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复杂地下储气库建库难点与攻关方向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国生 王云 +7 位作者 完颜祺琪 王皆明 胥洪成 李康 夏焱 李丽锋 曾德军 刘主宸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3,共10页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在保障天然气安全供应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国储气库业务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天然气安全保供压力,总结了国外储气库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现状,梳理了国内储气库建设历程和形成的特色理论技术...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在保障天然气安全供应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国储气库业务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天然气安全保供压力,总结了国外储气库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现状,梳理了国内储气库建设历程和形成的特色理论技术,分析了我国储气库领域面临的突出挑战,提出了未来储气库发展与攻关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外储气库建库与运行技术成熟、装备配套、标准完善,建成了气藏型、油藏型、盐穴型、水层型等多类型储气库;②中国在库容设计、井筒质量控制、大排量注采设计、地面处理工艺与装备、风险识别监测以及盐穴造腔等方面形成了特色技术;③中国储气库在“扩容、达产”及提高库容利用效率、高含水油藏与低渗透气藏和复杂连通老腔等新类型储气库建库技术等系列领域面临挑战;④亟需破解5大科学问题,即超压背景下储气地质体密封性弱化动力学机制、高含水油藏建库储气空间扩展与注排控制理论、盐穴储气库强制对流溶蚀—扩散流固耦合机理、大尺寸井井壁失稳力学—化学耦合机理、长周期注采储气库完整性失效机理与灾害演化机理;⑤亟需解决6大技术问题,即提高库容动用率、新类型储气库建库、提高单井产能和老井处置、地面处理关键装备、风险管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结论认为,中国在常规气藏选址评价、建库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十四五”期间中国储气库库址资源向劣质化、复杂化、多样化转变,亟需建立不同类型储气库建库与运行体系,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推动中国储气库数字化转型,打造储气库原创技术策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建库 挑战 提压运行 特色技术 运行体系 数字化 国产化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极限动用”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新华 郑得文 +1 位作者 丁国生 王皆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3-383,共11页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基于20余年的运行实践,结合储气库系列攻关成果,揭示了储气地质体承压动力学机制,发现了“多轮相渗滞后”和“分区差异动用”气水互驱渗流规律,提出了以“储气库储气最多、井注入产出能力最大、空间利用效率最...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基于20余年的运行实践,结合储气库系列攻关成果,揭示了储气地质体承压动力学机制,发现了“多轮相渗滞后”和“分区差异动用”气水互驱渗流规律,提出了以“储气库储气最多、井注入产出能力最大、空间利用效率最高”为目标的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极限动用”理论,形成了储气地质体极限承压、井极限产能、储气空间极限调峰能力三位一体的评价方法。实现了储气地质体在上限压力条件下获得最大储气空间(库容)、充分发挥地层-井筒气体流动协调的井极限产能以及满足有限时率不稳定渗流条件的最佳井网密度,获得下限压力条件下的最大调峰能力,达到安全和能力的双重极限效果。新疆呼图壁、西南相国寺、辽河双6等地下储气库的运行实践证明,“极限动用”理论有力推动了中国储气库业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储气地质体 极限承压 井极限产能 极限调峰 极限动用理论 多轮相渗滞后
下载PDF
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天然气产业发展与贡献 被引量:4
3
作者 侯正猛 罗佳顺 +1 位作者 曹成 丁国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252,共10页
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中国重大国家战略,在此目标导向下,中国的能源供需结构将迎来深刻变革,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低碳化石能源,肩负着能源消费结构从高碳污染向低碳绿色过渡的重要使命。分析研究天然气对于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贡献及在... 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中国重大国家战略,在此目标导向下,中国的能源供需结构将迎来深刻变革,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低碳化石能源,肩负着能源消费结构从高碳污染向低碳绿色过渡的重要使命。