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DT联合EBL带教模式在关节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丁喆如 王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0069-0072,共4页
分析关节骨科带教采取MDT联合EBL带教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带教研究的骨科实习生8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有40例(常规带教),观察组有40例(MDT联合EBL带教),评价医学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及考核... 分析关节骨科带教采取MDT联合EBL带教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带教研究的骨科实习生8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有40例(常规带教),观察组有40例(MDT联合EBL带教),评价医学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及考核成绩、综合素质。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综合素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骨科带教中采取MDT联合EBL带教可提升医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并提升医学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该带教模式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 EBL 关节骨科 综合素质 满意度
下载PDF
钛合金假体表面涂层微孔孔径和孔隙率对骨整合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周鹏 赵辉 +3 位作者 吴宇黎 吴海山 陈宜 丁喆如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钛合金假体表面涂层微孔孔径和孔隙率对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3种不同微孔孔径和孔隙率的钛合金假体,第一种假体表面微孔孔径(260.5±34.5)μm、孔隙率68.1%,第二种孔径(553.2±16.7)μm、孔隙率79.2%,... 目的探讨钛合金假体表面涂层微孔孔径和孔隙率对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3种不同微孔孔径和孔隙率的钛合金假体,第一种假体表面微孔孔径(260.5±34.5)μm、孔隙率68.1%,第二种孔径(553.2±16.7)μm、孔隙率79.2%,第三种孔径(749.8±15.0)μm、孔隙率89.0%,分别标记为a、b、c型假体。选择新西兰大白兔27只,随机分为A、B、C组各9只,分别将a、b、c型假体植入兔股骨髓腔。术后4、8、12周,每组随机处死3只,通过Micro CT扫描观察各组成骨情况并测量骨体积分数(BV/TV)、组织矿物密度(TMD),通过拔出试验检测各组最大拔出力。结果术后4周,各组内植物均在位,微孔内及周围呈低信号,无明显沉积骨质;拔出标本仅远端有少量未成熟骨质,表面多覆盖纤维结缔组织及陈旧血凝块,处理标本时可轻易洗去;三组BV/TV、TMD及最大拔出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8周,各组微孔内及周围均见部分中密度影,为未成熟骨质,A组相对较多;三组拔出标本远端均有明显骨质覆盖,A组假体体部表面可见沉积骨质;三组间BV/TV、T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组最大拔出力明显高于B、C组(P均<0.05)。术后12周,各组微孔内及周围均见高密度影,为沉积骨质,且伸入微孔内部,形成锁结,A组多于B、C组,无明显骨溶解;A组整个假体表面均匀覆盖较多骨质,B、C组远端和近端可见明显沉积骨质,但少于A组;A组BV/TV、TMD明显高于B、C组(P均<0.05);最大拔出力A组>B组>C组,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钛合金假体表面涂层微孔孔径226~295μm、孔隙率68.1%有利于促进骨整合,并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假体 关节假体深层 微孔 骨整合 3D打印技术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忻慰 王波 +7 位作者 钱齐荣 陈宜 付奇伟 彭锦辉 丁喆如 周义钦 邵加华 曹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65-70,共6页
导航或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提高髋关节假体位置准确度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翻阅国内外知名杂志相关文献,并结合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及目前进入临床应用的机器人厂商的相关宣传资料及报道的临床结果,结果显示机器人辅助... 导航或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提高髋关节假体位置准确度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翻阅国内外知名杂志相关文献,并结合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及目前进入临床应用的机器人厂商的相关宣传资料及报道的临床结果,结果显示机器人辅助手术可有效增加手术的精准度、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同时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让术者手术过程更可控,可以根据患者解剖特点进行真正个性化手术。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机器人辅助系统可能延长手术时间,且目前只有少数文献报道显示使用机器人与术后疗效的提升有关。对于致力于进行患者个性化手术的外科医师,机器人辅助手术会成为更有效的助手。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和相关研究深入,将会有更准确的分析机器人手术效费比的数据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关节 导航 机器人
下载PDF
心理弹性与全膝置换后的急性精神障碍 被引量:2
4
作者 袁伟 赵辉 +3 位作者 丁喆如 吴宇黎 吴海山 钱齐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5-1019,共5页
