2006(2):26-30. 被引量:11
-
4习裕军.现代政治文明的目标取向[J].甘肃理论学刊,2006(6):10-13.
-
5赵景刚.十余年来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述评[J].学术界,2006(6):268-273. 被引量:5
-
6肖文涛,程宇.应急管理视域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力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11):42-47. 被引量:1
-
7金东日.中国政府过程的体制症结探析:以政策过程为中心[J].学海,2008(2):73-79. 被引量:28
-
8韩福国,瞿帅伟.结构、组织与制度:中国社会转型的跨学科研究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5):72-78. 被引量:2
-
9刘兢.中国新闻内容规制法治化的目标与路径[J].当代传播,2009(1):66-67. 被引量:1
-
10叶长茂.中国现有政治体制的价值与激进改革的风险[J].兰州学刊,2009(4):37-39.
二级引证文献360
-
1李莹.我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城乡差异——基于社会地位与公平感的实证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20,0(1):92-105. 被引量:9
-
2涂凌波.主体性与适配性: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传媒角色及其挑战[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9(3):59-68.
-
3马凌远,李晓敏.民营企业家社会经济地位主观认知与个人慈善捐赠[J].统计研究,2021,38(1):105-118. 被引量:18
-
4冯霞,苏振华.经济发展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基于社会流动预期的分析[J].社会科学家,2021,36(5):86-93. 被引量:6
-
5张佳威.政商社会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一个历史政治学的考察[J].复旦政治学评论,2022(1):203-231.
-
6周仁清.自律与他律:延安时期中共党报规范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3,45(9):6-26. 被引量:2
-
7艾云,向静林.从经济金融化到社会金融化——社会学金融化研究的兴起与展望[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1,38(1):18-31. 被引量:10
-
8李俊杰.有效治理视阈下的基层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9,0(17):137-138. 被引量:1
-
9叶长茂.人民政协与公民社会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前景[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6(6):19-23.
-
10刘修华,曾政伟.论地方政府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基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进程的分析[J].文教资料,2006(24):184-185.
-
1严官金.找准政府支持工会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J].工友,2006(10):21-22.
-
2周定财.政治与行政分合视阈下的政府责任探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17(4):51-55.
-
3姜志强.论建国后毛泽东的政治发展策略及其历史价值[J].新西部(理论版),2010(9):1-2. 被引量:1
-
4桑玉莲.我国公共服务社会化发展策略探讨[J].商业时代,2007(28):6-6. 被引量:2
-
5龚维斌.构建现代社会和谐群体关系[J].半月谈,2016,0(16):4-5.
-
6辛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和群体问题研究[J].红旗文稿,1999(15):11-14.
-
7姜志强,黄哲超.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建国后我国政治发展策略的演进逻辑[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13(1):12-14.
-
8王长江.中西政府管理模式比较分析[J].中国发展,2005,5(2):36-39.
-
9房广顺,金鹏.人权保障在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实践[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4(5):122-124.
-
10徐冬莲.构建和谐社区 巩固执政基础[J].当代江西,2005,0(8):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