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SD及其危机干预
被引量:82
PTSD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review)
出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14-616,共3页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参考文献28
1 季建林,徐俊冕.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116-118. 被引量:64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7—98.
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 ( DSM - IV ) . Washington, DC: APA. 1994: 393-445.
4 Aguilera D, et al. Crisis intervention:theory and methodology, 5th ed. St.Louis: the C.V. Mosby. Co. 1986:17 --29.
5 Davidson JR.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traumafic stress disorder. JAMA.2001; 286(5) :584- 8.
6 Lamberg L. Psychiatrists explore legacy of traumatic stress in early life. JAMA.2001 ; 286(5) :523 - 6.
7 Binnes P, Ducasse JL, Warner BA, et al. Trauma, traumatic stress and depression following an airline catastrophy. Can J Psychiatry 2000;45(10) :932- 4.
8 Roger G, Leigh AN. Post -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following military combat or peace keeping. BMJ. 2002; 324(7337) : 340 - 342.
9 Goenjian A. Boca V, Freeman TW. A mental health relief programme in Armenia after the 1988 earthquake: Implementation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s. Br J Psychiatry 1993 ; 163:230 - 9.
10 Conlon L, Fahy TJ, Conroy R. PTSD in ambulant RTA victims: a randomized controUed trial of debriefing. J Psychosom Res 1999;46(1):37-44.
共引文献64
1 金宏章,刘晓明,孙文影,尚秀华,冀云.大学生心理危机测验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72-274. 被引量:8
2 李琼.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J] .科技风,2008(1):60-60.
3 于淼.灾后危机心理干预的问题研究[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3):94-95. 被引量:2
4 崔宁.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2,33(6):400-401.
5 张晓茹,石静,彭怀晴,樊陈均,王可晖,张瑞娟.芦山地震灾区小学生心理干预前后比较研究[J] .环境卫生学杂志,2014(1):12-16. 被引量:4
6 华道云,李义丹,王祖尧.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干预[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2):81-84. 被引量:28
7 童三红.构建高校班级层面的危机干预体系[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24(6):89-93. 被引量:6
8 吕莉.从大学生危险行为看我国高校危机干预[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1):75-77. 被引量:12
9 吴晓强.临场心理危机对篮球比赛效果影响的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04,23(4):87-89. 被引量:1
10 詹启生,李义丹.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新模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3):44-47. 被引量:63
同被引文献695
1 王芳.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伦理困境及突破路径[J] .心理月刊,2022(4):217-219. 被引量:3
2 袁忠霞.当前高职生心理危机及其积极干预对策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6):158-159. 被引量:3
3 张丽娟.师源性心理伤害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7):28-29. 被引量:5
4 杨振玉.长城长——透视我国预备役制度[J] .中国人才,2007(8):4-11. 被引量:1
5 李伟亚,方俊明.学校情境中的音乐疗法——从音乐治疗师的立场看P.L.94-142前后美国学校情境中音乐疗法的发展[J] .中国特殊教育,2004(8):85-89. 被引量:7
6 朱耀琴.青少年心理承受力与违法犯罪问题探析[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7-20. 被引量:3
7 万俊.中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干预策略[J] .文教资料,2007(11):144-145. 被引量:6
8 李宗浩.创建发展中国救援医学事业[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1):1-2. 被引量:103
9 张利岩,韩淑贞.论灾害护理学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2):123-125. 被引量:66
10 龚耀先.艾森克个性问卷在我国的修订[J] .心理科学通讯,1984,7(4):13-20. 被引量:222
引证文献82
1 陈炫材,杨翠艳.语言与精神健康——人称代词对PTSD的预测作用研究进展[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23(2):50-56.
2 李序科.灾难性事件救助人员替代性创伤及其社会工作救助[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8(1):75-78. 被引量:26
3 柳铭心,汪艳,张兴利,朱明婧,施建农.异地安置5·12汶川大地震孤儿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评估[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27(5):704-710. 被引量:4
4 仲学锋,计国平,张莲芝,王志敏,洪涛.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后公众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4(2):1-4. 被引量:3
5 夏竹筠,徐媛.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的原则和方法述略[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0(9):32-35. 被引量:1
6 李磊琼.地震后儿童心理干预与转变过程探索[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6):526-528. 被引量:54
7 梁传山,孙凤彩,吕克梅,徐莉,单金凤.应激障碍10年~15年随访及再诊断转归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2007,20(6):394-396.
8 王海龙,陈斌,白明.创伤后应激障碍个案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66-166.
9 葛双玲.5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飞行员患者的护理[J] .中国疗养医学,2008,17(6):337-339.
10 张本,张凤阁,王丽萍,于振剑,王长奇,王思臣,郭印川,徐广明,岳玲梅,苗丽玲,马文有,姜涛,张朝新,王馨,牛俊红.30年后唐山地震所致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现患率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6):469-473. 被引量:88
二级引证文献545
1 张睿,陈静,周习文.消防员职业倦怠与心理创伤的关系[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1(7):77-84. 被引量:2
2 陈婧,蒋冕.心理剧团体治疗在高职学生家庭关系中的应用——以无锡旅游商贸高职校为例[J] .心理月刊,2023(3):51-53.
3 熊强,李瑾,樊希望,周丹,潘婷.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替代性创伤个案报告——以一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为例[J] .心理月刊,2020(15):12-14. 被引量:3
4 臧刚顺,宋之杰,赵岩,崔树磊,温培元.心理一致感对中国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应对方式的双重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0(4):544-548. 被引量:8
5 孟青妹.严重事件应激晤谈在伤医事件心理干预的应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25):11-12.
6 郭霞.舟曲泥石流灾后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3):212-213.
7 刘泰越,唐柏林.地震灾区大学新生心理应激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J] .魅力中国,2009(28):198-199. 被引量:1
8 刘彤.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J] .安徽医学,2009,30(9).
9 柳铭心,汪艳,张兴利,朱明婧,施建农.异地安置5·12汶川大地震孤儿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评估[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27(5):704-710. 被引量:4
10 王冬梅,吴倩倩,徐学森.预防全身麻醉术中知晓并发术后应激障碍的临床护理干预[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4):115-116. 被引量:3
1 栗克清,张云淑,张丽丽,李冰.临床干预是自杀预防的重要一环[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B12):1-1.
2 孙宁,张克让,许琪.γ-氨基丁酸与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7):665-667. 被引量:1
3 杨海生.哭——心理疏泄[J] .健康博览,1996,0(4):16-16.
4 屈卫国,钟鸿浩.心理弹性影响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展[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0):1596-1600. 被引量:15
5 刘婉婷,况利,陈建梅,黎雪梅,艾明,李大奇,高新学,赵正中,楼丹丹.地震伤员PTSD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12):1719-1722. 被引量:19
6 郑诚,李晓驷.精神动力学治疗:一例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来访者[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6,0(4):407-409. 被引量:3
7 张黎明,陈红霞,张有志,李云峰.5-羟色胺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26(10):1261-1263. 被引量:16
8 许琪.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组合的研究——复杂疾病研究策略及方法的探索[J]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3):35-36.
9 曹祝萍,李萍,刘仕琪,姬春.国外老年人迁移应激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978-1981. 被引量:4
10 王刚.如何评估抑郁症治疗效果——REMIT量表介绍[J]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3):1646-1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