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编发场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国以来,我国铁路枢纽地区修建了不少到达场与编发场纵列布置的二级式车站。多年运营实践证明,这种站型有较大的改编能力与较高的作业效率,车场布局紧凑,使用方便,一般在改编量为5,000辆左右时是较好的站型。但是,我们对这种站型的运营效果研究得还不够;对于编发场通过能力的内在联系之认识相当肤浅,至今还没有比较理想的计算方法。
作者
范天恩
机构地区
铁道部运输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1年第2期16-23,共8页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
关键词
通过能力
编发线
到达场
铁路枢纽
运营实践
驼峰解体能力
集结时间
小运转列车
纵列
编组能力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程方.
编组站阶段作业能力紧张及疏解[J]
.铁道运输与经济,1982,4(2):22-26.
2
M.派塞尔,张鸿权.
北安特卫普编组站的现代化[J]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2000(3):28-32.
3
向全德.
成都东站能力分析及加强措施[J]
.铁道运输与经济,1997,19(10):24-25.
被引量:1
4
高亚旭,王成武.
提高牵出线编组能力的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1999,21(12):12-13.
5
郑之玫.
关于编发线通过能力的计算问题[J]
.铁道运输与经济,1983,5(8):16-17.
6
王文俐.
空车直达化[J]
.铁道运输与经济,1981,3(1):92-96.
7
穆文光.
调车场设计中编发线合理配置的探讨[J]
.铁道标准设计,1997,17(12):4-5.
8
胡仰枢.
提高单向混合式编组站改编能力的途径[J]
.铁道运输与经济,1984,6(6):21-23.
9
胡仰枢.
对我国铁路编组站设置辅助调车场问题的初步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1980,2(3):26-31.
被引量:4
10
秦泗礼.
关于驼峰调车场调车线编发线防溜问题的探讨[J]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1998(1):21-22.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