背景: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情况的患者在接受了手术后出现的神经功能紊乱。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前心理弹性和置换后急性精神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心理弹性量表问卷对832例需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 背景: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情况的患者在接受了手术后出现的神经功能紊乱。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前心理弹性和置换后急性精神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心理弹性量表问卷对832例需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记录置换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心理弹性得分为(57.64±10.07)分,低于中国社区老年人的平均得分,其中20例(2.4%)出现术后精神障碍;(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和置换后急性精神障碍呈负相关(r=-2.43,P<0.05);(3)心理弹性较低的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概率较高,应引起医护人员重视,可通过增强患者心理弹性来减少置换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置换(心理学) 精神障碍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关节 心理弹性 应激 适应 心理学
下载PDF
髌下脂肪垫切除对全膝关节置换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周鹏 赵辉 +3 位作者 吴宇黎 吴海山 陈宜 丁喆如 《骨科》 CAS 2016年第5期303-307,共5页
目的探讨髌下脂肪垫(infrapatellar fat pad,IPFP)的保留或切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10例(118膝)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入IPFP切除组和IPFP保留组... 目的探讨髌下脂肪垫(infrapatellar fat pad,IPFP)的保留或切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10例(118膝)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入IPFP切除组和IPFP保留组,各59膝。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1年时的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和美国膝关节协会(American Knee Society,AKS)评分系统膝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组内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KS膝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及AKS膝评分组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PFP切除组有2例切口远端渗出,愈合不良,经定期换药,术后3周愈合,1例术后1年有膝前痛;IPFP保留组切口均愈合良好,4例术后1年随访时有膝前痛。结论切除IPFP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予以切除以增加术野暴露或部分切除以保护"密集血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髌骨 脂肪垫 疼痛 预后
下载PDF
股骨近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外固定支架治疗1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超 丁喆如 欧阳跃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0-650,共1页
关键词 股骨近端骨折 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外固定 支架(骨科)
原文传递
低强度脉冲超声在骨折愈合不同阶段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汪志平 朱超 丁喆如 《海军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582-582,587,共2页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是一种强度在300-1200W/m2以1kHz频率重复的1.5MHz脉冲机械波.由于骨存在机械应力负荷,在骨折情况下超声波引起的额外微机械应力负荷正好替代了骨的生理性机械负荷.从细胞水平看,超声可以影响骨折周围细胞的自我繁殖能...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是一种强度在300-1200W/m2以1kHz频率重复的1.5MHz脉冲机械波.由于骨存在机械应力负荷,在骨折情况下超声波引起的额外微机械应力负荷正好替代了骨的生理性机械负荷.从细胞水平看,超声可以影响骨折周围细胞的自我繁殖能力.超声还可以在不同细胞水平上提高细胞内钙水平.有研究表明,超声改变了骨折过程中各种细胞的活性,促进了骨折的愈合过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 骨折愈合 不同阶段 作用
下载PDF
外科手术固定装置用于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丁喆如 邵加华 +3 位作者 曹嘉 陈宜 符培亮 王波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9-445,共7页
目的了解将外科手术固定装置应用于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的临床疗效及其与常规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之间的区别。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拟行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 目的了解将外科手术固定装置应用于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的临床疗效及其与常规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之间的区别。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拟行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1月1日至3月31日行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手术的患者纳入观察组,4月1日至6月30日行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手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外科手术支架固定患肢,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第一助手度过消毒铺巾学习曲线所需病例数、手术所需助手数量、髋臼假体前倾角、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6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Harris评分。