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2年第3期44-47,共4页
The Chines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同被引文献7
-
1魏涛,陆正飞,单宏伟.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23(1):113-121. 被引量:217
-
2斯蒂芬.A.泽弗等,夏冬林等译.2000.现代财务会计理论-问题与论争.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3William R. Scott. 1997. 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 Prentice - Hall Inc.
-
4中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处翻译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国际会计准则[M].
-
5吴溪,程璐.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9):30-32. 被引量:13
-
6李常青,洪泳.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 披露制度的完善[J].当代经济,2003,20(6):61-62. 被引量:5
-
7孟焰,张莉.对非经常性损益确认与披露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3(12):14-18. 被引量:61
二级引证文献61
-
1季泽.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实证研究综述[J].齐鲁珠坛,2007,0(3):9-12. 被引量:2
-
2孙晓芹.故事中的管理哲学(二)[J].党政论坛,2002(8):43-43.
-
3李寿喜,谌瑜.中国企业利润质量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05,31(20):23-29. 被引量:3
-
4寿丽君.对我国上市银行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分析和建议[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2):77-80.
-
5程镇.试析非经常性损益[J].审计月刊,2006(3):46-47. 被引量:1
-
6唐耀文,丁方飞.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理论剖析与现实思考[J].事业财会,2006(2):26-29. 被引量:1
-
7刘运国,麦剑青,魏哲妍.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6(2):74-80. 被引量:91
-
8朱玉芳.对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粉饰利润的应对措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4):66-68. 被引量:2
-
9唐广.论评估企业财务业绩的指标体系[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5):48-50.
-
10韦群,覃健.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早期预警信号透视[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6):140-141.
-
1吴清.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7):11-12.
-
2杨文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0(12X):64-65. 被引量:2
-
3张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J].消费导刊,2008,0(12):55-55. 被引量:1
-
4王嘉玮.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14(26):130-131.
-
5童声.谈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84-84. 被引量:11
-
6李飞.浅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建设[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51-54.
-
7于健南.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0):80-82. 被引量:2
-
8詹凤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文献综述[J].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4,0(10):12-12.
-
9李春华.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研究[J].财经界,2009(09X):62-63.
-
10安娜.职工薪酬与会计稳健性[J].财经界,2015(6):199-19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