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环境的需求和信息技术的进步 ,使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大有用武之地 ,且日趋强化。本文分析了影响教育职能的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图书馆功不可没。
作者
熊孝孟
机构地区
潍坊学院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5,共2页
Library Work and Study
关键词
图书馆
教育职能
影响因素
隐性因素
显性因素
馆舍环境
阅览环境
人文环境
文化活动
分类号
G250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5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1
张洁.
“以人为本”,为图书馆服务观念洗礼[J]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1(3):1-3.
被引量:16
2
郭太敏.
论信息素质与人才培养[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3):81-83.
被引量:140
3
袁昱明.
网络环境与图书馆的教育功能[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7(4):53-56.
被引量:41
4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上的报告[J].潍坊学院报,2002,11(22).
5
王思华.
论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J]
.云南图书馆,2001(2):8-10.
被引量:3
6
齐向华.
信息化社会中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
.图书馆杂志,1999,18(12):1-3.
被引量:60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张建伟,陈琦.
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J]
.教育研究,1999,20(5):56-60.
被引量:287
2
陈永明.
日本面向21世纪教改的三大趋势[J]
.全球教育展望,1998,28(4):1-8.
被引量:2
3
嵇立群.
信息新技术当代教育变革的关系[J]
.中国教育学刊,1998(5):34-36.
被引量:15
4
张钦恩.
广义图书馆教育职能论[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21(3):9-14.
被引量:28
5
袁昱明.
狭义图书馆教育职能论[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24(3):77-81.
被引量:37
6
冯之俊,周宏春.
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上)[J]
.中国软科学,1998(5):9-14.
被引量:54
7
申蓉.
国外未来图书馆社会职能问题研究述要[J]
.四川图书馆学报,1998(4):28-34.
被引量:11
8
邹志仁.
试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18(3):61-63.
被引量:213
9
张智雄.
世纪之交图书情报自动化系统发展的几大趋势[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0(3):3-5.
被引量:10
10
安东尼.佛格森,黄丹青.
中西方远程开放教育图书馆支持服务比较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0(7):14-17.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250
1
李红.
强化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
.长治学院学报,2007,24(6):88-89.
被引量:2
2
王欣,杨月珍.
论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发展变化[J]
.情报资料工作,2002,23(S1):83-84.
被引量:1
3
王昌哲.
高等院校合并后图书馆工作的改革[J]
.情报资料工作,2004,25(S1):92-92.
4
夏萍.
信息素质教育重在创新[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z1):98-100.
被引量:1
5
任立君.
提高馆员素质 强化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2):108-109.
被引量:1
6
乐宁五.
远程学习者的信息素质教育[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15(4):34-36.
被引量:2
7
张艳华.
高校图书馆如何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J]
.图书馆学研究,2002(12):77-78.
被引量:12
8
邓勤.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变革[J]
.图书馆建设,2001(S1):29-30.
被引量:4
9
尹洪琪.
论在创新教育中高校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J]
.图书馆建设,2001(S1):32-34.
10
常香云,刘琦.
理工高校图书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图书馆建设,2001(S1):140-141.
同被引文献
39
1
金丽华.
大学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功能的思考[J]
.晋图学刊,2006(5):18-21.
被引量:13
2
柯平.
图书馆服务理论探讨[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4(1):38-44.
被引量:121
3
李文霞.
谈隐性课程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J]
.教育现代化,2006(6):41-41.
被引量:1
4
董敏斐.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对馆员的素质要求及培养[J]
.图书馆论坛,2006,26(3):78-80.
被引量:20
5
吉呈花.
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诠释与构建[J]
.图书馆学研究,2006(8):49-51.
被引量:18
6
王汉桥.
论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4):75-76.
被引量:21
7
马恒通.
大学图书馆与知识进化[J]
.图书馆论坛,2006,26(6):94-98.
被引量:4
8
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N].光明日报,2003-10-29.
9
姚巧云.
论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及其功能[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8):5-7.
被引量:3
10
孙玉霞.
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的功能[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4):618-61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4
1
王菲.
论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在终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黑龙江档案,2007(1):47-47.
2
李明瑜.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J]
.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5(3):34-35.
3
吴卫兵.
营造人文环境服务创新教育——谈当前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新拓展[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2):117-118.
被引量:1
4
李瑞华.
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读者第一”[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1(3):90-92.
被引量:1
5
王建.
院校图书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隐性课程[J]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5(3):79-82.
6
蓝彩虹.
公共图书馆应加强读者教育工作[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4):115-116.
被引量:2
7
吉呈花.
浅议高校图书馆为隐性课程建设服务[J]
.情报探索,2007(6):30-31.
被引量:3
8
宋力.
构建和谐发展的图书馆[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0):41-42.
被引量:1
9
王云风.
如何使图书馆成为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窗口[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251-251.
10
符早雯,胡兆芹,韩芳祯.
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123-12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邱洪.
发挥图书馆在高校中的教育职能[J]
.黑龙江史志,2010(3):69-70.
被引量:1
2
向庆彬.
论高校图书馆文化环境建设[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0(3):93-94.
被引量:1
3
李宝燕.
图书馆搬迁与图书馆环境建设[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69-70.
4
张雪松,李映秋.
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助读环境建设[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5):120-121.
被引量:4
5
毛冀云.
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探析[J]
.前沿,2005(9):276-277.
被引量:1
6
赵晓强.
网络条件下公共图书馆应重视为信息弱势群体服务[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98-101.
被引量:4
7
姬肖丽.
高校图书馆环境建设的教育职能[J]
.河北科技图苑,2006,19(4):77-78.
被引量:9
8
周红.
从图书馆建筑看人文关怀[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6(3):18-19.
被引量:5
9
韩葆青.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环境文化设计[J]
.艺术科技,2006,19(3):29-30.
被引量:1
10
陈秀英.
时代呼唤绿色图书馆[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28(4):379-381.
1
熊孝孟.
教育职能的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J]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2):11-13.
被引量:2
2
纪军妮.
由《白痴》看小说语境中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的运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3):71-71.
3
刘东.
教育期刊的整体设计艺术[J]
.江西教育科研,2005(8):61-62.
4
李寿媛.
影响高校图书馆综合效益的隐性因素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19):90-93.
5
钟妮.
读者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期望刍议[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8(6):19-20.
6
朱喜.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J]
.情感读本,2015,0(10):16-16.
7
邵培仁,李雯.
隐性障碍:通往表达自由之路上的伏击[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5):69-72.
被引量:3
8
郭建平.
试析网络阅读环境与阅读主体意识的构建[J]
.新西部(理论版),2011(3):52-52.
9
王志.
对话场中的显性因素--情感[J]
.新闻与写作,2008(10):34-35.
10
李春艳,姚丽媛.
刍议电视新闻选题创新途径[J]
.新闻传播,2014,0(7X):150-150.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