结果共入组患者110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前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消毒铺巾占用时间更短[(15.3±2.1)min vs(21.4±4.3)min,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第一助手度过学习曲线所需的病例数分别为(4.7±0.6)例和(7.3±1.2)例,观察组第一助手度过学习曲线所需病例数小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所需助手更少(2位助手vs 3位助手)。观察组髋臼假体前倾角小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4°±3.4°vs 21.3°±2.2°,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周VAS评分、Harri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VAS评分、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外科手术固定装置用于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可以缩短术前消毒铺巾时间,减少手术室的占用时间,对助手数量及培训时间要求较少,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更容易掌握髋臼假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置换术 微创外科手术 假体位置 手术后并发症 手术时间
原文传递
保留假体清创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抗真菌药物治疗TKA术后假体周围真菌感染 被引量:7
9
作者 丁喆如 吴宇黎 +3 位作者 钱齐荣 符培亮 陈宜 李梁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假体清创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抗真菌药物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假体周围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11例TKA术后真菌感染患... 目的探讨保留假体清创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抗真菌药物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假体周围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11例TKA术后真菌感染患者资料,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55~75岁,平均(68.35±6.32)岁。所有患者行清创术后均给予静脉及局部长期抗菌药物及抗真菌药物的联合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真菌D葡聚糖及关节功能评分,随访时观察所有患者的最终疗效,同时统计术前、术中微生物培养以及用药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3.79±0.54)年。患者术后血沉、C反应蛋白、真菌D葡聚糖及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10例患者治疗成功,1例再次复发感染,治疗成功率90.91%。术前微生物培养阴性者,术中培养可出现近平滑念珠菌以及光滑念珠菌的感染,但无双重感染情况;术前微生物培养阳性者,术中培养均与术前一致。所有患者主要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以及伏立康唑治疗。结论清创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抗真菌药物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同时在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创术 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真菌感染 微生物培养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液透析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喆如 吴宇黎 +3 位作者 钱齐荣 符培亮 陈宜 陈强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98-300,321,共4页
目的探究尿毒症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血液透析策略。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关节外科在200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4例患有尿毒症需要进行定期血液透析,并进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 目的探究尿毒症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血液透析策略。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关节外科在200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4例患有尿毒症需要进行定期血液透析,并进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在术前1 d及术后第1天进行无肝素血透,研究组在术前1 d及术后第1天进行低分子肝素血透。对照组37例,男11例,女26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66.8±5.9)岁;透析病程2~7年,平均病程(4.3±1.8)年。研究组37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71.5±6.3)岁;透析病程1~8年,平均病程(5.1±1.2)年。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肾功能、血红蛋白降低量、凝血指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02个月,平均(34.5±6.8)个月。术前血透后、术后血透后和术后3 d时研究组血尿素氮、血钾和血肌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凝血功能、出血量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采用无肝素血透与低分子肝素血透比较,在术后出血量、凝血功能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使用低分子肝素血透的患者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无肝素血透患者。这提示我们,对于需要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尿毒症患者,围手术期建议采用低分子肝素血透方法,有助于保护患者肾功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相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符培亮 张雷 +5 位作者 吴宇黎 吴海山 丛锐军 陈松 丁喆如 周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7期8202-8208,共7页
