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带连铸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56
1
作者 丁培道 蒋斌 +1 位作者 杨春楣 方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01期192-196,共5页
综述了钢的薄带连铸及铝合金的薄带铸轧发展现状,简要介绍了在高速钢、硅钢和镁合金的薄带连铸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认为钢的薄带连铸技术近年取得了重要突破,未来10年薄带连铸技术可能快速发展;发展特殊性能或难加工合金的薄带连... 综述了钢的薄带连铸及铝合金的薄带铸轧发展现状,简要介绍了在高速钢、硅钢和镁合金的薄带连铸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认为钢的薄带连铸技术近年取得了重要突破,未来10年薄带连铸技术可能快速发展;发展特殊性能或难加工合金的薄带连铸可充分发挥快速凝固的优势;采用立式双辊法可望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浇铸速度,特别是高牌号铝合金的浇铸速度;应积极发展镁合金的薄带连铸技术,以改善镁合金板材的塑性加工及耐腐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带连铸 发展现状 浇铸速度 镁合金 铝合金 高速钢 硅钢
下载PDF
工具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2
作者 丁培道 石功奇 周守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4-11,共8页
综述了工具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刀具材料及超硬工具材料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速钢 材料 刀具 切削
下载PDF
M2高速钢铸带组织特征及其后续处理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培道 张彩东 +1 位作者 蒋斌 周守则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3-68,共6页
研究了M2高速钢在不同制备条件下的凝固组织特征以及工业铸带中碳化物在高温热处理、热变形作用下的变化,测量了在不同制备条件下高速钢的凝固速度和共晶碳化物网的厚度,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后续高温热处理、热变形对工业铸带中碳化物相... 研究了M2高速钢在不同制备条件下的凝固组织特征以及工业铸带中碳化物在高温热处理、热变形作用下的变化,测量了在不同制备条件下高速钢的凝固速度和共晶碳化物网的厚度,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后续高温热处理、热变形对工业铸带中碳化物相的影响,采用定量金相法分析了制备条件和后续处理工艺对铸带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可以细化高速钢凝固组织的枝晶和共晶碳化物网的厚度,改善碳化物的分布,后续高温热处理和热变形可以进一步优化工业铸带中的碳化物组织。建议在工业铸带的后续处理中同时采用高温热处理和热变形工艺以改善铸带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钢 铸带 凝固 热处理 热变形 碳化物
下载PDF
稀土对铝镁硅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丁培道 潘复生 周守则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48-55,47,共9页
本文采用阳极复膜、光镜、电镜、图象仪、DSC法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混合轻稀土(0~0.36%)对Al-Mg-Si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细化枝晶组织有一临界含量,当稀土量大于该含量时,稀土才会较显显地细化枝晶组织;稀土细化晶粒在低... 本文采用阳极复膜、光镜、电镜、图象仪、DSC法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混合轻稀土(0~0.36%)对Al-Mg-Si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细化枝晶组织有一临界含量,当稀土量大于该含量时,稀土才会较显显地细化枝晶组织;稀土细化晶粒在低含量时最为明显;随着稀土含量的升高,液体表面张力减小,(FeSiAl)相中的Fe逐渐被Ce和La所取代。从铸态组织考虑,Al-Mg-Si变形铝合金中以加入0.15~0.30%RE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合金 铸态组织
下载PDF
Fe-Mo-C合金铸态组织的电镜观察
5
作者 丁培道 石功奇 周守则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A401-A404,共4页
运用TEM和SEM研究了Fe-13%Mo-0.8%C合金铸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结果表明:Fe-Mo—C合金枝晶芯部δ共析组织很少,而出现一些小共晶;共晶碳化物为骨骼状的M_6C,共析碳化物为棒条状的M_6C。
关键词 Fe-Mo-C合金 铸态组织 共晶 组织
下载PDF
金属与陶瓷的浸渗复合
6
作者 丁培道 石功奇 周守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8期30-32,14,共4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工作温度高、层间剪切强度高、导电、导热、耐磨损、不吸湿不放气、尺寸稳定、不老化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受到极大重视,是近年来材料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用亚显微强化相分散在基体中弥散强化的复合材料、用... 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工作温度高、层间剪切强度高、导电、导热、耐磨损、不吸湿不放气、尺寸稳定、不老化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受到极大重视,是近年来材料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用亚显微强化相分散在基体中弥散强化的复合材料、用高颗粒状物质赋予强化效果的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利用纤维做增强体的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虽有很大发展,然而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工艺复杂,成本高,它的发展规模一直落后于树脂基复合材料。目前制造廉价、耐热性好、增强效果明显的增强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陶瓷 浸渗 复合材料 金属基
下载PDF
钨12稀土高速钢
7
作者 丁培道 周守则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55-156,共2页
0 前 言 随着材料工业的发展和机床切削速度的提高,用于制造切削刀具的通用高速钢W18Cr4V和W6Mo5Cr4V2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由于合金元素钴的短缺及经济方面的原因,又不可能大量采用含钴的超硬高速钢。为此重庆大学等单位联合研... 0 前 言 随着材料工业的发展和机床切削速度的提高,用于制造切削刀具的通用高速钢W18Cr4V和W6Mo5Cr4V2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由于合金元素钴的短缺及经济方面的原因,又不可能大量采用含钴的超硬高速钢。为此重庆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了W12Mo2Cr4VRE(简称钨12稀土,简写W12RE)高性能高速钢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钢 W12RE 稀土元素