分析研究天然气对于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贡献及在新形势下行业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为此,本文首先对碳中和概念及其内涵和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梳理,阐述了天然气对于“双碳”目标的贡献;同时,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机构、企业和学者对中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前景预测,并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构建了3种发展情景:基准情景、低速情景和高速情景;通过定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对中国“双碳”目标时期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天然气消费量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天然气的供需两端论述了行业发展的方向和前景。最后,还对天然气在碳中和时代与其他绿色能源的耦合式发展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天然气清洁、便利等特性,应快速提高其使用量及在能源系统中的占比,在碳中和时代替代煤炭成为化石能源中的主体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共同构建起清洁能源体系;2)在假设情景中,预计203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55.14×10^(8)~60.78×10^(8) t(吨标准煤),天然气消费量在5 449×10^(8)~6 006×10^(8) m^(3)之间;206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53.43×10^(8)~68.20×10^(8) t,天然气消费量预计达到5 280×10^(8)~6 740×10^(8) m^(3),天然气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针对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1)在供给端加大对常规天然气探勘开发力度的同时,积极推动对页岩气、煤层气、生物天然气及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和试采,同时,促进进口LNG和管道气等贸易,巩固能源供应安全,丰富供应类型;燃气发电和工业用热将成为天然气在消费端的主要使用途径,尤其在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气电将发挥快速响应等优势承担电网调峰调频作用;工业领域需大力推动以气代煤,提高天然气在高耗能行业的使用量;2)结合可再生能源产业现状从生产、储运、利用3方面提出了天然气产业与风能、太阳能和氢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系统深度耦合发展的思路:天然气开发过程中引入更多电驱设备,大力发展二氧化碳强化页岩气开采、CCUS等负排放技术;重视天然气管网和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尤其是应急调峰能力建设,实现电转气、储氢、碳封存等技术的深度融合;结合新型电网,通过数字和智能技术改造管理和控制模式,实现天然气储集运输及消费的智能化,助力天然气与新能源高质量协同发展,确保“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能源转型 天然气 可再生能源 耦合发展
下载PDF
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天然气损耗量研究进展与建议
4
作者 胥洪成 刘君兰 +6 位作者 丁国生 李晓松 范家屹 宋丽娜 郭世超 赵凯 裴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9-155,共7页
天然气损耗量是直接影响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安全生产和效益运营的关键参数,随着储气库的注采运行,天然气损耗准确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内对天然气损耗量的评价技术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现有评价体系适用性较为受限。为此,在调... 天然气损耗量是直接影响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安全生产和效益运营的关键参数,随着储气库的注采运行,天然气损耗准确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内对天然气损耗量的评价技术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现有评价体系适用性较为受限。为此,在调研国内外关于地下储气库天然气损耗产生原因、天然气损耗量评价方法、天然气损耗监控措施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储气库天然气损耗量评价和控制方法,并对预防我国储气库天然气损耗方面提出了管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损耗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储气地质体因素、井筒因素和地面设施因素,其中井筒因素和地面设施因素造成的损耗量低、易监控和计量,储气地质体因素造成的损耗隐蔽、难以直接计量。②定容气藏型储气库损耗计算方法主要有库存核实法和状态方程法,强水驱气藏型储气库主要采用产能变化分析法来估算损耗量。③成熟天然气市场国家的储气库建有完备的监检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持续跟踪与优化生产情况,定期开展天然气损耗量评价,并利用四维地质力学方法进行仿真模拟与在线预警。结论认为,我国储气库应完善储气地质体-井筒-地面“三位一体”的监检测系统,重视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与损耗评价,保障储气库安全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枯竭气藏 天然气损耗 损耗构成 损耗机理 损耗评价方法 监控措施
下载PDF
高校大型仪器平台安全管理对策研究与实践
5
作者 林奎 邓小娟 +2 位作者 毕明海 丁国生 王意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232-234,共3页