背景:小肠黏膜下层有抗微生物活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力学性能,能在体内快速降解,与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胞外基质相近。目的:观察小肠黏膜下层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是否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先后采用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处理... 背景:小肠黏膜下层有抗微生物活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力学性能,能在体内快速降解,与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胞外基质相近。目的:观察小肠黏膜下层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是否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先后采用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处理猪小肠黏膜下层,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制备小肠黏膜下层浸提液,行以下实验:①热源实验:在新西兰大白兔耳缘静脉注射小肠黏膜下层浸提液。②皮肤致敏实验:在新西兰大白兔背部皮内分别注射小肠黏膜下层浸提液、多聚甲醛溶液及生理盐水。③全身毒性实验:在新西兰大白兔耳缘静脉分别注射小肠黏膜下层浸提液与生理盐水。将小肠黏膜下层与成骨诱导的兔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以小肠黏膜下层单独培养为对照。结果与结论:经物理处理过的小肠黏膜下层表面仍然存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脂肪细胞和一些其他细胞黏附;经化学方法处理后其残留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但主要结构和成分未被改变。小肠黏膜下层黏膜面较肌层面光滑,无细胞残留,表面纤维组织交错形成疏松的三维网状立体结构,孔隙率为80%。小肠黏膜下层是一种无毒、无刺激、无免疫原性,生物相容性很好的生物材料,与兔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细胞外基质材料 小肠黏膜下层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半月板 组织工程 组织相容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后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符培亮 张雷 +5 位作者 吴宇黎 吴海山 丛锐军 陈松 丁喆如 周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1期7221-7227,共7页
背景:大量的研究报道证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形态、免疫表型、集落形成能力和分化潜能等方面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但在向软骨分化的能力上,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明显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目的:探讨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半月板软骨... 背景:大量的研究报道证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形态、免疫表型、集落形成能力和分化潜能等方面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但在向软骨分化的能力上,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明显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目的:探讨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半月板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有限稀释单克隆培养法将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从兔滑膜组织中分离出来并加以纯化,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其形态学、超微结构、分子表型、增殖动力学、核型以及致瘤性等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从兔滑膜细胞中分离纯化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单层培养具有极强的增殖能力,在第6天时达到生长的最高峰,倍增时间为(30.2±2.4)h。流式细胞术检测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一些分子标记CD44、CD90。DNA含量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荷瘤实验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是正常的二倍体细胞,无致瘤性,因此可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软骨组织构建 半月板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超微结构 分子表型 核型 致瘤性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下载PDF
