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的定位 美国学者的观点
被引量:20
Viewpoints of American Scholars on Identif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摘要
本文介绍并分析美国教育技术界几个有代表性的学者对教育技术定位问题的认识;并对美国AECT的历次定义体现出的教育技术定位观点进行剖析。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2,共5页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参考文献9
-
1Paul Saettler(1990),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nglewood,Colorado, Libraries Unlimited, INC.
-
2Henry Ellington, Fred Percival and Phil Race (1993),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p. 2-5 ), N J: Nichols Publishing Company.
-
3Robert Heinich, The Proper Stud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Gary J. Anglin( 1991 ),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nglewood, Colorado, Libraries Unlimited,INC..
-
4Paul Saettler(1990),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p. 5 - 6), Englewood, Colorado, Libraries Unlimited, INC..
-
5A.J. Romiszowski(1987), Design Instructional Systems, New York, Nichols Publishing Company.
-
6Charles M. Reigeluth(1983), Instructional -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
7Charles M. Reigeluth(1999), Instructional -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 A New Paradigm of Instructional Theory( Volume Ⅱ),Hillsdale,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
8Cass G. Gentr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 Question of Meaning, Gary J. Anglin( 1991 ),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nglewood, Colorado, Libraries Unlimited, INC..
-
9Barbara B. Seels, Ritac. Richy(1994),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he Definition and Domains of the Field,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160
-
1李芒.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1998,19(7):69-72. 被引量:35
-
2马正.回归教育本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2012(S2):307-308. 被引量:5
-
3刘美凤.解析美国教育技术的三条历史发展线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8):33-37. 被引量:12
-
4张舒予,付青.德国远程教育:事物功能性本质观念的体现[J].远程教育杂志,2004,22(4):25-27. 被引量:10
-
5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004,25(10):8-17. 被引量:57
-
6桑新民,梁林梅,刘永贵.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继往与开来——南京大学专业创建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1-17. 被引量:18
-
7张仙.“教育技术领域新界定”的再解读——对AECT05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和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39-44. 被引量:20
-
8张光慧.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J].教育信息化,2005(2):6-7. 被引量:41
-
9黎加厚.2005AECT教育技术定义:讨论与批判[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17(1):11-16. 被引量:34
-
10高文.试论教学设计研究的定位——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二)[J].中国电化教育,2005(2):13-17.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20
-
1沈君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社院理论课的教学效果[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2(1):70-72.
-
2刘美凤.论教育技术学的知识来源[J].开放教育研究,2004,10(4):15-18. 被引量:5
-
3徐晓东.存在万能的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吗?[J].电化教育研究,2004,25(9):28-34. 被引量:8
-
4许新龙.教育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4):45-47. 被引量:2
-
5赵建华.学习科学与教学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2006(4):9-16. 被引量:4
-
6史克学,张喜琴.广义教育技术视野中的高校教育信息化[J].网络科技时代,2007(2):74-75.
-
7彭声泽,文永革.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6):445-448. 被引量:2
-
8王海燕.教育技术的本质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2):10-13. 被引量:4
-
9晋一鸣,孔惠洁.从中美学者对教育技术的定位观点看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6):7-8. 被引量:1
-
10王仕杰.教育技术内涵的多视角考察[J].电化教育研究,2010,31(11):32-3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46
-
1冯锐,任友群.学习研究的转向与学习科学的形成[J].电化教育研究,2009,30(2):23-26. 被引量:47
-
2丁卫泽,熊秋娥.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应用的两种倾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8,28(4):226-231. 被引量:7
-
3丁立明.现代教育技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J].光盘技术,2008(10):5-7. 被引量:3
-
4徐晓东.从组间比较到个体内比较的回归:重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30(1):46-53. 被引量:7
-
5西广明.德育领域教育技术应用的可能与可为[J].中国高教研究,2009(6):59-61. 被引量:2
-
6西广明.德育域教育技术应用及其适恰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7):110-112. 被引量:1
-
7薛林.西部院校国际金融法本科教学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10):205-207.
-
8吴碧莲.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建构的途径[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11):9-10.
-
9伍洪斌.高职院教育技术工作发展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92-94. 被引量:2
-
10李杨.浅谈教育技术发展中教师的心理变化与需求分析[J].科教导刊,2012(1):132-132.
-
1刘美凤.教育技术的定位:中国学者的观点[J].中国电化教育,2003(2):24-28. 被引量:16
-
2赵勇,雷静.技术 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技术资讯,2005(5):17-19.
-
3孙丽.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的定位[J].中小学电教(综合),2003(12):69-70. 被引量:13
-
4梅家驹.教育技术的定位与错位[J].中国电化教育,2000(1):9-11. 被引量:37
-
5李祺.对《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一文的几点质疑[J].中国电化教育,2001(11).
-
6梅家驹.教育技术的定位与错位[J].陕西电教,2000(1):27-28. 被引量:1
-
7胡小英.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3):39-41. 被引量:1
-
8张祖忻.教育技术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一)[J].现代教育技术,2006,16(2):5-10. 被引量:20
-
9赵国庆,赵可云.对教育技术的广义理解[J].中小学电教(综合),2004(7):75-77. 被引量:1
-
10王立华.信息时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J].科学中国人,2016(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