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日本九州西南部东海黑潮区浮游桡足类的分布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材料取于中、日黑潮合作调查期间,日本国水产厅西海区水产研究所“阳光丸”调查船于1986年6月15—28日在日本九州西南部东海黑潮区(29°30′—32°00′N,128°00′—130°30′E)的调查.浮游动物样品使用装有TSK型流量计的北太平洋浮游生物网在50—0m垂直拖取;温、盐度等项目采用CTD测定.调查区初步鉴定浮游桡足类134种(含4spp.),其中多数为热带、亚热带种,少数为暖温带种和世界广布种;群落组成以高温高盐种占主体.主要的优势种有:Oncaea venus-ta、Oithona plumifera、Clausocalanus furcatus、Clausocalanus arcuicornis、Paracalanus aculeatus、Oithona similis、Temora turbinata、Oncaea media、Undinula darwinii、Acartia negligens、Corycaeus speciosus、Scolecithrixdanae等.浮游桡足类总个体数平均367.6个/m^3,其平面分布以黑潮流轴区数量较低,而种数则较多.黑潮暖流及中国大陆沿岸流的消长变化影响着浮游桡足类的群聚结构和分布;而水温是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1-98,共8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林玉辉,台湾海峡,1988年,7卷,3期,248页
  • 2陈亚瞿,甲壳运动学论文集,1986年
  • 3丁宗信,海洋与湖沼,1985年,16卷,2期,138页
  • 4管秉贤,海洋学报,1983年,5卷,2期,133页
  • 5陈清潮,海洋学报,1980年,2卷,2期,149页
  • 6连光山,海洋科技,1978年,9期,45页
  • 7连光山,海洋科技,1978年,11期,59页
  • 8郑重,厦门大学学报,1978年,17卷,2期,51页
  • 9陈清潮,海洋科学集刊,1974年,9期,27页
  • 10陈清潮,海洋科学集刊,1965年,7期,20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