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丁喆如 符培亮 +2 位作者 吴宇黎 吴海山 钱齐荣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4期5-8,共4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老年患者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组收治70岁以上老年人工关节患者1650例,出现术后精神障碍67例,发生率为4.1%。分析这67例患者精神障碍出现时间、持续... 目的回顾性总结老年患者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组收治70岁以上老年人工关节患者1650例,出现术后精神障碍67例,发生率为4.1%。分析这67例患者精神障碍出现时间、持续时间,麻醉方式、麻醉用药、髋膝手术方式、基础疾病和电解质失衡情况与术后精神障碍的关系。结果精神障碍多发生于术后6 h^5 d内,主要表现有谵妄、定向力障碍、躁动、烦躁不安、神智不清、嗜睡、胡言乱语、昼夜颠倒等。术后3.77%椎管内麻醉和4.10%全身麻醉患者出现急性精神障碍,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髋关节置换术组出现精神障碍的比例为5.09%,显著高于膝关节置换术组的2.39%。67例精神障碍患者中合并有高血压42例(62.7%),合并糖尿病39例(58.2%),合并酗酒18例(26.9%)。67例精神障碍患者中术后电解质检查提示低钾(50例,74.7%)、低钠(42例,62.7%)、低钙血症(37例,55.2%),合并低氧血症52例,占77.6%。结论高龄、基础疾病、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和术后疼痛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术前应重视和纠正老年患者各种病理状态,加强围术期呼吸循环的管理,防止低血压、低氧血症、脑水肿的发生,术后给予良好的镇痛和人文关怀,尽量消除促使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精神障碍
原文传递
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血液管理策略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林涛 吴海山 +2 位作者 吴宇黎 符培亮 丁喆如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2-776,共5页
目的综述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策略。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前、术中及术后血液管理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目前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方式较多,其中术前包括补充铁剂、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目的综述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策略。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前、术中及术后血液管理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目前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方式较多,其中术前包括补充铁剂、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自体血储备,术中包括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技术、抗纤溶治疗、使用止血带等,术后包括使用自体血回输系统以及严格的输血指征。对贫血患者,术前单独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者联合自体血储备可以降低术后输血率,术中使用止血带及静脉输注氨甲环酸也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术后采取严格的输血指征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应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综合使用多种方式,减少围手术期失血及输血,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失血 输血
原文传递
腺病毒介导BMP-2/7共表达转染兔滑膜MSCs体外向纤维软骨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符培亮 张雷 +4 位作者 吴海山 丛锐军 陈松 丁喆如 胡凯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5-352,共8页
目的通过使用腺病毒介导BMP-2/7共表达载体转染兔滑膜MSCs(synovial-derived MSCs,SMSCs),观察其在体外向纤维软骨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取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6只,雌雄不限,体重(2.1±0.3)kg;取滑膜组织分离纯化SMSCs后,进行形态... 目的通过使用腺病毒介导BMP-2/7共表达载体转染兔滑膜MSCs(synovial-derived MSCs,SMSCs),观察其在体外向纤维软骨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取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6只,雌雄不限,体重(2.1±0.3)kg;取滑膜组织分离纯化SMSCs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鉴定,并检测其成脂、成骨、成软骨多向分化潜能。同时包装pAdTrack-BMP-2-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BMP-7腺病毒载体,转染SMSCs后进行增殖动力学、核型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DNA含量、致瘤性分析等安全性鉴定。体外在不完全成软骨培养基中培养,观察其分化状态,并行RT-PCR检测、免疫荧光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结果从兔滑膜组织中分离出的SMSCs,其细胞形态、表面标记、多向分化潜能等均符合MSCs的特点。pAdTrack-BMP-2-IRES-BMP-7转染SMSCs的转染率约为70%。安全性鉴定结果显示转染后的SMSCs倍增时间、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均正常,且无致瘤性。体外不完全成软骨培养基诱导培养21 d后,RT-PCR检测示SMSCs的Ⅰ、Ⅱ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加,以Ⅱ型胶原为主;软骨分化信号分子RhoA与Sox-9的表达经诱导后也明显增加。免疫荧光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结果亦显示转染后的SMSCs向纤维软骨样细胞分化。结论使用腺病毒载体安全有效,可在体外定向诱导兔SMSCs向纤维软骨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BMP-2 7 滑膜MSCs 纤维软骨样细胞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周持续冰袋加压冷敷的镇痛效果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陈松 符培亮 +10 位作者 吴海山 吴宇黎 钱齐荣 李晓华 祝云利 陈宜 赵辉 王波 付奇伟 丁喆如 周琦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术后膝周持续冰袋加压冷敷的镇痛效果。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将本组86例欲行单侧TKA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于TKA术后将毛巾包裹的10%盐水冰袋置于膝前、内、外侧冷敷,持续24 ...