高校大型仪器平台的安全与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是仪器平台能否平稳运行的关键前提。分析了疫情期间高校大型仪器平台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包括人员安全隐患、大型仪器缺少日常维护、环境安全缺乏保障、安全应急措施... 高校大型仪器平台的安全与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是仪器平台能否平稳运行的关键前提。分析了疫情期间高校大型仪器平台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包括人员安全隐患、大型仪器缺少日常维护、环境安全缺乏保障、安全应急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在天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开展了安全管理建设实践,搭建涵盖视频监控、烟雾报警、水浸报警、温湿度报警、UPS断电报警等的动态环境监测系统,制定仪器运行维护规范,执行日常疫情防控消杀,完善应急方案,有效提升了疫情期间的安全管理成效,为后疫情时代和突发事件下高校大型仪器平台安全管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平台 安全管理 动态环境监测系统
下载PDF
盐穴地下储氢库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刘冰冰 冯进千 +3 位作者 武志德 丁国生 张冰童 姬振兴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8-12,17,共6页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为充分挖掘氢能对净零排放的重要贡献潜力,满足未来新能源战略储备需求,急需开展大规模氢气地下储存研究。文章以国内已建某盐穴储气库为背景,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分析盐穴地下储氢库实际注采运行条件下...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为充分挖掘氢能对净零排放的重要贡献潜力,满足未来新能源战略储备需求,急需开展大规模氢气地下储存研究。文章以国内已建某盐穴储气库为背景,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分析盐穴地下储氢库实际注采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密封性表现。结果表明:盐岩结构致密,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对大规模氢气地下存储十分有利。盐穴储氢库运行期间围岩整体呈向内收缩趋势,夹层处变形形状不规则。内压恒定7 MPa、12 MPa、17 MPa顶板下沉量为3.9 m、2.35 m、0.96 m。采气期间腔体体积收缩较快,运行30 a体积收缩率为16.38%。腔体中上部及顶部渗透率明显增大,运行30 a围岩最大渗透率增长约2倍。高频率注采会对盐岩造成损伤,导致渗透率明显增高,氢气具有沿腔体中上部裂隙流动趋势。研究结果为氢气地下存储技术可行性及安全性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地下储氢 盐穴储气库 流―固耦合 稳定性
下载PDF
中国地下储气库现状及技术发展方向 被引量:134
7
作者 丁国生 李春 +4 位作者 王皆明 胥红成 郑雅丽 完颜祺琪 赵艳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中国地下储气库建设经过多年探索,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已经投产的11座地下储气库群设计工作气量达到180×10~8 m^3,在国内天然气调峰安全保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内地下储气库建设仍面临不少困难:①储气库工作气量增长速... 中国地下储气库建设经过多年探索,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已经投产的11座地下储气库群设计工作气量达到180×10~8 m^3,在国内天然气调峰安全保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内地下储气库建设仍面临不少困难:①储气库工作气量增长速度慢,落后于调峰需求量增长的速度;②建设工程技术难度大,投资成本高;③安全运行压力大,风险识别和控制困难;④库址资源少,建库条件复杂;⑤尤其是在现有天然气价格体制下,储气库难以通过自身运营获得经营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已经形成的运营方式和建库技术尚不足以应对市场和复杂地质条件所带来的挑战。为破解这一系列难题,在开展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的同时,更需要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加强研究地质评价与气藏工程、钻井完井工程、储气库注采工程、地面配套工艺及储气库完整性评价等多个方面的核心技术,大幅提高储气库建库效率,以促进我国地下储气库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下储气库 调峰 挑战 地质评价 注采工程 完整性评价关键技术
下载PDF
新型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选择剂——大环抗生素 被引量:12
8
作者 丁国生 黄晓佳 +1 位作者 刘学良 王俊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9-525,共7页
综述了大环抗生素类手性固定相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应用和最新发展动态,根据其分子结构探讨了其手性分离的特点,并与其他类型的手性固定相进行了比较;共引用文献51篇。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大环抗生素 手性固定相 结构 性质 分类 药物研究
下载PDF
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拆分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丁国生 刘莺 +1 位作者 丛润滋 王俊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6-389,共4页
