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1,共4页
China Taoism
二级参考文献9
-
1(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9.120.
-
2.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A].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85.
-
3道藏(第3册)[M].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8.
-
4道藏(第19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
-
5(明)宋濂.元史.释老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6.
-
6道藏(第25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
-
7柳存仁.先代蒙古人统治时期的三教[A].柳存仁。道教史探源[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
8唐奎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
9任继愈.中国逆教史·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同被引文献85
-
1格桑益希.藏传佛教“羌姆”面具艺术探秘[J].贵州民族研究,2004,24(2):58-63. 被引量:10
-
2詹志和.二元合一:佛学本体论与美学本体论的共相[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49-52. 被引量:1
-
3王向阳.论基督教精神对陈映真创作的规约[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62-65. 被引量:1
-
4杨金梅.论词在宋代的传播形式[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4):89-94. 被引量:4
-
5孙家广.福克纳作品与基督教文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S2):139-141. 被引量:1
-
6张秀民.《剡录》跋[J].文献,1986(3):105-106. 被引量:4
-
7翟晓明.略论中国古代的致仕制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2):77-79. 被引量:5
-
8蔡钊 ,李刚 .道教之“悟”对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影响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4,24(6):172-180. 被引量:1
-
9李知恕.陈抟美学思想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97-104. 被引量:3
-
10余虹.从全真与禅宗看中国宗教思想的审美化[J].云南社会科学,2004(4):80-8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7
-
1左洪涛.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应为词史上最长词调创调人考[J].西北民族研究,2005(2):85-89.
-
2左洪涛.从全真教看金元道教词中的“婴儿”[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3. 被引量:1
-
3皮朝纲,邱明丰.美学研究新天地——2004年国内宗教美学研究概览[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5):12-19. 被引量:1
-
4左洪涛.最长词调始于全真道王嚞考[J].宗教学研究,2006(1):22-25. 被引量:1
-
5王向月,成烨.论唐宋词调易名的文化审美现象[J].文学教育,2017(5):89-91. 被引量:1
-
6张灵慧.论《行香子》的词调渊源与创作流变[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0,40(4):56-62.
-
7冯丽.唐代道教曲牌音乐[J].兰台世界(下旬),2014,0(8):105-106.
-
1刘雪梅.论陶弘景的文学史地位[J].中国文学研究,1998(3):41-44.
-
2杨海明.道教文学研究的新突破——评左洪涛《金元时期道教文学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3(3):131-132.
-
3刘群.元明神仙道化剧研究述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9):111-114. 被引量:1
-
4夏超明.另辟新径 勇于拓荒——读《金元时期道教文学研究》[J].魅力中国,2009,0(18):196-196.
-
5蒋振华,邓超.隋代道教文学创作倾向的仙圣合一和神仙意象化[J].中国文学研究,2011(2):44-47.
-
6朱立新.汉魏六朝仙道诗比较研究[J].社科纵横,2011,26(5):92-94.
-
7张毅.评蒋振华《汉魏六朝道教文学思想研究》[J].云梦学刊,2007,28(1):160-160. 被引量:1
-
8吴光正.道眼观世界——王重阳诗词的审美思维[J].学术研究,2017(2):152-161. 被引量:1
-
9胡义成.从作者看《西游记》为道教文学奇葩[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6):94-100. 被引量:2
-
10邹定霞.从《宗教学研究》看二十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J].宗教学研究,2014(3):8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