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对语法的影响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言和文化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确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必须发掘出文化的理据,或语言与文化在类型和特征方面的共性。文化对语法的影响,是一种相似性影响、特征性影响和类型性影响。语言类型、语法差异和文化差异,不一一简单地相对应,语法文化差异与其所属语言区划有错位性的一面。
作者
萧国政
出处
《黄冈师专学报》
1999年第2期56-60,68,共6页
关键词
文化
语法
语言规则
词汇
文字
汉语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G05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1
萧国政.
文化语言学的方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0(1):99-104.
被引量:2
2
萧国政,吴振国.
汉语法特点和汉民族心态[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28(4):27-32.
被引量:22
3
屈承熹.怎样为“中国文化语言学”定位?[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9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周光庆.
古汉语词源结构中的文化心理[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28(4):19-26.
被引量:5
2
萧国政,吴振国.
汉语法特点和汉民族心态[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28(4):27-32.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22
1
冯杰.
汉语语法中的文化积淀[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7(4):41-42.
2
萧国政.
文化语言学的方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0(1):99-104.
被引量:2
3
杨剑桥.
关于语言与文化、思维的关系的几点思考[J]
.南京社会科学,1991(4):89-93.
被引量:3
4
刘丹青.
文化研究中的“语言导入”[J]
.东南文化,1991(1):32-35.
被引量:1
5
张国扬,苏新春.
当代中国汉语人文研究的兴起及其历史原因和发展趋势[J]
.汉字文化,1992(1):42-49.
被引量:3
6
杨大方.
试论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障碍[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5):110-116.
被引量:1
7
仝国斌.
孔子学说与汉语语言观的形成[J]
.殷都学刊,2001,22(1):100-103.
8
仝国斌.
墨子学说中的语言学思想[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121-125.
9
贾刚如.
汉人的思维方式与汉语语言规则的养成[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74-76.
10
金业文.
汉语特点及其学习规律初探[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9-5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3
1
陈忠,范晓.
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互参互动关系[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3):71-73.
被引量:9
2
范晓.
关于构建汉语语法体系问题——“小句中枢”问题讨论的思考[J]
.汉语学报,2005(2):53-61.
被引量:11
3
范晓.
动词的配价与句子的生成[J]
.汉语学习,1996(1):3-7.
被引量:41
4
萧国政.
文化语言学的方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0(1):99-104.
被引量:2
5
陈平.
描写与解释:论西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目的与方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19(1):1-15.
被引量:39
6
萧国政,吴振国.
汉语法特点和汉民族心态[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28(4):27-32.
被引量:22
7
申小龙.
汉语语法的“虚”和“实”[J]
.汉字文化,2002(2):4-9.
被引量:5
8
谢耀基.
汉语语法欧化综述[J]
.语文研究,2001(1):17-22.
被引量:94
9
[1](美)威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565-566.
10
[2]邢福义.文化语言学(增订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引证文献
4
1
庄义友,伍春红.
汉语动补结构折射出的民族文化特征[J]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5):108-111.
2
范晓.
语法研究中“解释”的解释[J]
.汉语学习,2008(6):3-13.
被引量:10
3
王敏.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及翻译策略[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1):96-98.
被引量:1
4
萧国政.
社会用语与社会脉象的语言文化透视[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5):107-11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薛宏武,闫梦月.
普通话军政职务称谓状况及其语言文化意义[J]
.修辞学习,2008(6):41-44.
2
孙丽莉.
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8-111.
被引量:7
3
金立鑫,陆丙甫.
语法描写的逻辑形式[J]
.语言科学,2010,9(1):34-45.
被引量:8
4
刘宇菲.
语言学研究方法探讨[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12):32-33.
5
聂焱.
语法与四个世界关系之断想[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4(3):115-120.
6
范晓.
关于句式义的成因[J]
.汉语学习,2010(4):3-15.
被引量:13
7
范晓.
论句式意义[J]
.汉语学报,2010(3):2-12.
被引量:33
8
唐依力,齐沪扬.
多项式NP的语义指向及其做状语的认知理解[J]
.北方论丛,2010(5):61-65.
被引量:1
9
范晓.
我和汉语语法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1):31-42.
被引量:2
10
范晓.
论句式义的分析策略[J]
.汉语学报,2012(1):2-14.
被引量:9
1
李云云.
《红楼梦》前八十回“被”字句研究[J]
.青年文学家,2009,0(16):71-71.
2
项成东.
语用歧义再探[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5):86-90.
被引量:12
3
项成东.
歧义的语用研究[J]
.外语教学,2002,23(4):35-40.
被引量:35
4
秦晋华.
现代汉语重动句的语用浅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
5
张尚莲,孙乃荣.
变译理论视角下的政府网站英译策略[J]
.山东外语教学,2010(5):89-93.
被引量:11
6
储泽祥,刘琪.
类推而来的“有不有”——地方普通话特征性构式的个案研究[J]
.语言研究,2014,34(3):13-19.
7
李慕祺.
二语习得动机分类对大学英语教改的启示[J]
.考试周刊,2009(17):23-24.
被引量:2
8
滕华英.
同源词词义形成发展的类推——推理方式[J]
.前沿,2012(12):157-158.
被引量:1
9
毛峰林.
格助词‘に’‘で’表达地点场所的特征性[J]
.日语知识,2003(8):4-5.
10
谢美蓉.
语篇功能中的特征性主位分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4):137-140.
黄冈师专学报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