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量平流对混合边界层中的风场及其扰动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储长江 《新疆气象》 1997年第4期9-14,32,共7页
提出了线性功量近似方案,并利用该方法讨论了动量平流对混合边界居中的风速、垂直速度、大气功能耗散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动量平流、摩擦对风场扰动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关键词 动量 混合边界层 线性动量 风场 平流作用 稳定性 ROSSBY波
下载PDF
基于CloudSat资料分析北疆强降雪天气的云结构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智敏 冯婉悦 +3 位作者 李圆圆 储长江 徐文霞 陈勇航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4-251,共8页
利用NASA发布的2008—2015年CloudSat卫星的2B-CWC-RO、2B-CLDCLASS、2C-SNOW-PROFILE和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北疆沿天山及其周边区域内21次强降雪天气降雪前和降雪期间卫星过境时云宏微观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将研究区域分为北... 利用NASA发布的2008—2015年CloudSat卫星的2B-CWC-RO、2B-CLDCLASS、2C-SNOW-PROFILE和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北疆沿天山及其周边区域内21次强降雪天气降雪前和降雪期间卫星过境时云宏微观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将研究区域分为北疆沿天山西部和中部地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降雪前和降雪期间的云类型以层云、积云、高层云和深对流云为主。(2)降雪前冰粒子等效半径均值分布在58.65~67.29μm之间,冰粒子数浓度的均值分布在41.2~76.5 L^(-1)之间,冰水含量的均值在25.4~135.1 mg·m^(-3)之间,雪水含量均值在28.0~88.0 mg·m^(-3)之间,降雪强度均值在0.08~0.36 mm·h^(-1)之间。(3)降雪前冰粒子等效半径、冰粒子数浓度、冰水含量、雪水含量和降雪强度均值分别比降雪期间大2.9%、6.2%、34.4%、36.4%和18.7%,且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北疆沿天山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UDSAT 强降雪 宏微观物理量 北疆区域
下载PDF
气候因子对南疆浮尘日数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马禹 储长江 王旭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3-469,共7页
利用1961—2003年南疆36个代表站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浮尘日数的分布特征,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影响因子模型,探讨了气温、气温日较差、地气温差、海平面气压、气压差、平均风速、降水量7个气候因子对浮尘日数变化的影响程度。结... 利用1961—2003年南疆36个代表站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浮尘日数的分布特征,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影响因子模型,探讨了气温、气温日较差、地气温差、海平面气压、气压差、平均风速、降水量7个气候因子对浮尘日数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南疆浮尘日数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季节性;43a内浮尘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具有6~9a的振荡周期,地气温差、平均风速、降水量的相继突变导致1986年浮尘日数突变;3~9月南疆浮尘日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依次是平均风速、气温日较差和降水量,春季气温日较差占主导地位,6~8月是平均风速,9月为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尘日数 变化趋势 突变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乌鲁木齐城区一次极端东南大风的形成机制——重力波与超低空急流耦合 被引量:12
4
作者 汤浩 王旭 +1 位作者 储长江 孙鸣婧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9-1238,共10页
东南大风是乌鲁木齐城区独有的强灾害性天气,通过研究发现东南大风是天山峡谷特殊地形造成的大振幅重力波与超低空急流耦合触发的强下坡风暴。针对2012年3月30日乌鲁木齐城区出现的近10 a最强的一次东南大风天气过程,使用中尺度WRF模式... 东南大风是乌鲁木齐城区独有的强灾害性天气,通过研究发现东南大风是天山峡谷特殊地形造成的大振幅重力波与超低空急流耦合触发的强下坡风暴。针对2012年3月30日乌鲁木齐城区出现的近10 a最强的一次东南大风天气过程,使用中尺度WRF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产品发现: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气流从天山峡谷南端进入,一方面由于狭管效应在峡谷内300~400 m高度形成超低空急流;另一方面气流在进入峡谷过程中,因爬坡强迫抬升形成重力波。重力波在峡谷内与超低空急流发生耦合,在峡谷北端背风坡形成大曲率背风波,背风波的下沉运动引起动量下传,将超低空急流的能量输送到地面,形成水跃型下坡风暴即东南大风。在此过程中背风坡上空风向切变的临界层吸收上层波能量加强了超低空急流,对流层低层稳定层结对背风波的下沉运动起到加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空急流 重力波 下坡风暴 临界层 层结稳定度
