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儿童家庭寄养管理办法》调研总报告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 引言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始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安徽、上海、山西、云南、吉林、四川等地逐步开展了家庭寄养,迄今已有10余年,家庭寄养这种新的安置模式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特别是2000年,各地民政部门按照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会议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动家庭寄养工作,全国的家庭寄养工作已经得到迅速发展。为了保证家庭寄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
曾凡林
出处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03年第10期14-21,共8页
Social Welfare
关键词
《儿童家庭寄养管理办法》
孤残儿童
家庭寄养
家庭生活
儿童福利院
照料模式
寄养转收养模式
分类号
C913.7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9
1
马玉卓.
农村家庭寄养模式中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效果探析——以济南市Z村家庭寄养基地为例[J]
.社会工作,2010(16):49-52.
被引量:7
2
尚晓援,伍晓明,万婷婷.
从传统到现代:从大同经验看中国孤残儿童福利的制度选择[J]
.青年研究,2004(7):9-18.
被引量:8
3
冯欢.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困局[J]
.三月风,2011(5):40-40.
被引量:1
4
王晨光.
农村家庭寄养模式探讨[J]
.中国民康医学,1999,0(2):44-45.
被引量:5
5
赵锦云.
构建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寄养新模式[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2(12):43-45.
被引量:2
6
罗伯特.葛路德.
中国家庭寄养——从研究中获得启示[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2(8):20-26.
被引量:3
7
陆士桢,王玥.
从美国儿童家庭寄养简史看百年来儿童福利价值取向的演变[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9(1):3-7.
被引量:13
8
邵朝竹.
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作用[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83-84.
被引量:5
9
吴鲁平,韩小雷,刘文斌.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效果的实证研究——对北京大兴区礼贤镇的调查分析[J]
.青年研究,2005(6):31-40.
被引量:20
10
吕学静.
日本孤残儿童的养育方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6(11):14-1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马利峰,胡悦,罗思荣.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暨“杭州模式”的建构[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7):44-47.
被引量:2
2
雷平华.
中国福利机构儿童养育模式的演变[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92-93.
被引量:2
3
武俊萍.
“乳娘”的失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缺失分析——以T市某“乳娘村”为例[J]
.社会工作,2014(1):32-39.
被引量:3
4
张乐.
社会工作者在《关于促进家庭寄养儿童转收养工作的意见》中的角色与作用刍议[J]
.科教文汇,2017(5):189-190.
5
戴清清,汝秀梅.
孤残幼儿家庭助养内涵解析——基于大庆市孤残幼儿家庭助养实践思考[J]
.学理论,2017(8):91-9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谢宇,冯婷.
福利院孤残儿童社会化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基于“类”情境的探索[J]
.社会福利,2018,0(11):16-20.
被引量:4
2
李尔斯.
对中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的思考[J]
.学园,2015,0(6):193-194.
3
丁华芳,张永梅.
社区培力视角下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实践研究——对G市福利院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的案例考察[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2):22-27.
被引量:5
4
傅得佳,杨华彬.
家庭寄养儿童与机构寄养儿童适应行为艾森克问卷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2016,16(9):943-944.
被引量:2
5
姚晓文.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初探[J]
.经营管理者,2011(5X):281-281.
被引量:1
6
戴清清,汝秀梅.
孤残幼儿家庭助养内涵解析——基于大庆市孤残幼儿家庭助养实践思考[J]
.学理论,2017(8):91-92.
被引量:1
7
李宗刚.
红色乳娘文化现象的再解读[J]
.百家评论,2022(4):4-9.
8
乔冬梅.
心理护理在孤残儿童自卑心理改善中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36):196-196.
被引量:2
1
民政部要求各地对儿童静养情况进行调查摸底[J]
.学苑教育,2013(14):5-5.
2
邱磊,王晓旭.
江西省离休老干部照料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09(12):25-28.
3
郑州市:戮力创新 惠泽儿童[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9(7).
4
吕明晓.
浙江省残疾人托养照料模式:评估、比较与展望[J]
.社会保障研究,2010(5):75-81.
被引量:7
5
孙凯,曾凡林(点评),任炽越(点评).
阳光村满阳光——机构形态下双亲家庭照顾模式五年发展综述[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6(11):11-13.
6
余辉.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与集中供养模式的对比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4(25):296-296.
被引量:2
7
冯晓丽.
大连市:因地制宜 打造福利服务体系[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9(12):16-17.
8
朱再信,李延萍.
沈阳市儿童福利院——着力探索家庭寄养之路[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8(12):52-53.
9
鲍烨明.
城市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析——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J]
.中国集体经济,2009,0(3S):189-190.
被引量:3
10
张城学.
从专业社会工作视角看家庭寄养[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2(7):24-27.
被引量:2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0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