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博客和个人媒体时代
被引量:
41
Bloggers and Personal Media Er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博客的诞生预示着个人媒体时代的真正到来。当个体成为“博客”之后,便拥有信息发布和知识生产的自主权利。他得以从一般的受众变成公众,自主地进入公共领域,对公共事务发言,同时也让个人的信息和知识与人共享。博客的时代正在改变个体的现实生存以及改变他的身份认同,最终将改变社会的面貌,重构国家、社会和个体之间的传统关系。
作者
颜纯钧
机构地区
福建师大文学院传播学系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8-32,共5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博客
个人媒体时代
身份认同
重构
分类号
G229.23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2
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203
同被引文献
185
引证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308
参考文献
35
1
方兴东."博客"自我实践的一点心得体会,2002.
2
方兴东.Google购并Blogger com掀开历史性一页,2003.
3
孙坚华.什么是博客.
4
方兴东;孙坚华.Blog杀死传统媒体个人日记挑战传媒巨头,2002.
5
马丁·阿尔布劳;高湘泽;冯玲.全球时代,2001.
6
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2000.
7
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2001.
8
胡泳.
媒体变革:公众的角度[J]
.读书,2002(12):33-40.
被引量:23
9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99.
10
中国博客宣言.
二级参考文献
122
1
陈劲宏.
走进博客的世界系列这二——博客初成长[J]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03(24):44-49.
被引量:2
2
彭兰.
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上)[J]
.国际新闻界,2003,25(1):54-61.
被引量:25
3
徐剑.
中国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分析——基于CSSCI、CNKI两个主流引文数据库的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7(1):63-70.
被引量:39
4
李展.
因特网上的跨文化传播[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1):69-74.
被引量:60
5
孙少晶.
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
.青年研究,1999(7):37-39.
被引量:147
6
陈力丹.
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与民主[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9,24(1):23-27.
被引量:24
7
卜卫.
互联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上)[J]
.国际新闻界,1998,20(3):5-11.
被引量:29
8
陈力丹.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J]
.国际新闻界,1998,20(Z1):84-90.
被引量:83
9
王卉.
构想网络时代的出版业[J]
.中国出版,1998(5):43-45.
被引量:11
10
周海英.
“博客”的传播学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170-172.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203
1
胡忠青.
新闻博客与博客新闻[J]
.新闻界,2007(5):136-137.
被引量:3
2
钱汉珍.
知识博客思维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2):24-25.
被引量:5
3
张沛.
雅典奥运会以来奥运报道研究述评[J]
.青年记者,2008(26):52-53.
4
夏名首.
中小企业博客营销策略分析[J]
.经济论坛,2009(5):122-123.
被引量:6
5
徐锐.
博客的传播学分析及道德影响初探[J]
.文教资料,2007(34):197-198.
被引量:2
6
马志东.
基于blog的网络营销研究[J]
.科技资讯,2007,5(23):189-190.
7
程皓.
略论图书馆博客站点的构建[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155-156.
被引量:1
8
刘琴.
从媒介的身份识别看危机传播管理中传媒问责——兼论国家传媒在突发性危机传播中的责任[J]
.东南传播,2008(12):40-42.
被引量:5
9
任文杰.
试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公共领域的构想[J]
.东南传播,2007(10):52-53.
被引量:1
10
屈小燕.
微博:高校思政教育的去仪式化载体[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S2):113-11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85
1
陈劲宏.
走进博客的世界系列这二——博客初成长[J]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03(24):44-49.
被引量:2
2
彭兰.
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上)[J]
.国际新闻界,2003,25(1):54-61.
被引量:25
3
徐剑.
中国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分析——基于CSSCI、CNKI两个主流引文数据库的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7(1):63-70.
被引量:39
4
吴博.
浅谈网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4):132-133.
被引量:2
5
李忱.
对话:传播的本质回归[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3):38-41.
被引量:28
6
李展.
因特网上的跨文化传播[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1):69-74.
被引量:60
7
孙少晶.
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
.青年研究,1999(7):37-39.
被引量:147
8
陈力丹.
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与民主[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9,24(1):23-27.
被引量:24
9
卜卫.
互联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上)[J]
.国际新闻界,1998,20(3):5-11.
被引量:29
10
陈力丹.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J]
.国际新闻界,1998,20(Z1):84-90.
被引量:83
引证文献
41
1
黄卓越.
博客写作与公共空间的私人化问题[J]
.文学评论,2008(3):141-146.
被引量:6
2
刘桂茹.
试析博客文化现象[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1):116-118.
被引量:3
3
徐锐.
博客的传播学分析及道德影响初探[J]
.文教资料,2007(34):197-198.
被引量:2
4
任淑楸.
崇明教育的一匹"黑马" ——访上海市竖河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龚耀飞[J]
.成才与就业,2005(8):44-45.
5
吴孝俊.
博客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和影响[J]
.教育信息化,2004(6):63-64.
被引量:19
6
颜丽君.
blog信息源的信息组织与利用[J]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11):107-110.
被引量:9
7
罗慧.
博客:网络传播的新锐[J]
.新闻记者,2004(10):40-43.
被引量:23
8
张顺军.
博客与新闻传播[J]
.新闻前哨,2005(1):8-9.
被引量:6
9
燕辉.
知识博客与知识管理的差异探析[J]
.情报资料工作,2005,26(2):5-8.
被引量:41
10
东刚,余青兰.
浅谈博客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9):123-125.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308
1
秦前红,王雨亭.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下的新时代舆论监督——兼论舆论监督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之耦合[J]
.北方法学,2022,16(6):49-61.
被引量:3
2
胡忠青.
新闻博客与博客新闻[J]
.新闻界,2007(5):136-137.
被引量:3
3
钱汉珍.
知识博客思维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2):24-25.
被引量:5
4
张沛.
雅典奥运会以来奥运报道研究述评[J]
.青年记者,2008(26):52-53.
5
夏名首.
中小企业博客营销策略分析[J]
.经济论坛,2009(5):122-123.
被引量:6
6
徐锐.
博客的传播学分析及道德影响初探[J]
.文教资料,2007(34):197-198.
被引量:2
7
马志东.
基于blog的网络营销研究[J]
.科技资讯,2007,5(23):189-190.
8
程皓.
略论图书馆博客站点的构建[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155-156.
被引量:1
9
董思秀.
从受众权利的角度看博客[J]
.东南传播,2007(10):64-65.
10
屈小燕.
微博:高校思政教育的去仪式化载体[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S2):113-116.
被引量:3
1
裴艳.
微博语境下传统媒体的应对策略[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5).
2
黄伟.
微博新闻传播的特点分析[J]
.青年记者,2012,0(08Z):55-56.
被引量:3
3
薛之砚.
在麦克风时代发言[J]
.新一代,2012(1):60-60.
4
王方.
纸媒要确立新的传播观[J]
.青年记者,2006(9):1-1.
5
江雪燕.
播客的未来走向及社会效应和商业效益[J]
.中国科技博览,2009(26):208-208.
6
传媒视野[J]
.东南传播,2005(3):57-72.
7
李磊.
读图2.0时代的炫客传播[J]
.网络传播,2006(12):52-53.
8
符峥嵘.
电视节目与网络热议的融合:从“互动”到“共动”[J]
.视听,2013,0(3):3-5.
被引量:1
9
谭雁,刘晨曦.
浅析微博的发展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影响[J]
.视听,2016,0(7):161-162.
10
王海兰.
论微媒体对传统传播学理论的影响[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2):125-128.
被引量:15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