下载PDF
40年来新疆雾的演变特征及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马禹 任宜勇 +1 位作者 陈春艳 储长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4-478,共5页
利用新疆90个气象站43年地面观测资料,对新疆雾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雾主要出现在北疆,尤以天山山区最多;雾日的年际变化波动性大、周期性差;冬季雾日最多,多自午夜时分起,正午之前散,早上是高发时段。绝大多数的雾持... 利用新疆90个气象站43年地面观测资料,对新疆雾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雾主要出现在北疆,尤以天山山区最多;雾日的年际变化波动性大、周期性差;冬季雾日最多,多自午夜时分起,正午之前散,早上是高发时段。绝大多数的雾持续时间在3h之内。(2)对281次大雾天气过程普查后分为3种地面形势,并对成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 地面形势 新疆
下载PDF
天山峡谷穿谷急流触发强下坡风暴的 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汤浩 陆汉城 +2 位作者 储长江 孙鸣婧 琚陈相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50-1460,共11页
天山峡谷穿谷急流与峡谷内非对称地形交互作用触发的下坡风暴,造成2007年2月28日新疆吐鲁番盆地境内旅客列车侧翻的重大天气灾害。为了解这次极端大风过程中大尺度环流背景、中尺度系统和复杂地形相互作用触发下坡风暴的机理,使用WRF模... 天山峡谷穿谷急流与峡谷内非对称地形交互作用触发的下坡风暴,造成2007年2月28日新疆吐鲁番盆地境内旅客列车侧翻的重大天气灾害。为了解这次极端大风过程中大尺度环流背景、中尺度系统和复杂地形相互作用触发下坡风暴的机理,使用WRF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中尺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天山两侧强气压梯度作用下,气流爬坡进入天山峡谷后因狭管效应形成穿谷急流,与此同时气流爬坡进入天山峡谷过程中受地形强迫形成重力波,并在背风坡的断崖式突降地形区产生背风波,将穿谷急流的能量向地面传输,最终形成背风坡下坡风暴。在此过程中重力波波破碎形成的湍流活跃层和中低空风向切变的临界层吸收上层波能量向下传输加强了穿谷急流的能量,大气稳定层结则加剧了将能量向地面输送的下沉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峡谷 穿谷急流 下坡风暴 重力波 临界层
下载PDF
石河子垦区人工防雹效果评估
7
作者 储长江 王刚 《新疆气象》 1999年第3期25-26,共2页
对石河子垦区1970-1977年、1978-1986年、1990-1997年三个阶段的雹灾面积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多年防雹是有成效的,投入产出比为1:8。
关键词 石河子垦区 防雹效果 检验 人工防雹
下载PDF
卫星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叶民权 吴其勇 储长江 《城市与减灾》 2006年第2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卫星遥感技术 地震监测 应用 调查活动 环境监测 军事侦察 森林火灾 洪涝灾害 矿产普查 环境污染
下载PDF
赴德国数值天气预报与气象信息系统建设培训总结
9
作者 中囯气象局赴德囯培训班 庄旭东 +18 位作者 王丽 蒲强 陈力强 何凤翩 彭云峰 李飞 蔡荣辉 衡志炜 孙娴 白虎志 储长江 郑卫江 柯宗建 何文春 刘卫国 吴瑞霞 郎洪亮 郭彩丽 许万智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 2019年第2期1-11,共11页
1概况2018年11月11日至12月1日,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与气象信息系统建设德国培训班一行20人赴德国柏林和杜塞尔多夫2个城市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考察、座谈和交流访问。
关键词 信息系统建设 数值天气预报 中国气象局 培训班 德国 杜塞尔多夫
下载PDF
新疆雪灾空间格局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旭 储长江 牟欢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8-1495,共8页
利用1961—2018年新疆雪灾事件的7个灾情要素(出现次数、死亡人数、倒塌房屋数、倒塌棚圈数、倒塌温室大棚数、牲畜死亡数、受灾面积)数据,采用比值权重法和无量纲化线性求和方法构建了雪灾灾损指数,雪灾灾损指数与7个灾情要素显著相关... 利用1961—2018年新疆雪灾事件的7个灾情要素(出现次数、死亡人数、倒塌房屋数、倒塌棚圈数、倒塌温室大棚数、牲畜死亡数、受灾面积)数据,采用比值权重法和无量纲化线性求和方法构建了雪灾灾损指数,雪灾灾损指数与7个灾情要素显著相关,且大小能够代表雪灾灾损的强弱。依据灾损指数的伽玛分布,将雪灾的危害性划分为一般、较重、严重、特重4个等级。结果表明,新疆雪灾北疆多于南疆,主要分布在农牧区,主要出现在11月至次年4月,特重等级的雪灾出现在伊犁河谷、阿勒泰市、托里县、阿图什市、巴音布鲁克、巴里坤县。新疆雪灾的年际变化波动性加剧,并且年灾损指数(雪灾强度)呈线性增强趋势,特重等级的雪灾出现在1985、1990、2001、2006、2008、2010年。在风速、气温、水汽压、降雪量、积雪深度这5个气候要素中,雪灾集中期11月至次年4月的新疆雪灾年际变化的主要气候影响因子是降雪量和平均积雪深度。总体来看,新疆雪灾的空间差异性明显,年际变化呈增强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灾 灾损指数 空间格局 年际变化 气候因子 新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