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术后膝周持续冰袋加压冷敷的镇痛效果。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将本组86例欲行单侧TKA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于TKA术后将毛巾包裹的10%盐水冰袋置于膝前、内、外侧冷敷,持续24 h;对照组给予同等规格的常温软包装盐水袋置于膝前、内、外侧外敷,持续48 h;两组均于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术后24 h内两组患者均经静脉镇痛泵滴注吗啡行自控镇痛(PCA),疼痛难以忍受时予以肌注吗啡5~10 mg。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静息和活动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隐性失血量、吗啡使用情况、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屈膝90°时间、膝关节活动度( ROM)以及并发症来分析膝周持续冰袋冷敷的镇痛效果。结果 TKA术后膝周持续冰袋冷敷的患者,其术后36 h内各时间段以及总的吗啡消耗量明显减少(P<0.01),第一次肌注吗啡的时间亦明显推迟。术后第6、12、24、36 h,试验组静息痛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1),术后24、36 h活动痛VAS评分亦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1)。术后24 h引流量间接显示,试验组隐性失血量较对照组少(P<0.01),患者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屈膝90°时间以及术后两周膝关节活动度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1)。两组在术后伤口愈合、感染发生率、血压、心率、皮疹、呼吸抑制和尿潴留的监测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周持续10%盐水冰袋冷敷,有助于减少术后麻醉镇痛剂消耗量,减轻术后早期疼痛,且可以有效减少隐性出血量,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镇痛 冷冻疗法 压力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内侧紧缩及外侧松解加半髌腱止点移位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被引量:16
17
作者 符培亮 吴宇黎 +5 位作者 吴海山 丁喆如 李晓华 钱齐荣 祝云利 陈宜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评价微创关节镜下外侧松解、内侧紧缩、半髌腱止点移位术的三联手术方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1998~2008年收治的71例(77膝)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胫骨骨骺已经闭合,且股骨滑车沟无严重发... 目的 评价微创关节镜下外侧松解、内侧紧缩、半髌腱止点移位术的三联手术方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1998~2008年收治的71例(77膝)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胫骨骨骺已经闭合,且股骨滑车沟无严重发育不良和严重膝外翻畸形.男11例,女60例;平均年龄19.5岁,67例有明确外伤史.术前测量Q角.Merchant位X片上测量股骨滑车沟角、髌骨-股骨滑车适合角,髌股外侧角.CT平扫测量股骨髁滑车凹中心与胫骨结节水平距离(TT TG).术中采用外侧松解、内侧紧缩和半髌腱止点移位三联手术方案.结果 2例(2膝)失访,69例(75膝)术后随访2~12年,平均5.2年.除早期1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再次发生髌骨脱位外,其余病例术后髌骨脱位未见复发.术前髌骨-股骨滑车适合角(24.2°±6.8°),术后为(-2.1°±5.8°)(P〈0.05);术前髌股外侧角(-2.0°±5.2°),术后为(10.9°±4.0°)(P〈0.05);术前TT TG平均为(19.8±2.1) mm,术后为(13.6±1.8) mm (P〈0.01).术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分别由术前的(45.6±4.8)、(48.3±6.8)分,提高到术后的(92.3±10.8)分 (P〈0.05)和(94.3±8.4)分(P〈0.05);术前测量Q角男性平均为(13.2°±3.1°),术后平均为(9.2°±2.8°)(P〈0.05);女性平均为(21.0°±5.2°),术后平均为(15.4°±4.4°)(P〈0.05).结论 关节镜下外侧松解、内侧紧缩缝合、半髌腱移位术的综合手术方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创伤较小,疗效确切,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手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复发性 治疗 关节镜
原文传递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软骨分化条件初步探索 被引量:4
18
作者 符培亮 丛锐军 +7 位作者 陈松 张雷 丁喆如 周琦 李林涛 许震宇 吴宇黎 吴海山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91,共11页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研究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ynovial derived MSCs,SMSCs)成纤维软骨分化的条件。方法 5只成年新西兰白兔,活检取滑膜组织。贴壁法获取SMSCs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及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鉴定。根据预实验与文献综述寻找与...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研究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ynovial derived MSCs,SMSCs)成纤维软骨分化的条件。方法 5只成年新西兰白兔,活检取滑膜组织。贴壁法获取SMSCs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及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鉴定。根据预实验与文献综述寻找与SMSCs成纤维软骨分化可能相关的条件,采用缺失实验初筛必要条件后,TGF-β1、BMP-2、地塞米松、脯氨酸、柠檬酸(ascorbic acid,ASA)、丙酮酸、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预混液、牛血清白蛋白、b FGF、间断静水压、BMP-7、IGF纳入正交实验,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设计L60(212)正交实验及表头,定义2水平条件,在SMSCs-三维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支架上诱导成纤维软骨分化。