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才链到产业链——印度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链因素
被引量:8
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142,144,共3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参考文献6
-
1王荣德.诺贝尔科学奖中的“人才链”及其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0,18(2):70-71. 被引量:19
-
2斯文.印度新任总统卡拉姆[J].南亚研究季刊,2002(3):75-76. 被引量:1
-
3李健勇.《国际风险资金加速投向印度》[N].《国际商报》,2000年12月13日.
-
4贾·尼赫鲁.《印度的发现》[M].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年..
-
5师琰.《35所示范软件学院的出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9月4日第24版.
-
6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nual.Report (1994-1995)5, 13.
共引文献18
-
1张洪雷.创新环境缺失的遗憾——关于我国大陆诺贝尔奖零现象的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12):129-131. 被引量:8
-
2刘国瑜.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文化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241-243. 被引量:33
-
3卢珊.重点研究机构文化建设浅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14-16. 被引量:4
-
4王荣德,王鋆.从诺贝尔科学奖看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J].科学学研究,2010,28(1):47-52. 被引量:4
-
5刘发志,汪前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诺贝尔科学奖研究述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3):21-30.
-
6李一希.诺贝尔奖发展历史对提升大学学术水平的启示[J].学园,2014(25):12-13.
-
7沈维涛.印度软件产业起飞的政策因素[J].科学学研究,2001,19(3):42-51. 被引量:19
-
8董华,韩永强.从诺贝尔奖看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5):1-5. 被引量:14
-
9刘香菊,刘在洲.大学科研育人的价值意蕴与作用机理[J].高等教育研究,2020(8):73-81. 被引量:45
-
10王高峰,孔青青,徐飞.中外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状况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0(11):129-13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122
-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张其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1(2):80-97. 被引量:247
-
2权衡.印度式经济增长:基于“印度式民主”视角的分析[J].社会科学,2007(7):86-97. 被引量:7
-
3洪勇,苏敬勤.发展中国家核心产业链与核心技术链的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6):38-45. 被引量:84
-
4吕亚军.越南产业集聚发展战略探析[J].东南亚纵横,2013(2):35-39. 被引量:2
-
5荣鹰.印度十年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J].国际问题研究,2001(6):51-56. 被引量:9
-
6文富德.印度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南亚研究季刊,2002(1):1-7. 被引量:8
-
7崔辉.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4,23(6):62-65. 被引量:8
-
8孟薇,钱省三.印度软件产业研究[J].科研管理,2005,26(1):113-117. 被引量:20
-
9刘顺忠.我国主要城市软件产业特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5(1):20-23. 被引量:3
-
10江勇,王磊.中国印度经济发展比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7(2):69-7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8
-
1王旭超,张少杰,郑骁鹏.加快发展吉林省软件产业的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4):31-34. 被引量:1
-
2程宏伟,刘丽,张永海.资源产业链演化机制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2):34-38. 被引量:13
-
3王发明.中国与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策略的比较研究——基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J].科技与经济,2008,21(5):48-51.
-
4陈伟达,景生军.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南京市软件服务业发展模式和对策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2):58-63. 被引量:3
-
5陈伟达,景生军.软件服务产业区域经济贡献度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3):69-74.
-
6陈启斐,蔡璐.服务外包与产业链长度: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40(11):21-38. 被引量:6
-
7韩晓旭,邱灵.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布局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化,2023(6):32-41.
-
8张晓旭,梁泽恒,汪寿阳.独立后印度经济发展的演进及特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24,40(9):89-104.
二级引证文献23
-
1颜杰,杜艳,周茂.服务外包如何推动制造业价值链位置提升——基于跨国和中国样本的系统性检验[J].经济学报,2022,9(3):188-226. 被引量:1
-
2谢雄标,严良.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22(7):13-16. 被引量:12
-
3谢雄标,严良.产业演化研究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97-103. 被引量:21
-
4王翔子,柳康静.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策研究——以安徽铜陵市经济开发区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8):5-7. 被引量:2
-
5原小能.江苏服务业结构变动与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1):44-48. 被引量:7
-
6刘若霞,黄寰,朱文翅,于晓昆.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区域先导产业[J].天府新论,2012(3):48-53. 被引量:2
-
7许可,王志宏.资源型产业链的形成机理与传导机制研究[J].煤炭学报,2012,37(5):884-888. 被引量:6
-
8傅国华,张晖,张德生.我国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与空间产业链模式的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6):713-716. 被引量:14
-
9王帮俊,张绪刚,徐新斌.基于GEM模型的煤炭产业链延伸内外部环境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3,38(2):159-161. 被引量:1
-
10黄寰,龙琴,李琼.基于Eviews软件实证定量分析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重庆为例[J].探索,2013(3):96-101. 被引量:13
-
1区乐廷,王丹.阳光100:加固“人才链”[J].人力资源,2008(16):40-43.
-
2余古,Jack.天缘电子 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定制人才[J].音响改装技术,2008,0(11):174-175.
-
3黄依,陈琳,李正锋.资金、技术、人才视角下大飞机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2,55(8):87-91. 被引量:1
-
4喻庭.解读吉利“人才森林”计划[J].经理人,2016(4):90-91. 被引量:1
-
5王运涛.谈促进师徒型人才链形成的主要措施[J].管理与财富(学术版),2008(12):94-95.
-
6袁文华,纪丽,张逸仙.特色产业链催生高端人才链[J].党的生活(江苏),2015,0(5):38-39.
-
7镇江第三届发展新兴产业项目与人才对接洽谈活动呈四大特点[J].中国人才,2010(7):74-74.
-
8许万里,王建.班组长队伍培育途径的课题研究[J].石油政工研究,2010(5):42-44.
-
9孙晋蔚.“国机国造”计划背后的台湾“国防工业”幻梦[J].现代军事,2017,0(3):90-94. 被引量:1
-
10朱阳.扬中:“PMT”引才平台专注于对接落户成功率[J].党的生活(江苏),2014(5):5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