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用卡诈骗罪客体新论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信用卡诈骗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这一观点在理论上的认识是共同的,只是对具体的构成尚存在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认为侵犯的是信用卡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①有的学者认为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银行金融管理制度和商业经营管理制度;
作者
庞俊涛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法学院
出处
《当代法学》
2003年第3期60-63,共4页
Contemporary Law Review
关键词
犯罪客体
刑法
信用度
金融诈骗罪
财产侵犯
个人信用制度
信用卡诈骗罪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2
1
刘远.“信用卡诈骗罪理论探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38-38.
2
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70页.
共引文献
22
1
郑军男.
不能未遂犯论争——“客观危险说”批判[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6):142-147.
被引量:11
2
朱建华.
论犯罪客体不是犯罪构成要件[J]
.广东社会科学,2005(3):179-184.
被引量:14
3
倪培兴.
论事实错误案件的归责原则[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3):9-18.
被引量:5
4
毛毅坚.
论危险犯的中止与既遂[J]
.政治与法律,2006(2):138-141.
被引量:2
5
许富仁.
犯罪行为共同性:解决共犯本质问题的关键——对共犯本质学说的反思[J]
.法学评论,2007,25(4):73-78.
被引量:5
6
柳忠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17条之检讨——兼论乞讨罪的立法完善[J]
.法商研究,2007,24(5):43-48.
被引量:13
7
刘雪梅,刘丁炳.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新析[J]
.法学评论,2008,26(3):145-151.
被引量:7
8
李岩,张鹏.
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中之帮助行为[J]
.人民司法,2009(2):73-76.
被引量:1
9
盛天舒.
对保险诈骗罪认定的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0(28):300-301.
10
刘雪梅.
实行犯中止的认定[J]
.法学杂志,2010,31(10):59-61.
同被引文献
52
1
陈辉,汪进元.
论“监、检、审”三机关间的分工、配合与制约关系[J]
.南京社会科学,2018,0(5):104-109.
被引量:25
2
马克昌.
金融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J]
.人民检察,2001(1):5-8.
被引量:44
3
王建平.
信用卡恶意透支的界定及其审判原则[J]
.法学,1997(3):50-53.
被引量:13
4
周仰虎,于英君.
论信用卡犯罪的立法完善[J]
.法学,1996(9):23-25.
被引量:38
5
刘华.
信用卡犯罪中若干疑难问题探讨[J]
.法学,1996(9):26-28.
被引量:35
6
丁寿兴,丁洪泉.
浅论信用卡犯罪的法律特征[J]
.法学,1996(9):29-30.
被引量:2
7
罗会宝.
关于信用卡透支行为罪与非罪的界定[J]
.中外法学,1995,7(6):74-75.
被引量:12
8
于英君.
银行信用卡犯罪的类型及定性研究[J]
.法学,1995(6):23-25.
被引量:28
9
时延安.
刑法规范的合宪性解释[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23(1):70-77.
被引量:33
10
姬广胜,范一鸣.
骗领信用卡行为的定性[J]
.中国信用卡,2004(6):31-3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刘谱.
论信用卡犯罪的防控对策[J]
.兰州学刊,2005(4):182-185.
被引量:1
2
黄京平,左袖阳.
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4):36-40.
被引量:13
3
葛进.
论惩治信用卡犯罪的立法改革[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7-49.
4
李永升,张楚.
移动网络视域下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界定[J]
.学术探索,2016(7):79-85.
被引量:7
5
陈辉.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合宪性疑虑及控制路径[J]
.南海法学,2021,5(6):1-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刘跃挺.
再论信用卡诈骗罪之“恶意透支”[J]
.刑法论丛,2022(2):218-234.
2
刘秀宏.
经贸活动中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探索[J]
.中国商贸,2009(07X):203-204.
3
盛婧.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问题[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0):109-110.
被引量:1
4
张伶.
信用卡诈骗罪法律解释之质疑[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235-238.
5
黄瑛琦,张洪成.
被害人认识能力的刑法意义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2):15-20.
6
李光宇.
再谈法律规范适用的统一——以许霆行为的定性为视角[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5):31-33.
7
崔璐.
论我国“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J]
.中国检察官,2011(16):29-32.
8
王太宁.
盗窃后处置行为的刑事责任 异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的本土化思考[J]
.中外法学,2011,23(5):958-970.
被引量:8
9
吴飞飞.
刑法中的“信用卡”不应包括借记卡[J]
.法律适用,2014(6):99-102.
被引量:3
10
李永升,张楚.
移动网络视域下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界定[J]
.学术探索,2016(7):79-85.
被引量:7
1
李春田.
第九讲:标准化与法治——社会进步的标志[J]
.中国标准化,2004(9):67-72.
被引量:4
2
匡和平.
公信力:现实诉求及提升[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69-72.
被引量:2
3
郭雨薇.
从民法占有制度看盗窃罪与侵占罪——以一件侵犯财产案为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4):60-61.
被引量:2
4
赵志阳.
浅谈我国的转化型抢劫罪[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21):289-290.
5
樊建民.
刑法应增设亲属相盗罪[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4):28-30.
被引量:1
6
辛国栋.
对违约责任理论相关问题的浅思[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7X):293-293.
7
吴建华,孙喜禄.
将厂务公开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制度[J]
.中国工运,2002,0(4):31-32.
8
张立平.
我看美国的信用机制[J]
.世界知识,2001(19):46-47.
9
张保红.
论虚假广告发布者侵权责任[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30(2):124-131.
被引量:2
10
王海岚.
司法实践中对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3,11(5):5-7.
当代法学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