以去甲万古霉素为手性选择剂制备了大环抗生素类手性固定相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 (NVC CSP)。在极性有机模式下对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及烯丙洛尔等 4种 β 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外消旋体进行了手性拆分的研... 以去甲万古霉素为手性选择剂制备了大环抗生素类手性固定相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 (NVC CSP)。在极性有机模式下对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及烯丙洛尔等 4种 β 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外消旋体进行了手性拆分的研究 ,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酸碱添加剂用量、温度以及流速对分离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此模式下手性物质的保留均随着流动相中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减弱 ,手性分离因子 (α)随着流动相中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随着柱温的升高 ,大部分溶质在色谱柱上的保留减弱 ,α值降低 ;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流速有利于对映体的分离 ;对大部分的手性溶质来说 ,在流动相组成为乙腈 甲醇 乙酸 三乙胺 (6 0∶4 0∶0 4∶0 2 ,体积比 )、流速为 0 6mL/min、柱温为 2 5℃的条件下可获得最好的分离。研究结果表明 ,在极性有机模式下 ,π π电荷转移作用和偶极叠加作用参与了手性识别过程 ;氢键作用虽然会强烈影响手性物质的保留 ,但对手性分离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去甲万古霉素 手性固定相 Β-受体阻滞剂 药物
下载PDF
盐穴储气库溶腔收缩规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丁国生 张保平 +2 位作者 杨春和 谢萍 田国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4-96,99,共4页
盐穴储气库在运行过程中溶腔周围的盐层受到地层压力和溶腔内压的多重作用而产生应力变化。由于盐层具有蠕变特性,并且溶腔内压力始终小于周围岩层的地层压力,因此溶腔周围盐层会产生指向溶腔内部的位移而导致溶腔收缩,从而引发储气库... 盐穴储气库在运行过程中溶腔周围的盐层受到地层压力和溶腔内压的多重作用而产生应力变化。由于盐层具有蠕变特性,并且溶腔内压力始终小于周围岩层的地层压力,因此溶腔周围盐层会产生指向溶腔内部的位移而导致溶腔收缩,从而引发储气库单腔库容和工作气量的变化。溶腔的收缩可以通过盐层蠕变测试结合数值模拟进行预测。通过对国内某盐穴储气库实际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和溶腔运行模拟预测发现,溶腔建成初期有一个短暂的快速收敛阶段,后期收敛速度较为平稳并有逐步减缓的趋势。运行10年,溶腔的体积缩小逾8%,对应的储气库库容和工作气量也将减少8%以上。因此在盐穴储气库运行的初期,必须密切注意溶腔蠕变,制定合理的运行参数,确保溶腔快速收缩阶段的溶腔稳定。在中后期必须新建溶腔,以弥补因溶腔收缩而减少的库容量及工作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穴气库 溶腔 收缩 盐膏层 蠕变 压应力
下载PDF
新试剂N-苯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的合成及其在微量金(Ⅲ)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丁国生 马东兰 +4 位作者 宋予民 王玉炉 包晓玉 杨浩 行文茹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8,共4页
介绍了新试剂N 苯基 N′ (氨基对苯磺酸钠 )硫脲 (PPT)的合成方法。并研究了与金的显色条件 ,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量金的新方法。在pH 5 .0~ 5 8的HAc NaAc缓冲体系中 ,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CTMAB)存在下 ,Au(Ⅲ )与PPT形成组成比 1... 介绍了新试剂N 苯基 N′ (氨基对苯磺酸钠 )硫脲 (PPT)的合成方法。并研究了与金的显色条件 ,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量金的新方法。在pH 5 .0~ 5 8的HAc NaAc缓冲体系中 ,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CTMAB)存在下 ,Au(Ⅲ )与PPT形成组成比 1∶3的黄色水溶性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31 7.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68× 1 0 4 L/mol·cm ,Au(Ⅲ )含量在 0~ 80 μg/2 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新试剂N-苯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 合成 分光光度法 金(Ⅲ) 微量分析 显色剂
下载PDF
中国地下储气库现状与发展展望 被引量:78
12
作者 丁国生 谢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113,共3页
地下储气库包括枯竭油气藏、含水层、盐穴和矿坑等四种类型,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应用技术,目前地下储气库技术正朝着以下趋势发展:①加强气库的上下游协调优化,提高储气库的协调能力;②加强地下储气库优化管理,提高储气... 地下储气库包括枯竭油气藏、含水层、盐穴和矿坑等四种类型,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应用技术,目前地下储气库技术正朝着以下趋势发展:①加强气库的上下游协调优化,提高储气库的协调能力;②加强地下储气库优化管理,提高储气库的利用效率;③在油藏和含水层储气库领域进行实验和摸索;④盐穴储气库建库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地下储气库技术发展已有近10年的历史,在气藏改建储气库方面技术基本成熟,但在油藏改建储气库、含水层建设储气库和盐穴建库方面还存在着技术不完善等方面的不足。由于中国主要天然气消费区建库目标资源缺乏,因而储气库的建设在技术和建库目标资源两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挑战。未来15年内,中国的天然气需求激增将促进储气库需求量的不断加大,预计将有300×108m3工作气的储气库建库需求量,应在满足调峰和应急供气的基础上向战略储备延伸,并在中国中东部形成区域协调的地下储气库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下 储气库 技术 现状 发展 展望
