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北夏季低温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的1951—2008年中国160个站月平均气温及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选出东北地区22个代表站,在分析东北气温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东北夏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
作者
宗振涛
张炜
机构地区
吉林省吉林市气象局
出处
《科技传播》
2014年第4期119-120,共2页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东北
夏季低温
变化特征
分类号
P468.0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崔锦,李辑,张爱忠,阎奇.
东北夏季低温的研究进展[J]
.气象,2007,33(4):3-9.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陈莉,朱锦红.
东北亚冷夏的年代际变化[J]
.大气科学,2004,28(2):241-253.
被引量:31
2
王绍武,赵宗慈.
中国夏季低温冷害[J]
.资源科学,1985,15(1):54-59.
被引量:8
3
朱益民,杨修群.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中国气候变率的联系[J]
.测绘科技动态,2003,61(6):641-654.
被引量:217
4
杨修群,朱益民,谢倩,任雪娟,徐桂玉.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2004,28(6):979-992.
被引量:142
5
汪秀清,马树庆,袭祝香,王石立.
东北区夏季低温冷害的长期预报方法研究[J]
.灾害学,2005,20(1):36-39.
被引量:21
6
杨青,廉毅,何金海.
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预测东北地区夏季气温[J]
.气象,2005,31(3):31-35.
被引量:8
7
刘永强,丁一汇.
ENSO事件对我国季节降水和温度的影响[J]
.大气科学,1995,19(2):200-208.
被引量:171
8
姚佩珍.
近四十年东北夏季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J]
.灾害学,1995,10(1):51-56.
被引量:43
9
王敬方,吴国雄.
持续性东北冷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特征[J]
.大气科学,1997,21(5):523-532.
被引量:34
10
潘华盛,董淑华.
两种类型的厄尔尼诺事件对大气环流及黑龙江省低温洪涝灾害的影响[J]
.自然灾害学报,1998,7(2):61-66.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33
1
郝天依,王式功,尚可政,李璟鑫.
Research Progress and Outlook of Low Temperature Chilling Injury in Northeast China[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11):85-91.
被引量:4
2
马树庆,袭祝香,马力文,李秀芬,陈淑华,王琪,张淑杰.
北方水稻低温冷害指标持续适用性检验与比较[J]
.气象,2015,41(6):778-785.
被引量:26
3
江和文,李春,曹士民,杨文艳.
盘锦水稻产量灾损风险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J]
.气象,2008,34(5):38-43.
被引量:16
4
高懋芳,邱建军,刘三超,覃志豪,王立刚.
我国低温冷冻害的发生规律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5):1167-1172.
被引量:35
5
邓环,万素琴,曹凑贵,程玲,高素华.
江汉平原盛夏低温过程对中稻结实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5):676-679.
被引量:3
6
郭晓丽,王立刚,邱建军,李金华,祝必琴,肖金香,高懋芳.
基于GIS的东北地区水稻低温冷害区划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3):494-498.
被引量:25
7
杨雪艳,应爽,梁衍波.
近50年长春市农业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47-14248.
被引量:4
8
李艳,金荣花,王式功.
1950-2008年影响中国天气的关键区阻塞高压统计特征[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3):47-55.
被引量:11
9
李菲,李辑,管兆勇.
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特征及与太平洋海温异常关系的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26(3):19-26.
被引量:35
10
郝天依,王式功,尚可政,李景鑫.
中国东北地区低温冷害研究进展与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26-1962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6
1
姚佩珍.
近四十年东北夏季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J]
.灾害学,1995,10(1):51-56.
被引量:43
2
李兰,王盘兴,陈长胜,李丽平.
东北夏季(6—8月)气温异常的时空特征分析[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28(6):801-807.
被引量:6
3
李辑,龚强.
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22(1):6-10.
被引量:99
4
刘传凤,高波.
东北夏季低温冷害气候特征分析[J]
.吉林气象,1999,0(1):2-5.
被引量:15
5
孟祥君,吴正方,杜海波,方昌日.
1961—2010年吉林省5—9月各月发生的低温冷害变化特征[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4(3):112-117.
被引量:7
6
杨素英,王谦谦.
近50a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26(5):653-660.
被引量:42
引证文献
1
1
周信荔,付焱焱,付雷.
1961—2013年东北地区夏季最低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23(12):163-165.
1
崔锦,李辑,张爱忠,阎奇.
东北夏季低温的研究进展[J]
.气象,2007,33(4):3-9.
被引量:34
2
周骁,曾新民,易翔,王明.
我国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的研究综述[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2):153-154.
3
张东,余志豪.
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异常与我国夏季低温的关系[J]
.气象科学,1999,19(1):1-8.
被引量:21
4
赵连伟,李辑,房一禾,孙秀博,张蕊.
影响东北夏季低温的主要因子及其相互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9):201-207.
被引量:3
5
蔡佳熙,管兆勇.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低温变化特征及其成因[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30(6):799-806.
被引量:9
6
国世友,邹立尧,周永吉.
黑龙江省冬、夏季低温的区域特征[J]
.黑龙江气象,2005,22(3):8-11.
被引量:1
7
毛贤敏,刘桂芳,夏梅艳,袁国恩,杨旭.
东北夏季低温的500hPa形势场和海温场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1992,18(3):7-8.
被引量:1
8
黄荣辉,郭其蕴.
我国的气候灾害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J]
.科学中国人,1996(8):41-43.
被引量:4
9
刘生长.
东北夏季气温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周期振荡及其相互关系[J]
.贵州气象,1997,21(3):3-7.
10
张凤岐.
珲春夏季低温与厄尔尼诺事件的统计关系[J]
.吉林气象,1998(3):19-33.
科技传播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