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6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潘生丁试验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1
作者 丁国华 《中国药业》 CAS 1997年第1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潘生丁试验 心脑血管疾病 急性心肌梗塞 超声心动图 心肌缺血 静脉注射 氨茶碱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负荷试验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下载PDF
特非那丁的不良反应
2
作者 丁国华 《中国药业》 CAS 1998年第7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特非那丁 过敏性鼻炎 不良反应 室性心律失常 药物性皮炎 破伤风抗毒素 医院药学 深部真菌病 急性过敏反应 荨麻疹型药疹
下载PDF
杏丁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饰 胡海云 +1 位作者 王学玉 丁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观察杏丁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 N)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 F)的影响。方法:60例D 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杏丁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抽血测TM、vW F、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 目的:观察杏丁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 N)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 F)的影响。方法:60例D 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杏丁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抽血测TM、vW F、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及血黏度。结果:杏丁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M、vW F、FIB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全血黏度下降(P<0.05),A PTT显著延长(P<0.01),且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D N患者体内存在内皮的损伤,高凝倾向。对D N患者早期使用杏丁治疗,可以有效地保护其血管内皮系统,改善其体内的高凝状态,对延缓疾病的进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银杏素 血栓调节蛋白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糖尿病肾病患者 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治疗组 杏丁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肾病(DN)
下载PDF
杏丁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饰 丁国华 王学玉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各阶段血浆血栓调节蛋白的变化及杏丁治疗对血栓调节蛋白的影响。方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和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及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各阶段血浆血栓调节蛋白的变化及杏丁治疗对血栓调节蛋白的影响。方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和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及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杏丁治疗组。治疗结束后,再次测其血栓调节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的水平较正常对照高,且在正常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就已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成正相关。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栓调节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均下降,但杏丁组和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栓调节蛋白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新指标。杏丁治疗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栓调节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丁 糖尿病肾病 血栓调节蛋白
下载PDF
生物炭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张晓晗 金梁 +7 位作者 杨翔宇 韩硕 张继龙 吴瑞瑞 杨光 丁国华 王海泽 殷大伟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5期37-39,共3页
为了创新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化肥应用模式,降低化肥投入量,研究了生物炭等有机成分替代化肥模式对黑龙江省典型白浆土养分含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养分含量及产量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各减量施肥处理增加了碱解氮、速效磷、全氮含量。... 为了创新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化肥应用模式,降低化肥投入量,研究了生物炭等有机成分替代化肥模式对黑龙江省典型白浆土养分含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养分含量及产量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各减量施肥处理增加了碱解氮、速效磷、全氮含量。炭基肥减量10%配施有机肥的处理B5起到了稳产的作用。这说明减量施肥10%配施生物炭、减量施肥配施有机肥的处理可以在一定幅度上增加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白浆土 养分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盐酸多巴酚丁胺防治透析低血压临证报道