下载PDF
“西气东输”二线调峰应急问题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国生 李晓波 +1 位作者 姜风光 韩冰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2-94,共3页
西气东输二线(以下简称西二线)作为中国第一条跨国长输天然气管道,面临储气调峰的问题。作为保障安全供气的储气库系统,与西二线输量相匹配的储气库系统年周转气规模应达到其输气量的10%~20%,即年工作气规模应该在30×108m3以上。... 西气东输二线(以下简称西二线)作为中国第一条跨国长输天然气管道,面临储气调峰的问题。作为保障安全供气的储气库系统,与西二线输量相匹配的储气库系统年周转气规模应达到其输气量的10%~20%,即年工作气规模应该在30×108m3以上。西二线管道线路长,安全保障要求高,因此调峰手段和方式也应该多样化。针对西二线的主要调峰和储气手段应为地下储气库和LNG,应急保障手段应可以考虑利用中国西部气田进行应急供气。储气库选址应尽量靠近管道下游,应以气藏、含水层和盐穴为主,尤其在南方中小型沉积盆地中的储气库选址重点考虑含水层储气库。LNG应尽量选择在管道末端的下游,可以与地下储气库相结合,确保西二线的安全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气东输 二线 应急供气 地下储气库 调峰 选址
下载PDF
西气东输二线平顶山盐穴储气库建设可行性 被引量:17
14
作者 丁国生 冉莉娜 董颖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5-257,共3页
河南平顶山盐矿盐层主要为舞阳凹陷内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二段上部和核桃园组一段,盐层分布稳定,含盐面积大。盐层埋深适中,盐层厚度大,具备建设盐穴储气库的地质条件。盐矿的沉积中心部位是建设盐穴储气库的最佳区块,可建成超过140×1... 河南平顶山盐矿盐层主要为舞阳凹陷内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二段上部和核桃园组一段,盐层分布稳定,含盐面积大。盐层埋深适中,盐层厚度大,具备建设盐穴储气库的地质条件。盐矿的沉积中心部位是建设盐穴储气库的最佳区块,可建成超过140×108m3工作气量以上的地下储气库。根据盐层的特点,可以建造单个盐穴几何体积为43×104m3,有效体积为23×104m3的盐穴储气库。根据盐层的地质特征模拟分析结果,单个盐穴的建造周期超过1200d,依据该地区卤水处理能力,按10~12年的储气库建库周期,可以在该区块建设14×108m3工作气量以上规模的储气库。由于该储气库位于中原地区,可以为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提供应急保障,并作为湖北、河南等地区的调峰储气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气东输二线 平顶山 盐穴储气库 建设 可行性
下载PDF
替考拉宁键合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在反相条件下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 被引量:8
15
作者 丁国生 唐安娜 +1 位作者 王俊德 包建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8-342,共5页
以国产大环抗生素替考拉宁为手性选择剂制备了替考拉宁键合手性固定相(Tei-CSP),在反相条件下考察了键合相对华发令、西孟旦等手性药物、α-氨基酸(羟基酸)、衍生α-氨基酸的拆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反相条件下,疏水(亲水)作用、静电... 以国产大环抗生素替考拉宁为手性选择剂制备了替考拉宁键合手性固定相(Tei-CSP),在反相条件下考察了键合相对华发令、西孟旦等手性药物、α-氨基酸(羟基酸)、衍生α-氨基酸的拆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反相条件下,疏水(亲水)作用、静电作用对手性化合物在柱上的保留以及对映体的拆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氨基酸在衍生前后,其在柱上的保留和手性识别机理发生了改变,衍生前,亲水作用参与保留机理,而衍生后,由于疏水作用增强,疏水作用参与保留,对映体在较低的有机改性剂条件下才能获得较好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考拉宁 手性固定相 手性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硅胶键合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拆分α-氨基酸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国生 黄晓佳 +1 位作者 刘莺 王俊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5,共4页
用简易的方法制备了铜 (Ⅱ )_L_羟脯氨酸键合手性固定相 ;在所制备的手性固定相上 ,用配体交换色谱法研究了 pH值、温度、中心离子浓度及流速对α_氨基酸对映体拆分的选择性和分离度的影响 ,选择了合理的色谱分离条件 ;结果表明 ,该固... 用简易的方法制备了铜 (Ⅱ )_L_羟脯氨酸键合手性固定相 ;在所制备的手性固定相上 ,用配体交换色谱法研究了 pH值、温度、中心离子浓度及流速对α_氨基酸对映体拆分的选择性和分离度的影响 ,选择了合理的色谱分离条件 ;结果表明 ,该固定相在配体交换模式下 ,可对部分常见氨基酸进行良好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羟脯氨酸 Α-氨基酸 对映体分离 配体交换色谱 手性固定相 药物分析 硅胶
下载PDF
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在反相条件下拆分氨基酸类衍生物 被引量:9
17
作者 丁国生 丛润滋 王俊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6-610,共5页
