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1期18-19,共2页
Studies in Culture and Art
同被引文献19
-
1彭茵.元杂剧与宋元南戏婚变戏之比较[J].戏曲艺术,2003,24(4):7-13. 被引量:1
-
2刘祯.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J].文化遗产,2008(4):35-43. 被引量:20
-
3孙崇涛.《张协状元》与“永嘉杂剧”[J].文艺研究,1992(6):105-114. 被引量:18
-
4曾彦.试从宋元南戏中“婚变戏”的演变探讨“张协拒婚”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5(6):16-19. 被引量:3
-
5孙崇涛.中国南戏研究之检讨[J].戏剧艺术,1987(3):13-25. 被引量:8
-
6孙崇涛.中国南戏研究之再检讨[J].戏剧艺术,1996(4):111-119. 被引量:3
-
7何成洲.贝克特的“元戏剧”研究[J].当代外国文学,2004,25(3):80-85. 被引量:21
-
8伊永文.宋代状元文化背景下的市民观照[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99-102. 被引量:1
-
9解玉峰.“脚色制”作为中国戏剧结构体制的根本性意义[J].文艺研究,2006(5):86-94. 被引量:50
-
10陈独秀.《论戏曲》.《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7页.
引证文献5
-
1丁玉春,李社成,朱丹,张世华.种猪群暴发弓形虫病的诊疗[J].畜禽业,2000,11(4):53-53.
-
2郭作飞.南戏《张协状元》研究八十年[J].兰州学刊,2012(6):93-97. 被引量:3
-
3周爱华.文化生态视阈下的山东民间戏曲传承体系建设研究——以鲁西北吹腔为例[J].戏曲艺术,2015,36(3):46-51. 被引量:5
-
4胡永近.论美国汉学家雷伊娜及其《张协状元》研究[J].戏曲艺术,2019,40(4):82-86.
-
5张培燕,孙燕.河北秧歌小戏的文学阐释[J].保定学院学报,2021,34(2):82-87.
二级引证文献8
-
1王冠龙.南北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济宁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中国文艺家,2020,0(1):58-59.
-
2曾维君.《张协状元》与《琵琶记》比较[J].青年作家,2015,0(4):6-7.
-
3刘亚彬.浅析山东元杂剧中的侠义精神——以《李逵负荆》与《双献功》为例[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23):177-178.
-
4曲朝莉.与范蠡的时空对话——评两夹弦新编历史剧《春秋商圣》[J].人文天下,2015(18):57-58. 被引量:1
-
5周爱华.戏曲有知音 “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观摩有感[J].中国戏剧,2018,0(1):58-60.
-
6崔荣荣.新世纪状元戏研究述评[J].艺术评鉴,2018,0(5):138-139.
-
7魏偲.《张协状元》与《琵琶记》比较分析[J].职大学报,2018(3):79-84. 被引量:1
-
8王冠龙.京杭运河沿线京剧学文献研究综述[J].人文天下,2019,0(16):20-25. 被引量:1
-
1曲润海.谈谈《张协状元》[J].文化艺术研究,2002(2):19-19.
-
2战卫堂.评点美不胜收的戏曲服装[J].戏剧之家,2014(5):22-22. 被引量:1
-
3魏子云.《张协状元》重登舞台[J].戏曲艺术,1994,15(4):64-65.
-
4戴云.永嘉绝响放新声——看昆剧《张协状元》小记[J].文化艺术研究,2002(6):28-29.
-
5《戏曲艺术》1992年总目录[J].戏曲艺术,1992,13(4):103-104.
-
6李尧坤.对传统戏曲价值的再认识——从昆剧《张协状元》的成功编演所想到的[J].文化艺术研究,2002(5):16-16.
-
7俞为民.宋元南戏曲调探源[J].中华戏曲,2002(2):74-109. 被引量:2
-
8陈传意.宋氏琴韵动天下──浅说宋飞的二胡演奏艺术[J].东方艺术,2000(2):56-57. 被引量:2
-
9李桐森.“麒派”服装、造型的特点[J].上海戏剧,1961(11):13-16.
-
10陈酿,大门.戏画,稀奇地美丽着[J].温州瞭望,2005(6):62-6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