6
作者 陈华茜 闵新文 +2 位作者 贾汝汉 丁国华 刘卫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11期668-669,共2页
关键词 盐酸多巴酚丁胺 低血压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 并发症
下载PDF
益气慎刚燥 养血勿阴柔——著名中医学家丁光迪教授治疗心悸经验撷萃
7
作者 丁国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02年第2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益气 养血 中医学家 丁光迪教授 治疗 心悸 经验
下载PDF
B细胞靶向药物在膜性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范燕琴 郝逸群 +1 位作者 杨定平 丁国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4期340-344,共5页
B细胞在介导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发病及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靶向清除B细胞可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B细胞成熟后在细胞表面形成的多种标志物成为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治疗的靶点,为MN的治疗提供了合理的理论策略。随着生物... B细胞在介导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发病及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靶向清除B细胞可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B细胞成熟后在细胞表面形成的多种标志物成为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治疗的靶点,为MN的治疗提供了合理的理论策略。随着生物制剂的应用,最新研究发现抗CD20单克隆抗体、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特异性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等多种B细胞靶向药物成功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MN。本文就B细胞靶向药物在MN中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可为难治性及复发性MN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治疗 蛋白酶体抑制剂
下载PDF
达格列净治疗不同肾功能状态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水肿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储帆 梁伟 +3 位作者 刘子康 胡宏图 张宗玮 丁国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7期575-584,共10页
目的评价达格列净治疗不同肾功能状态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水肿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伴有水肿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相关资料,按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 目的评价达格列净治疗不同肾功能状态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水肿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伴有水肿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相关资料,按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分为三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1~2期组[eGFR≥60 mL·min^(−1)·(1.73 m^(2))^(−1),n=15],CKD 3期组[60 mL·min^(−1)·(1.73 m^(2))^(−1)>eGFR≥30 mL·min^(−1)·(1.73 m^(2))^(−1),n=18],CKD 4~5期组[eGFR<30 mL·min^(−1)·(1.73 m^(2))^(−1),n=23]。所有患者均初次接受达格列净片口服治疗(10 mg,每日一次),根据水肿情况酌情联用利尿剂,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时期的水肿评分、24 h尿量、体重、尿糖、24 h尿钠、血肌酐、血尿素氮、eGFR、透析状态等指标。结果入选患者年龄为(55.77±1.67)岁,体重(70.45±2.17)kg,水肿评分2.00(2.00,3.00)分,24 h尿量0.98(0.88,1.37)L,24 h尿钠(147.24±7.48)mmol,尿糖阳性值1.00(0,2.00),eGFR(44.63±4.06)mL·min^(−1)·(1.73 m^(2))^(−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 d后患者体重[(70.45±2.17)kg比(64.07±1.55)kg,P<0.001]、水肿评分[2.00(2.00,3.00)比1.00(1.00,1.00),P<0.001]均显著下降,24 h尿量[0.98(0.88,1.37)L比2.50(2.28±2.50)L,P<0.001]、24 h尿钠[(147.24±7.48)mmol比(271.79±8.81)mmol,P<0.001]、尿糖指数[1.00(0,2.00)比3.00(1.00,3.00),P<0.001]显著增加。随访3个月、6个月的水肿指数相较治疗7 d后无明显变化但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均P<0.001),3个月、6个月的体重相较治疗后7 d无明显变化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均P<0.001),3个月、6个月的24 h尿量相较治疗后7 d无明显变化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均P<0.05)。3个月、6个月的24 h尿量与治疗后7 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血肌酐相较治疗后7 d血肌酐无明显变化,但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均P<0.01)。