使用流式细胞仪计数,检测CD151+/CD44+细胞并记录SMSCs向纤维软骨分化的转换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半定量RT-PCR检测SOX9、聚集蛋白聚糖、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ColⅡ、ColⅨ基因表达,进一步验证结果。检验指标rate是CD151+/CD44+细胞与高表达ColⅠ细胞的比例乘积。同时采用Pico Green Assay测量细胞总DNA量,以反映细胞扩增情况。正交实验结果采用直观观察和主体间方差分析方法,考虑部分因子间的1阶交互作用,组间差异采用LSD和q检验验证,使用Ⅲ型平方和校正模型,检验水准α=0.05。结果实验获取的细胞为SMSCs,细胞倍增时间为28 h。成纤维软骨分化过程中SMSCs-三维SIS支架体积5 d倍增,14 d后得到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的细胞-支架复合物。正交实验结果直观分析示,TGF-β1对成纤维软骨分化转化率的作用最明显,BMP-7采用水平2有利于得到更高的转化率,但与BMP-2存在交互作用;其余第1区组水平值加和高于22.5的因子有DEX、ASA、ITS、转铁蛋白、b FGF,模型的相关性好。方差分析校正模型P=0.000,能够满足实验设计;截距P=0.000,说明各因子对因变量影响差异不完全相同。TGF-β1、ASA、b FGF、IGF对因变量调控作用较其他因子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直观观察结果相似。结论 TGF-β1、ASA、b FGF、IGF显著影响SMSCs成纤维软骨分化,通过合理调整上述因子浓度,可显著提高SMSCs成纤维软骨分化转化率;精确的调控条件和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纤维软骨细胞 正交实验 分化条件
原文传递
滑膜间质干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体外复合成软骨诱导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松 彭松 +6 位作者 符培亮 吴宇黎 丁喆如 周琦 丛锐军 吴海山 许震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59-1067,共9页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以及SIS复合滑膜间质干细胞(synovi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SMSCs)体外成软骨诱导培养的可行性。方法常规方法自新西...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以及SIS复合滑膜间质干细胞(synovi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SMSCs)体外成软骨诱导培养的可行性。方法常规方法自新西兰大白兔体内分离、培养SMSCs,物理方法及Abraham方法处理猪SIS,采用热源试验、皮肤致敏试验、全身毒性试验等方面检测SIS作为支架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将SMSCs与SIS复合进行体外成软骨诱导培养,观察SMSCs与SIS的组织相容性,及SMSCs在SIS支架上的增生及成软骨分化能力。结果经物理方法及Abraham方法处理后的SIS为表面光滑的浅乳白色半透明基膜,电镜下显示表面纤维组织交错形成疏松的三维网状立体结构,孔隙率约80%,孔径约100~200μm,且具有很好的生物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扫描电镜显示SMSCs在SIS支架上黏附、生长及增殖活性良好,并能长入SIS的孔隙内,并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细胞间通过突起相互连接、或伸出伪足贴附于支架孔壁上;同时SMSCs与SIS复合物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成软骨诱导分化能力,培养21 d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Ⅱ型胶原表达阳性。结论 SIS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对复合培养SMSCs的生长和定向诱导分化能力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小肠 肠黏膜 材料试验
原文传递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冰敷对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袁帅 丁喆如 +2 位作者 吴宇黎 吴海山 祝云利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190-195,共6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局部冰敷疗法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局部冰敷疗法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冰敷组平均年龄(27±8)岁,对照组(27±7)岁。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冰敷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立即给予10%NaCl冰袋冰敷,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度,肿胀度,膝关节活动度,足趾氧饱和度的区别。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6个月,冰敷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0,P<0.05;t=5.286,P<0.05;t=6.799,P<0.05;t=14.150,P<0.05;t=5.670,P<0.05)。冰敷组患膝取三定点测量术后24、48、72 h肿胀值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髌骨中点t=4.101,P<0.05;t=9.430,P<0.05;t=5.800,P<0.05;髌骨上极2 cm处t=3.187,P=0.003;t=6.539,P<0.05;t=3.002,P<0.05;腓肠肌最粗处t=4.105,P<0.05;t=8.437,P<0.05;t=5.670,P<0.05)。冰敷组术后6 w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03,P<0.05)。冰敷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2,P=0.067)。冰敷组与对照组患肢足趾末梢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立即给予冰袋冰敷并持续72 h,并结合适当的功能锻炼,可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减轻患肢肿胀发生、改善患肢膝关节活动度,同时冰敷并不会影响患肢末梢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袋 关节镜 膝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