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四川财政》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7,共3页
Sichuan Public Finance
同被引文献53
-
1肖行.我国社会保障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22(10):76-80. 被引量:26
-
2张建明,樊斌.北京市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1999(2):35-42. 被引量:4
-
3李培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治理:后工业化和市场化——东北地区9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调查[J].社会学研究,1998(4):3-14. 被引量:49
-
4关于“九五”末期失业率及计算方法[J].社会学研究,1998(4):126-127. 被引量:7
-
5檀学宏,成金华.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缺陷[J].求实,2004(S3):202-204. 被引量:3
-
6安民兵,徐延辉.新形势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向[J].湖北社会科学,2004(8):149-150. 被引量:2
-
7郑功成.中国民生的两大主题: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J].理论探讨,2004(5):47-49. 被引量:44
-
8冯琦,丁勇.论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及国际经验借鉴[J].经济问题探索,2004(10):21-23. 被引量:8
-
9程新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研究[J].市场研究,2004(10):23-24. 被引量:4
-
10袁忍强.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中的问题及完善[J].太原大学学报,2004,5(4):18-2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8
-
1陈庆云.中国失业保障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18(1):54-58.
-
2陈庆云.中国失业保障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3):112-113.
-
3张莉.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新疆社科论坛,2005(3):42-44. 被引量:3
-
4张莉.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内江科技,2006,27(2):34-35.
-
5李锦顺,陈慧.“厨师困境”、“新厨师困境”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J].成人教育,2006,26(4):7-9.
-
6张迺英,杜静.失业保险制度应强化就业促进功能[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51-53. 被引量:3
-
7张小蒙,张金峰.与人口变动相适应的失业保险制度研究文献综述[J].兰州学刊,2007(7):167-168. 被引量:1
-
8孙鸿艳.我国失业保险金领取资格管理对策研究[J].理论界,2006(S2):60-61.
二级引证文献7
-
1汪华.论我国就业安全体系的建构[J].南方论刊,2007(12):18-20. 被引量:5
-
2李克婷.金融危机下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J].价值工程,2009,28(2):163-165. 被引量:2
-
3李益民.河南省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9,29(4):121-123.
-
4林杉杉.转型期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2(5):128-129.
-
5黎大有,张荣芳.从失业保险到就业保险——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新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2):108-112. 被引量:13
-
6陈淑旭.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和法律完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23):190-190.
-
7房旭平,孙洁.失业保险费率制改革的困境和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3Z). 被引量:2
-
1宋海慧.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管理观察,2009(7):37-38. 被引量:1
-
2业内[J].中国社会保障,2004(11):51-51.
-
3刘兴伟.延迟退休的“公平”前提[J].新产经,2013(9):22-23.
-
4杨方方.失业保险制度的未来选择[J].社会保险研究,2003(2):21-27.
-
5杨晓云,刘光炳.探析农村残疾人就业保障供需矛盾[J].财经界,2016(23):345-345. 被引量:2
-
6科学把握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J].社科新视野,2012(4):38-38.
-
7张丽宾.构建就业保障新机制[J].中国劳动保障,2009(2):16-18. 被引量:2
-
8内蒙古:失业保险费率暂由3%降至2%[J].天津社会保险,2015,0(3):55-55.
-
9刘燕斌.加快实现从失业保险到就业保障的转变——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J].中国就业,2009(8):54-56. 被引量:1
-
10鲍震宇.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11(1):115-11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