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独取寸口”脉法与“天人合一”观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独取寸口”脉法确立于《难经》,而实际渊源于《内经》。通过对《内经》“独取寸口”之论述的探究,发现“独取寸口”之理,实乃《内经》中“天人合一观”在脉法中的具体反映。
作者
廖立行
陈卫军
机构地区
福建省泉州市人民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甘肃中医》
2001年第3期4-5,共2页
Gan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独取寸口
脉法
天人合一观
《内经》
《难经》
分类号
R241.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1
关晓光,侣雪平.
“元气论”、“道德观”与“独取寸口”脉法的形成[J]
.医学与哲学,1997,18(3):131-133.
被引量:3
2
童瑶.
“独取寸口”渊源于《内经》[J]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8):363-364.
被引量:6
3
李如辉.
阴阳学说的论域界定[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22(2):45-47.
被引量:16
4
李如辉.
历代文献少论“肺阳”的原因再发现[J]
.河南中医,1998,18(3):140-141.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姜莉云.
手足太阴肺脾同气研究现状及展望[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17(1):4-6.
被引量:13
2
关晓光,白善吉.
马王堆医书脉诊水平初探[J]
.江苏中医,1995,16(12):30-31.
被引量:7
3
马大正.历史的反思——论封建礼教对明代妇产科学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1989(03).
4
聂精保.中国古代解剖长期不发达的历史事实及其原因[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6(02).
5
马伯英.中西医解剖学的历史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探讨[J]自然杂志,1986(02).
共引文献
38
1
王小平.
阴阳合和的机制[J]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2001,8(2):3-5.
被引量:1
2
李如辉,黄兆鋆.
"阳化气,阴成形"诠释及其理论意义[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2,24(7).
被引量:15
3
李正富.
对“阳化气,阴成形”含义的探讨[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6):10-10.
被引量:50
4
白靖.
从现代科学物质观看“阴阳”范畴的物质本性[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5-8.
被引量:3
5
沈承玲,孙塑伦,高颖,孙广仁,赵海滨.
肺阳的概念及其与肺气的关系[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2):103-104.
被引量:19
6
朱美香,吴小明.
“肝肾阴同源”的发生学考察[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946-947.
被引量:3
7
田进文,石巧荣,王士雯.
解剖学与中医理论的隔阂与融合(下)[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277-280.
8
李正富,卞华.
“气虚发热”病机新探[J]
.国医论坛,2007,22(3):16-18.
被引量:4
9
张弘,张小霞,何峰.
论肺阳虚[J]
.中医文献杂志,2007,25(2):36-38.
被引量:4
10
张弘,张小霞,李飞,刘亮.
肺阳概念内涵、外延的厘定及肺阳虚[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06,1(1):58-65.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5
1
何振伟,程孝雨,蔡焦生.
再谈脉诊为何独取寸口[J]
.河南中医,2005,25(10):18-19.
被引量:3
2
关晓光,夏铂.
从《内经》、《难经》、《伤寒论》和《脉经》看“独取寸口”脉法的形成与发展[J]
.中医药学报,2005,33(6):67-68.
被引量:4
3
山东中医学院 河北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357.
4
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300-324.
5
山东中医学院等.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6
吕广注难经集注[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8.
7
郑力民;切脉"独取寸口"议[C]//第五次全国四诊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0.
8
刘燕平,黄岑汉.关于"独取寸口"脉法的探讨[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9
童瑶.
“独取寸口”渊源于《内经》[J]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8):363-364.
被引量:6
10
徐哲学,滕晶.
基于全息理论的《难经》脉诊“独取寸口”分析[J]
.江苏中医药,2012,44(4):3-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王敏,杨春萍,盛岩松.
《黄帝内经》脉诊法探析[J]
.中医药学报,2006,34(6):3-6.
被引量:7
2
王敏,杨春萍,盛岩松.
《黄帝内经》脉诊法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0):728-730.
被引量:8
3
赵非一,燕海霞.
溯源脉诊“独取寸口”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完善[J]
.新中医,2015,47(3):5-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陈广涛,王学岭.
脉诊古代文献的研究现状[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4):222-224.
被引量:6
2
罗拟睿,张晓琳,赵莺.
近20年脉诊古籍研究现状[J]
.亚太传统医药,2017,13(5):3-5.
被引量:3
3
刘阳,林一帆,高文艳,巩阳,雷春红.
“寸口三部脉诊法”肺系疾病临床应用现状分析[J]
.河南中医,2017,37(9):1599-1601.
被引量:1
4
贾新颖,林一帆,高文艳,巩阳,李禹廷,李京.
中医“寸口三部脉诊法”在脾胃系疾病诊治文献中使用频度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2017,45(12):1230-1232.
被引量:4
5
王佳佳,周杰,冯建春,段延萍,赵文景.
《黄帝内经》脉诊刍议[J]
.北京中医药,2018,37(3):243-245.
被引量:11
6
刘秀艳,高文艳,林一帆.
中医“寸口脉法”临床应用现状分析[J]
.中医学报,2018,33(4):685-688.
被引量:4
7
黑鑫鑫,刘涛.
《灵枢经》“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之刍议[J]
.针灸临床杂志,2018,34(9):74-76.
被引量:4
8
于志亮,杨硕,杨孝芳.
“气口九道脉”的溯源初探[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4):27-27.
被引量:2
9
姚鹏宇,王光泽,吕翠霞.
陶汉华脉诊学术思想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1):23-26.
被引量:3
10
李德帅,王芙蓉,李军,贾成文.
阴阳脏腑体系学说及其临床应用构想[J]
.环球中医药,2019,12(8):1248-1251.
被引量:5
1
刘志勇,王莒生,王萍.
“天人合一”观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J]
.中医药学报,2010,38(5):98-100.
被引量:5
2
吴年宇.
天人合一之我见漫谈养生之内涵[J]
.中国气功科学,1996,3(5):36-36.
3
干祖望.
《内经》里有两套“天人合一”观[J]
.江苏中医,1997,18(9):28-29.
被引量:1
4
林培明.
内经的天人合一观[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17-17.
5
张晓艳.
从天人合一观论伏邪[J]
.中医学报,2013,28(9):1316-1317.
被引量:7
6
邢玉瑞.
论天人合一观与《内经》理论的建构[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6(5):1-6.
被引量:12
7
张波.
小议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观[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2):10-11.
8
丁舸,聂晶.
试论中国古代哲学观在中药学中的体现[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2):262-263.
被引量:3
9
董开全.
《周易》与《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观[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93-95.
被引量:2
10
刘星.
“天人合一”观本质的演变及对中医学的影响[J]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7):398-400.
被引量:1
甘肃中医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