治疗6个月后的eGFR与治疗前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分析显示不同肾功能状态组别治疗后7 d、3个月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CKD 4~5期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CKD 1~2期患者及CKD 3期患者(χ^(2)=12.766,P=0.002)。研究期间CKD 3期及CKD 4~5期患者心功能衰竭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KD 1~2期患者(均P<0.01)。结论对于伴有水肿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达格列净联合利尿剂及白蛋白初始治疗7 d、3个月可显著改善水肿、降低体重、增加尿量,不同肾功能状态分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CKD 4~5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CKD 1~2期及CKD 3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水肿 血容量 钠-葡萄糖转运体2
下载PDF
过表达拟南芥NPR1增强黄瓜对枯萎病和白粉病的抗性
10
作者 冯向君 王宏宇 +2 位作者 于静 池春玉 丁国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701-2712,共12页
【背景】黄瓜易感多种病害,特别是枯萎病和白粉病,化学药物防治虽然有效但因残留高和不易降解而被限制使用,培育广谱、持久抗病的黄瓜品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策略。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1(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s... 【背景】黄瓜易感多种病害,特别是枯萎病和白粉病,化学药物防治虽然有效但因残留高和不易降解而被限制使用,培育广谱、持久抗病的黄瓜品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策略。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1(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s 1,NPR1)是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参与调控多种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植物的抗病能力。【目的】在黄瓜中过表达AtNPR1,探究转基因黄瓜对枯萎病和白粉病的抗性,为培育抗病能力更强、更持久的黄瓜品种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克隆拟南芥AtNPR1,构建AtNPR1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黄瓜,获得过表达AtNPR1的转基因黄瓜植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转基因植株中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量。选择T0代转基因植株进行枯萎病的抗性鉴定,T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白粉病的抗性鉴定,测定转基因植株接种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和白粉病菌(Golovinomyces cichoracearum)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变化。【结果】成功获得8株T0代转基因植株,OE#4和OE#5为AtNPR1高表达植株,OE#3为AtNPR1低表达植株;通过对转基因植株中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发现,过表达AtNPR1的转基因植株中多个相关防御基因表现更强、更快的表达,并且防御基因的表达量与AtNPR1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量呈正相关。其中,PR1、PR4和WRKY70的表达量上调极为显著。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枯萎病和白粉病的胁迫下,转基因植株表现出更显著的抗性,发病缓慢、症状轻微,病斑面积显著低于野生型(WT)植株。转基因T0代植株OE#4和OE#5在接种枯萎病菌3 d后未出现明显病斑,接种7 d后出现灰褐色病斑,但未呈现萎蔫等状态;WT植株在接种3 d时出现灰褐色病斑并且轻微萎蔫,7 d时叶片出现严重萎蔫。接种白粉病菌7 d后,T1代植株OE#2和OE#7和WT植株均出现病斑,但OE#2和OE#7植株病斑面积显著低于WT植株;接种15 d后WT植株出现叶片黄化失绿,而转基因植株OE#2和OE#7病情较轻。与WT植株相比,接种病原菌后,转基因植株中MDA含量较低,SOD、POD、CAT活性保持较高水平,ROS含量累积较少。【结论】黄瓜中过表达AtNPR1可以提高黄瓜对枯萎病和白粉病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AtNPR1 枯萎病 白粉病 抗病性
下载PDF
丁光迪对东垣脾胃学说的论述及运用“升阳三法”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俊同 丁国华 王畅 《江苏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4,共4页
丁光迪教授对李东垣脾胃学说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其开创性地建立了与外感病相对应的内伤病学说,丰富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丁教授全面阐发"阴火"理论,认为"阴火"概指由内伤引起的一切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邪气。他... 丁光迪教授对李东垣脾胃学说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其开创性地建立了与外感病相对应的内伤病学说,丰富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丁教授全面阐发"阴火"理论,认为"阴火"概指由内伤引起的一切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邪气。他还归纳出补中升阳法、升阳除湿法、升阳散火法三种方法来治疗阴火之证,并将"升阳三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丰富了东垣学说的学术内涵,拓展了东垣学说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光迪 李东垣 脾胃学说 阴火 名医经验 升阳
下载PDF
