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4年第2期57-59,共3页
Moder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8
-
1张杨.论课程评价中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3):37-39. 被引量:29
-
2孙启林.韩国的新教育体制改革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8(4):33-36. 被引量:6
-
3张德伟.论“和魂洋才”在日本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J].外国教育研究,1994(5):8-14. 被引量:5
-
4金强一.韩国的儒教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建构(2)[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9(3):23-28. 被引量:1
-
5顾美玲.战后日本五次中小学课程改革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3):104-112. 被引量:3
-
6付宜红.透视日本课程改革带来学力下降的论争[J].人民教育,2005(5):30-33. 被引量:5
-
7高峡.日本的教育评价管窥[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7):73-76. 被引量:8
-
8王小飞.英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新进展——兼PRP体系计划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23(3):43-47. 被引量:54
二级引证文献44
-
1王萍,李福云.新课程语文中考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2):79-82.
-
2王明义.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6(27).
-
3薛祝其,时春华.整合式评价:从理念走向制度[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09(12):15-18.
-
4胡中锋,黎雪琼,刘桂秋.论新课程评价中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整合[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2):3-7. 被引量:30
-
5本刊编辑部.2005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06,27(3):3-15. 被引量:14
-
6王婷.试论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困境[J].当代教育科学,2006(3):46-48. 被引量:4
-
7张其志.教师评价的矛盾与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30-34. 被引量:21
-
8王婷.关于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7A):13-15.
-
9黄志红.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与构想[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11):17-22. 被引量:32
-
10朱志平.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改善教育评价的理念与行为[J].江苏教育研究,2006(11):4-6.
-
1王玉东.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评价机制的创新[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4):9-9.
-
2刘淑云.注重学生成长的学业评价[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1(11):69-69.
-
3何智慧.课堂教学就是创作和谐乐章[J].新课程(中学),2015,0(8):98-98.
-
4Christine Kerlin,罗卫平.美国的学院及大学如何评定外国学生成绩单[J].英语沙龙(高中),2004,0(9):14-16.
-
5闫晓升,张向红,林彩霞.试议小学科学教学的多元性评价[J].山东教育(小学刊),2011(1):103-103.
-
6李思皎.韩国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材分析[J].新教育(海南),2013(4):21-22.
-
7熊仕葵.美国中小学的“学生报告卡”[J].江西教育科研,2001(1):71-72.
-
8曾瑢.访问小朋友分数——该不该成为我们的隐私[J].家庭教育(幼儿版),2000,0(2):30-30.
-
9高考将试点综合评分[J].家庭科技,1998(2):33-33.
-
10黄宇.基于案例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230-231.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