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吴门医派的渊源及拓展
被引量:
14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Wu's Medical School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吴中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文中介绍了吴医的区域范围和历史源流 ,阐述了吴门医派的形成、特点、发展及近百年来对吴门医派的拓展。
作者
张孝芳
机构地区
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49-51,共3页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吴门医派
学术渊源
学术拓展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0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2
参考文献
6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 第1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730.
2
秦文斌 俞志高.吴医谈概.吴中医学研究,1992,(1):26-26.
3
苏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苏州市志 第1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95.
4
清·唐笠山纂辑 丁光迪点校.吴医汇讲[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142.
5
苏州市卫生局 苏州市科技局 苏州市中医院.吴门医派“十五”发展规划研究[J].吴中医学研究,2002,(2):18-18.
6
任光荣 张孝芳 张一辉.吴门医派文化内涵及旅游开发研究[J].吴中医学研究,2002,(2):11-11.
共引文献
4
1
陈金爱,马玫,苑丽红.
塑料中增塑剂迁移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8,37(4):21-26.
被引量:17
2
郭殿彬,潘海强,杨涛,吴鸿洲.
儒医发展之历史沿革与贡献[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1-4.
被引量:4
3
郭殿彬,吴鸿洲.
儒医发展之历史沿革与贡献[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2):20-24.
被引量:5
4
杨税,吴梦婷,孙锋.
明清吴门医派治疗伤寒用药经验探微[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1):52-5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0
1
吴承艳,任威铭,吴承玉,张蕾,林怡冰.
孟河医派的传承模式及相关因素[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2):56-58.
被引量:8
2
范鹏.
儒医文化对现代医学教育的启发[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1):29-31.
被引量:3
3
汪翔,郭静.
试论新安医学儒医文化对中医教育的价值[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1):4-7.
被引量:10
4
史群.
浙江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杭州、宁波、湖州、温州和绍兴五个城市的初步调查[J]
.浙江学刊,1964(2):48-54.
被引量:2
5
杨斌.
贵州历代人才地理分布变迁[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9(3):229-243.
被引量:13
6
周维衍.
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今后的建设[J]
.史林,1987(1):83-89.
被引量:3
7
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光辉历程(1949-1994)[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4,1(4):8-43.
被引量:3
8
竹剑平,张承烈,胡滨,鲍晓东.
“钱塘医派”对《伤寒论》研究的贡献[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4):3-5.
被引量:5
9
职延广.
李中梓先生及其传人与著作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2):55-58.
被引量:3
10
蒋力生.
试论道教医学的形成基础[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1):20-2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4
1
方东行,徐敏,施杞.
中医学说学派的研究与探讨[J]
.江西中医药,2006,37(10):9-12.
被引量:5
2
冯丽梅,张伟兵.
古代中医学家区域分布态势探析[J]
.中医研究,2007,20(1):3-6.
被引量:11
3
刘仙菊,潘远根.
湖湘仲景学说研究概况[J]
.湖南中医杂志,2009,25(6):110-111.
被引量:2
4
沈劼.
晋以前江苏医家医著溯流浅探[J]
.江苏中医药,2010,42(9):62-63.
5
曾崎冈.
从孟河、吴中医派的发展浅谈岭南医学发展[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8(6):654-655.
被引量:2
6
欧阳八四.
吴医与吴门医派[J]
.西部中医药,2015,28(8):35-36.
被引量:8
7
葛惠男,欧阳八四.
吴门医派概要[J]
.江苏中医药,2016,48(10):63-67.
被引量:29
8
段海燕,张小波,彭代银,彭华胜,黄璐琦.
中国历代本草学家的地理分布:兼论徽沪杭苏4个本草学家分布中心产生的原因[J]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9):1628-1631.
被引量:5
9
邵怡,李文林,姚惠萍,高华.
民国时期江苏地区中医学会的医派特征[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6):56-58.
被引量:1
10
马俊杰.
张仲景学说在江苏的古今传承探析[J]
.湖南中医杂志,2022,38(9):105-10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2
1
谢红莉,瞿佳.
近代我国中医学教育发展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25-27.
被引量:4
2
郭殿彬,潘海强,杨涛,吴鸿洲.
儒医发展之历史沿革与贡献[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1-4.
被引量:4
3
郭殿彬,潘海强,杨涛,吴鸿洲.
宋以前儒医发展之历史沿革[J]
.中医药文化,2010,5(2):50-53.
被引量:6
4
郭殿彬,吴鸿洲.
儒医发展之历史沿革与贡献[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2):20-24.
被引量:5
5
沈劼.
晋以前江苏医家医著溯流浅探[J]
.江苏中医药,2010,42(9):62-63.
6
冯丽梅,薛芳芸,周蓉.
简论明清江南地域医学兴盛的专业条件[J]
.光明中医,2011,26(5):861-863.
被引量:2
7
唐乾利,陈小平,覃文玺,何清湖.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中医诊疗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J]
.学术论坛,2011,34(10):86-89.
被引量:4
8
朱音.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中医药文化,2012,7(1):36-39.
被引量:1
9
张璐砾,易法银.
湖湘地方医学研究概述[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0):23-24.
被引量:2
10
米玲.
四川近代中医妇科流派特色[J]
.光明中医,2013,28(4):810-811.
被引量:3
1
华浩明.
膏方的历史源流初探[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4):248-249.
被引量:17
2
湖北省:年底前建成100个医疗联合体[J]
.中国数字医学,2013,8(6):101-101.
3
俞志高.
吴中医学的传统特色及其开发价值[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185-186.
被引量:1
4
马一平.
吴中名儒医摭菁[J]
.中医药文化,2014,9(2):27-32.
5
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启动[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8):727-727.
6
马一平.
宋元时期吴中医学的发展和成就[J]
.中医药文化,2009,4(2):29-31.
7
廖生武,刘天峰,赵云,吴志华.
欧美发达国家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10):730-732.
被引量:49
8
马一平.
吴中名儒医摭菁(续)[J]
.中医药文化,2014,9(4):43-49.
9
徐宝龙,于莉靓.
区域医疗联合体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9):111-114.
被引量:13
10
黎汉津,高日阳,邓翀,刘素香,赵文光.
岭南中医药临床文献特点与作用的探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2):152-156.
江苏中医药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