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孝教育—德育之切入点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孝是一个人道德发展的根本,是产生"道德移情"的动力源。孝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维系家庭的代际关系,易于被子女接受和践行。在德育中,要以孝为切入点,按照道德发展的关键期,自小学到大学阶段性的进行教育。
作者
王玥
机构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
出处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10年第11期26-27,共2页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关键词
孝
孝教育
德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徐亚芬.
以“孝心教育”为突破口 构建德育新模式[J]
.思想教育研究,2006(5):45-47.
被引量:2
2
卢志达.
孝敬教育——德育之切入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13):56-57.
被引量:1
3
樊浩.
道德教育的价值始点及其资源性难题[J]
.教育研究,2003,24(10):40-45.
被引量:31
4
王文举.
父母人格与子女人格[J]
.父母必读,1998,0(6):1-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冯文全.
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J]
.教育研究,2005,26(10):11-17.
被引量:29
2
康德.实践理论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7、78、85、80—82、86、88、94、101、122、142、165、166—167、96、97.
3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96、175、168、170.
4
黑格尔.历史哲学东方世界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56.65.
5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6—7.
6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7.
7
顾海根.父母越是冷漠,孩子越爱上网[N].东南商报,2005—11-20(A11).
8
王成岗 刘丹.当代中国家庭变迁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新华文摘,2005,(6):112-112.
9
萧焜焘.真理妄谈[J].新华文摘,1998,(6):34-36.
10
徐亚芬.回望地平线[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32
1
冯菊红.
孝心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J]
.新课程学习(中),2010(1):117-117.
被引量:1
2
丁晓东.
道德教育探本——从交往实践角度对道德教育困境的思考[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1):91-94.
被引量:1
3
白中军.
青少年品德"底线"问题探微[J]
.青少年研究,2005,5(1):33-36.
4
张军凤,廖其发.
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德育现状的调查研究——重庆市中小学德育现状的个案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4):62-68.
被引量:5
5
丁晓东.
走向交往实践的道德教育——从交往实践的角度探寻道德教育的突破口[J]
.教育探索,2005(5):78-80.
被引量:4
6
冯建军.
论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3(2):1-9.
被引量:21
7
于福存,张忠华.
论传统家庭模式演变对道德教育的冲击与影响——我国道德教育低效根源初探[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2X):74-76.
被引量:2
8
张燕红.
试论孝教育的价值与实施途径[J]
.中国德育,2006,1(2):26-28.
被引量:5
9
徐亚芬.
以“孝心教育”为突破口 构建德育新模式[J]
.思想教育研究,2006(5):45-47.
被引量:2
10
张忠华.
科学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的系统研究[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10):18-2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4
1
张燕红.
试论孝教育的价值与实施途径[J]
.中国德育,2006,1(2):26-28.
被引量:5
2
段绪春.
论当前实施孝教育的意义[J]
.考试周刊,2009(5):188-189.
被引量:1
3
张田,孙发利.
论中国古代的孝教育[J]
.文教资料,2010(36):166-167.
被引量:2
4
张卫星.
感悟 传播 践行——慈孝教育三个阶段的内涵及策略[J]
.辽宁教育,2014,0(8X):37-3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岳庆玲.
传统儒家孝德教育内容研究[J]
.科教导刊,2016(7):155-156.
1
“60与90后的对话——90后的代际关系”[J]
.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12,0(1):70-73.
2
张风沙.
代际关系影响对大学生就业适应性的研究[J]
.办公室业务,2015(19):13-14.
3
廖小平,李家春.
代际关系与价值观教育——从现代社会的代际关系看价值观教育的新特点[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5(11):9-15.
被引量:2
4
朱善杰.
城市青年“居家”生活中的代际关系[J]
.文化纵横,2014(4):64-70.
5
李霞云.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J]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1998,14(3):84-88.
6
陈学军,胡文娟.
“关系领导”:校长领导的基本职能[J]
.中小学管理,2015(10):21-23.
被引量:4
7
孙东,杨晓红.
从小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J]
.教育艺术,1996(6):47-47.
8
周玲.
中学生孝道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5):106-108.
被引量:6
9
悄憨每.
代际关系视角下老漂族的城市适应研究[J]
.社会学,2014,0(4):39-45.
10
李学勇,林伯海.
代际和谐视野下的文化反哺[J]
.思想教育研究,2014(10):44-47.
被引量:4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1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