使用合成的大环抗生素 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 (NVC CSP) ,在反相条件下直接拆分了 4种丹酰化氨基酸对映异构体 ,并系统考察了缓冲溶液 pH值、有机改性剂用量、温度以及流速对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反相条件下 ,疏... 使用合成的大环抗生素 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 (NVC CSP) ,在反相条件下直接拆分了 4种丹酰化氨基酸对映异构体 ,并系统考察了缓冲溶液 pH值、有机改性剂用量、温度以及流速对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反相条件下 ,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是影响溶质保留和手性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手性固定耗 高效液相色谱 丹酰化氨基酸 生物大分子 药物
下载PDF
替考拉宁键合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拆分泮托拉唑钠对映体 被引量:5
18
作者 丁国生 唐安娜 +2 位作者 王俊德 丛润滋 包建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48,共3页
以替考拉宁为手性选择剂制备了大环抗生素类手性固定相替考拉宁键合手性固定相(T-C SP),建立了T-C SP反相液相色谱直接拆分泮托拉唑钠对映体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的种类和比例、柱温以及流动相流速对拆分泮托拉唑钠对映体... 以替考拉宁为手性选择剂制备了大环抗生素类手性固定相替考拉宁键合手性固定相(T-C SP),建立了T-C SP反相液相色谱直接拆分泮托拉唑钠对映体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的种类和比例、柱温以及流动相流速对拆分泮托拉唑钠对映体的影响。研究发现,用甲醇作有机改性剂比乙腈更有利于对映体的分离;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柱温的升高,对映体的保留时间缩短,同时分离因子和分离度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流速有利于对映体的分离。采用T-C SP色谱柱(150mm×4.6mm i.d.,5μm),以甲醇-水(体积比为35∶65)为流动相,在流速0.6m L/m in、检测波长290nm、柱温20℃的条件下,泮托拉唑钠对映体获得了近于基线的分离,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及重复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手性固定相 手性分离 替考拉宁 泮托拉唑钠
下载PDF
枯竭气藏改建储气库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26
19
作者 丁国生 王皆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89,123,共3页
到2020年,中国地下储气库的工作气需求量将超过500×108m3,其中60%~70%的工作气量将通过枯竭型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而获得。为此,分析指出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的建设与气藏开发本身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两者在建库与开发条件、开采方... 到2020年,中国地下储气库的工作气需求量将超过500×108m3,其中60%~70%的工作气量将通过枯竭型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而获得。为此,分析指出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的建设与气藏开发本身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两者在建库与开发条件、开采方式、设计准则、运行过程、工程要求、储层改造及监测7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不能照搬气藏开发的模式,必须关注地下储气库建设的5个关键问题:库容参数设计、井网部署、气库安全、气库监测和气库运行优化。做好以上5个方面的工作,将会大大缩短建库周期,提高枯竭气藏改建储气库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竭气藏 地下储气库建设 气藏开发 差异性 库容参数 井网部署 安全 监测 库群优化
下载PDF
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对磷酸苯并哌啉对映异构体的拆分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国生 丛润滋 +1 位作者 于亿年 王俊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56-1659,共4页
制备了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以及由苯基异氰酸酯衍生化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并在极性有机相模式下对磷酸苯并哌啉进行了手性拆分的研究。发现在此模式下,衍生化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对磷酸苯并哌啉的手性选择性要优... 制备了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以及由苯基异氰酸酯衍生化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并在极性有机相模式下对磷酸苯并哌啉进行了手性拆分的研究。发现在此模式下,衍生化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对磷酸苯并哌啉的手性选择性要优于没有衍生的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在衍生化去甲万古霉素键合手性固定相上详细考察了流动相组成、酸碱添加剂用量、温度以及流速对分离的影响,优化了分离的条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磷酸苯并哌啉可获得基线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分离 衍生化 手性固定相 酸碱 对映异构体 制备 磷酸 异氰酸酯 苯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