预防性抗凝治疗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刘子康 梁伟 丁国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8期39-44,54,共7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抗凝治疗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且病理确诊的197例IM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预防性抗凝治... 目的探讨预防性抗凝治疗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且病理确诊的197例IM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分为预防性抗凝组(n=99)与未预防性抗凝组(n=98),根据抗凝方案差异,预防性抗凝组分为低分子肝素组、低分子肝素+直接口服抗凝剂(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DOACs)组及华法林组。比较组间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资料的差异,以及使用抗凝药物6个月后,组间患者的疗效、血栓及出血事件的差异。结果与未预防性抗凝组比较,预防性抗凝组男性比例、年龄、24h尿总蛋白、D-二聚体、血总胆固醇较高,白蛋白(albumin,ALB)、凝血酶Ⅲ活性较低(P<0.05)。两组患者在肾脏病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预防性抗凝组患者的血栓事件比例高于预防性抗凝组(12.2%vs 3.0%,P=0.030),血栓部位以下肢静脉血栓为主;预防性抗凝组出血事件比例高于未预防性抗凝组(15.1%vs 2.0%,P=0.003),出血部位以皮肤黏膜及牙龈出血为主。血栓高风险组(ALB<25g/L)中,未预防性抗凝组血栓事件比例高于预防性抗凝组(9.2%vs 1.0%,P=0.022)。3组比较,华法林组出血比例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DOACs组(33.3%vs 5.7%vs 16.3%,P=0.042)。结论无论何种预防性抗凝治疗方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或DOACs)均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IMN患者发生血栓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预防性抗凝治疗 出血 血栓 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高校增材制造专业校企合作实践体系研究
13
作者 陈应航 徐驰 +2 位作者 陈兴强 丁国华 刘瑶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适应产业发展、教育升级的重要战略。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机制不健全、专业度和长期性不足等制约因素。依据地方应用型高校自身办学条件,结合区...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适应产业发展、教育升级的重要战略。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机制不健全、专业度和长期性不足等制约因素。依据地方应用型高校自身办学条件,结合区域特色,针对增材制造行业发展的特点,从增加政府支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内外培训基地、改进评价监督机制、建立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等方面研究增材制造专业校企合作实践体系的全面改革,明确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专业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高校 校企合作 增材制造专业 实践体系
下载PDF
黄瓜NBS类型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丁国华 秦智伟 +3 位作者 刘宏宇 周秀艳 池春玉 王志坤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8-642,共5页
简要报道利用简并引物从黄瓜基因组DNA中分离得到15条NBS类型RGA,登录GenBank获得登录编号分别为AY555482-AY555495和AY545993。其中10条为可通读序列,与已报道的甜瓜RGA有较高的同源性。
关键词 黄瓜 RGA NBS
下载PDF
黄瓜霜霉病抗病基因的RAPD及SCAR标记 被引量:25
15
作者 丁国华 秦智伟 +1 位作者 周秀艳 范金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47-1751,共5页
以感霜霉病黄瓜L18-10-2和抗霜霉病黄瓜129为亲本构建F2代分离群体,以F3代植株霜霉病抗性鉴定表示F2代各单株抗病性并得以区分各单株杂合或纯合感病性,采用RAPD技术和转SCAR的方法筛选黄瓜抗霜霉病基因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在318条RAPD引... 以感霜霉病黄瓜L18-10-2和抗霜霉病黄瓜129为亲本构建F2代分离群体,以F3代植株霜霉病抗性鉴定表示F2代各单株抗病性并得以区分各单株杂合或纯合感病性,采用RAPD技术和转SCAR的方法筛选黄瓜抗霜霉病基因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在318条RAPD引物中有18条引物表现出两亲本间多态性,其中引物P18的SB-SP18561扩增片段与霜霉病抗病基因之间紧密连锁,根据交换率和Kosambi函数公式计算其遗传距离为7.85 cM.回收SBSP18561片段并克隆和测序,其准确长度为561 bp.将该RAPD标记转换为SCAR标记,长度为494 bp,命名为SSBSP18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霜霉病抗病基因 RAPD标记 SCAR标记
下载PDF
耐旱杂草稻幼苗光合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3
16
作者 丁国华 马殿荣 +7 位作者 杨光 张凤鸣 白良明 孙世臣 姜树坤 王彤彤 夏天舒 陈温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6-234,共9页
