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产业就业结构的偏差及优化
被引量: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着双重偏差 ,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本文通过对我国“十五”时期产业就业结构变动趋势的分析和第三产业发展前景的判断 ,认为第三产业的高效发展是优化结构的重要途径。
作者
邬爱其
贾生华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2,共5页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差
结构优化
第三产业
分类号
F249.21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241.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411
同被引文献
98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41
参考文献
13
1
周振华.中国经济分析1997--1998[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报告1999[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3
胡鞍钢.
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
.管理世界,1997,13(3):36-54.
被引量:175
4
陈文玲.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J]
.财贸经济,2000,21(1):75-78.
被引量:22
5
李寿生.
关于21世纪前10年产业政策若干问题的思考[J]
.管理世界,2000,16(4):49-58.
被引量:10
6
李善同,侯永志.
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十五”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J]
.管理世界,2001,17(2):95-101.
被引量:34
7
郭克莎.
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与高效发展(上)[J]
.财贸经济,2000,21(10):51-56.
被引量:61
8
李江帆,潘发令.
第三产业消耗系数和依赖度的国际比较[J]
.宏观经济研究,2001(5):56-60.
被引量:31
9
王岳平.
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J]
.管理世界,2000,16(4):59-65.
被引量:65
10
王诵芬,范木荣.
从“全球1000”家公司排行看经济结构变化趋势[J]
.世界经济,2000,23(4):49-56.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彭刚.
发展的危机———东亚金融风暴的发展经济学思考[J]
.河南社会科学,1998,6(3):31-35.
被引量:3
2
松本一幸,洪丹萍.
日本服务业的未来[J]
.经济资料译丛,1993(4):26-37.
被引量:2
3
——.世界经济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4
滕藤 谷源洋.1998-199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预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79.
5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6(中文版).784.
6
刘仕国 吴海英.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核心国际竞争力发展方向——美国实例[J].《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的国际战略》课题简报,1999,(28).
7
(美)安格斯·麤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M].新华出版社,1999..
8
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M].改革出版社,1997..
9
(美)维克托·R·富克斯.服务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87..
10
(加)赫伯特·G·格鲁伯 等.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M].上海三联书店,1993..
共引文献
411
1
曾世宏,钟纯,刘迎娣.
数字化技术吸收会减少服务就业吗——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的分析[J]
.经济学报,2022,9(3):158-187.
被引量:6
2
宋建.
技术创新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
.南大商学评论,2021,18(2):60-88.
被引量:1
3
孙鸿.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J]
.区域治理,2018,0(27):96-96.
被引量:1
4
王建阳.
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西部产业结构优化[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3.
被引量:1
5
李正卫,吴晓波.
制造业全球化与我国制造业的二次创新战略[J]
.科学学研究,2004,22(z1):68-72.
被引量:7
6
陈宏,银路,赵锐.
四川农业与广东农业的发展状况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02,10(z1):450-453.
7
雷仲敏,李军.
基于技术预见的青岛家电产业创新系统建设研究[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52-59.
8
杨宝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0(2):39-42.
9
李明佳.
如此联合行文不适当[J]
.秘书,2006(11).
被引量:1
10
王伟光.
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失业问题研究——兼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对策选择[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4):14-18.
同被引文献
98
1
李惠玲,朱永杰.
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弹性与关联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S1):67-68.
被引量:10
2
张新民,杨文涛.
论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之关系[J]
.求索,2014(10):183-187.
被引量:9
3
喻桂华,张春煜.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5):9-13.
被引量:129
4
董正信,尹彦罡.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市场和政府[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6):61-64.
被引量:8
5
胡鞍钢,杨永恒,盛欣.
经济增长转型与就业促进[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23(6):1-9.
被引量:29
6
罗若愚,周立群.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
.理论与现代化,2005(1):54-57.
被引量:11
7
李林杰.
对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的评价与推进对策[J]
.人口学刊,2001,23(4):22-26.
被引量:15
8
李冠霖,辛红.
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国际比较的陷阱与出路[J]
.财贸经济,2005,26(2):53-59.
被引量:18
9
蒲艳萍.
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37.
被引量:39
10
彭启鹏.
广东人口就业结构状况分析[J]
.南方人口,2005,20(1):32-4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0
1
罗若愚,周立群.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
.理论与现代化,2005(1):54-57.
被引量:11
2
都沁军.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5,12(5):72-75.
被引量:31
3
刘向阳,刘耀彬.
中国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
.科技广场,2007(2):6-11.
被引量:7
4
陈辞,赵丽芳.
云南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对策[J]
.红河学院学报,2007,5(5):45-48.
被引量:3
5
李国锋,刘黎明,陈绪根.
山东省三次产业就业需求结构分析与预测研究[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28(3):386-394.
被引量:9
6
李玉凤,高长元.
黑龙江省就业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关系研究[J]
.特区经济,2009(9):46-48.
被引量:7
7
单建光.
浅析环境系统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
.能源与环境,2010(1):94-95.
8
王庆丰.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述评[J]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146-149.
被引量:28
9
胡敏.
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差异分析[J]
.科技信息,2010(19).
被引量:2
10
宋彬.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
.现代商业,2010(24):62-6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1
1
代源卿,孙华.
产业结构演进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
.经济视野,2013(10).
2
仇方道,唐晓丹,张纯敏,朱传耿,姚晓蔚.
江苏省工业转型的时空分异特征与机理[J]
.地理研究,2015,34(4):787-800.
被引量:20
3
罗若愚,周立群.
天津城市转型中城市经济活动的变化分析[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7(4):15-19.
被引量:2
4
游志鸿.
大连市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1X):45-47.
被引量:1
5
赵雪雁,林曼曼.
西北地区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5):1-5.
被引量:11
6
李林杰,代慧斌,畅双雷.
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的实证分析[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6):18-23.
被引量:3
7
喻萧萧,王宏艳.
促进山东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2):22-24.
被引量:3
8
任淑花,卢新卫.
延安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动态变化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5):41-45.
被引量:6
9
杨皖苏,胡晓娟,严鸿和.
第三产业推动合肥市经济和就业协调发展的研究[J]
.商业研究,2007(5):193-196.
被引量:2
10
陈冬勤,卢新卫.
咸阳市城市化与人口和经济发展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07,22(6):81-87.
被引量:1
1
张媛媛.
山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研究[J]
.机械管理开发,2010,25(1):135-135.
2
徐天祥,王晓芸,朱雪晶.
产业结构变化背景下的劳动力就业问题[J]
.经济论坛,2009(21):48-51.
被引量:1
3
葛培波,杨桂花.
促进我省就业结构合理化的思路[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7(6):63-64.
4
夏杰长.
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
.中国工业经济,2000(1):36-40.
被引量:116
5
李恩平,牛冲槐,郭伟军.
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产生背景及对策建议[J]
.前进,2009(11):36-38.
被引量:11
6
韩轶,姜德明,陈宏.
经济评价分析的一种新方法[J]
.技术经济,1997,16(8):64-65.
被引量:1
7
高宝华,蔡庆悦.
工业化与城市化结构偏差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4):27-30.
8
吴钢.
私营企业出口结构偏差效应分析——以浙江为例[J]
.浙江社会科学,2001(1):45-49.
被引量:3
9
辛彩琴.
内蒙古自治区居民消费需求分析[J]
.北方金融,2014(12):56-58.
10
赵朝霞.
我国货币政策的产业就业结构效应分析[J]
.融智,2012(1):13-16.
经济纵横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