干旱胁迫是影响水稻生产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杂草稻具有较强的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是栽培稻遗传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以1份耐旱杂草稻HEB07-2、1份普通杂草稻WR04-6和栽培稻巴西陆稻(iapar9)和越富(yuefu)为材料,研究了杂草稻... 干旱胁迫是影响水稻生产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杂草稻具有较强的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是栽培稻遗传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以1份耐旱杂草稻HEB07-2、1份普通杂草稻WR04-6和栽培稻巴西陆稻(iapar9)和越富(yuefu)为材料,研究了杂草稻和栽培稻光合系统、叶温及水分利用效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PEG模拟干旱胁迫72 h后,旱敏感品种越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而杂草稻HEB07-2叶绿素含量上升,WR04-6和iapar9总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干旱胁迫期间,供试材料初始荧光(Fo)上升,最大荧光(Fm)下降,旱敏感品种越富上升幅度最大,而HEB07-2的Fo和Fm上升和下降时间较其他试材晚,说明其受伤害时间延后。干旱胁迫使供试材料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下降,旱敏感品种越富下降幅度最大,HEB07-2最小。利用红外热像仪测定群体温度变化发现,越富和WR04-6在干旱胁迫下叶温显著上升,而HEB07-2和巴西陆稻叶温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干旱胁迫 光合系统 叶温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抗赤星病烤烟总DNA D_1代性状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丁国华 徐仲 +1 位作者 朱祥春 史芝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73-179,共7页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抗赤星病烤烟CV87的总DNA导入感病烤烟NC89,对其D_1代植株进行了田间生长性状、抗病性和烟叶品质的检测。结果显示,柱头滴加(DZ)、切柱头滴加(QD)和子房注射(ZZ)等3种导入方法得到的D...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抗赤星病烤烟CV87的总DNA导入感病烤烟NC89,对其D_1代植株进行了田间生长性状、抗病性和烟叶品质的检测。结果显示,柱头滴加(DZ)、切柱头滴加(QD)和子房注射(ZZ)等3种导入方法得到的D_1代植株在株高、株型、叶型、生育期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异,变异率分别是19.10%,20%和18.20%。3类植侏中分别有9.10%,10%和6.40%的个体获得了对赤星病的抗性。在这些植株中,筛选出DZ9811和QD9812在抗病性和烟叶品质上为优良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外源DNA导入 赤星病 性状变异 抗病育种
下载PDF
重金属铅镉对濒危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DNA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丁国华 郭丹蒂 +2 位作者 关旸 刘保东 池春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6-249,共4页
为研究古老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分子水平的响应,探究重金属对濒危植物DNA甲基化影响的特点,选择两种重金属Pb和Cd对濒危植物中华水韭进行胁迫处理,每种重金属设置3个处理浓度,胁迫处理至第28 d选取叶片,采用MSAP(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为研究古老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分子水平的响应,探究重金属对濒危植物DNA甲基化影响的特点,选择两种重金属Pb和Cd对濒危植物中华水韭进行胁迫处理,每种重金属设置3个处理浓度,胁迫处理至第28 d选取叶片,采用MSAP(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测定DNA甲基化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铅和镉均能够对中华水韭DNA甲基化产生影响,甲基化总体水平基本一致(对照、Pb处理和Cd处理分别为46.96%、48.23%和48.1%),但全甲基化水平(Pb处理是28.34%,Cd处理是20.25%)均低于对照(33.91%),而半甲基化水平(Pb处理是19.89%,Cd处理是27.85%)均高于对照(13.04%)。甲基化增强的变化,以无甲基化或内外侧胞嘧啶半甲基化向内外侧胞嘧啶全甲基化变化的模式为主。去甲基化的变化,以内外侧胞嘧啶全甲基化向无甲基化或内侧胞嘧啶半甲基化或全甲基化变化的模式为主。铅和镉胁迫在导致中华水韭DNA甲基化增强所占比率方面几乎相等(39.04%和39.71%),而在去甲基化所占比率方面镉(46.86%)高于铅(3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
下载PDF
外源DNA导入烟草后D_1代植株的蛋白质电泳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丁国华 池春玉 +1 位作者 徐启江 杨守志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3-155,共3页
检测使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向受体烟草NC89导入供体烟草CV87的总DNA后 ,得到的D1代植株及其亲本蛋白质的PAGE和SDS PAGE的结果显示 ,供体、受体及D1代个体在PAGE和SDS PAGE的谱带上存在多态性。供体有特征谱带 ,DZ9811和QD9812等个体表现... 检测使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向受体烟草NC89导入供体烟草CV87的总DNA后 ,得到的D1代植株及其亲本蛋白质的PAGE和SDS PAGE的结果显示 ,供体、受体及D1代个体在PAGE和SDS PAGE的谱带上存在多态性。供体有特征谱带 ,DZ9811和QD9812等个体表现了供体的特征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外源DNA导入 花粉管通道技术 蛋白质电泳分析 分子育种 PAGE SDS-PAGE
下载PDF
大鼠口服朱砂的组织分布 被引量:14
20
作者 丁国华 杨堃 +2 位作者 孙艳 李秀芳 宋亚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7期1360-1361,共2页
目的:明确朱砂连续大剂量给药后汞在大鼠组织中的分布以及汞及其蓄积性。方法:大鼠连续口服朱砂(7.0g/kg)后采集组织(心、肝、肺、肾、大脑)样品,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在组织中的浓度。结果:心脏、肺脏、肝脏及大脑中的汞浓度... 目的:明确朱砂连续大剂量给药后汞在大鼠组织中的分布以及汞及其蓄积性。方法:大鼠连续口服朱砂(7.0g/kg)后采集组织(心、肝、肺、肾、大脑)样品,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在组织中的浓度。结果:心脏、肺脏、肝脏及大脑中的汞浓度在给药后不同天数虽未见显著性差异,但亦可见升高趋势,而在肾脏中的汞浓度可见随给药时间的延长显著上升。结论:连续口服朱砂后汞在肾脏中有较高分布和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 组织 蓄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