下载PDF
超硬高速钢的粉末吹送式激光涂覆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培道 石功奇 +1 位作者 周守则 潘复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33-39,共7页
以T15高速钢粉末作表面硬化材料,采用粉末吹送方式用2kW的CO_2激光器将粉末涂覆在工具钢表面。研究了扫描速度、供粉量、激光功率及后处理等对涂层形状、组织、成分及硬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粉末输送方式可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有效... 以T15高速钢粉末作表面硬化材料,采用粉末吹送方式用2kW的CO_2激光器将粉末涂覆在工具钢表面。研究了扫描速度、供粉量、激光功率及后处理等对涂层形状、组织、成分及硬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粉末输送方式可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有效地控制涂层的几何形状;激光快速熔凝的T15粉末高速钢中没有δ共析体和共晶菜氏体,组织超细化;涂覆T15粉末高速钢可以获得超高硬度的涂层,在工具及模具表面强化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有可能为粉末高速钢的应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硬高速钢 粉末 激光 涂覆 涂层
全文增补中
快速凝固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下)
9
作者 丁培道 石功奇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0年第1期9-14,共6页
(一)在铝合金中的应用大多数合金元素在铝中的溶解度都很低,因此普通铸锻法生产的铝合金的合金化仅限于极少数几个元素如Mn、Cu、Si、Zn等。快速凝固技术不仅明显增加这些元素的固溶度极限,而且扩大了过渡族金属如Fe、Cr、Ni、Co、Li在... (一)在铝合金中的应用大多数合金元素在铝中的溶解度都很低,因此普通铸锻法生产的铝合金的合金化仅限于极少数几个元素如Mn、Cu、Si、Zn等。快速凝固技术不仅明显增加这些元素的固溶度极限,而且扩大了过渡族金属如Fe、Cr、Ni、Co、Li在铝中的添加量。快速凝固粉末冶金技术使铝合金化学成份均匀;偏析极小;晶粒细化;弥散相均匀细小,从而使铝合金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快速凝固 应用 凝固技术
下载PDF
快速凝固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上)
10
作者 丁培道 石功奇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89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综述了快速凝固技术近年来研究和应用的进展,介绍了快速凝固的方法,快速凝固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快速凝固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材料科学 金属材料 快速凝固技术
下载PDF
磨损部件自修复原理与纳米润滑材料的自修复设计构思 被引量:59
11
作者 欧忠文 徐滨士 +2 位作者 马世宁 史佩京 丁培道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49,53,共4页
磨损导致能源浪费和零部件失效 ,为减少或抑制摩擦磨损 ,通过润滑油品配方设计和有效利用摩擦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 ,提出了摩擦自适应、摩擦成膜自修复、原位摩擦化学自修复 3种自修复原理 。
关键词 磨损部位 自修复 自适应 原位摩擦化学 纳米润滑材料 原理
下载PDF
n-Al_2O_3/Ni复合镀层的组织与滑动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蒋斌 徐滨士 +1 位作者 董世运 丁培道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3-36,共4页
用电刷镀技术制得了镍基 n- Al2 O3复合镀层 ,并对镀层的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比较细腻 ,镀层中纳米粒子分布均匀 ,与基质金属结合紧密。镀层显微硬度达到 HV70 0 ,比快速镍镀层提高约4 0 %。滑动磨损试... 用电刷镀技术制得了镍基 n- Al2 O3复合镀层 ,并对镀层的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比较细腻 ,镀层中纳米粒子分布均匀 ,与基质金属结合紧密。镀层显微硬度达到 HV70 0 ,比快速镍镀层提高约4 0 %。滑动磨损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大 ,镀层的耐磨性提高 ,摩擦系数也呈增大趋势 ;但当镀层中n- Al2 O3粒子的超过 2 .5 6 % (质量分数 )时 ,镀层的耐磨性显著下降。纳米复合镀层的磨损机制以疲劳磨损为主 ,而快速镍镀层以粘着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电刷镀 纳米复合镀层 滑动磨损 磨损机制 氧化铝
下载PDF
纳米润滑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3
作者 欧忠文 徐滨士 +2 位作者 丁培道 马世宁 乔玉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28-30,共3页
阐述了纳米无机单质、无机盐、氢氧化物、氧化物和高分子微球的摩擦学研究进展,综述了纳米粒子在基础油中的分散方法及抗磨减摩机理,介绍了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润滑材料
下载PDF
镁及镁合金的资源、应用及其发展现状 被引量:60
14
作者 张丁非 彭建 +1 位作者 丁培道 潘复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2-76,共5页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发表和公布的有关镁及镁合金的文章和信息,介绍了世界镁资源的分布及开采,回顾了上个世纪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镁合金及产品的发展,使用和市场概况。还着重介绍了我国镁及镁合金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战略性的建议。
关键词 镁镁合金 合金资源 合金应用 资源分布 生产量 市场价格
下载PDF
超声波降解苯胺溶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9
15
作者 傅敏 高宇 +1 位作者 王孝华 丁培道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2-404,共3页
以苯胺溶液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超声时间、苯胺溶液浓度、pH值、氧化剂H2 O2 的浓度等因素对其超声降解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超声时间越长 ,苯胺降解率越大 ;苯胺初始浓度与其降解率基本成线性关系 ;随着pH值的增大 ,降解率先增大后... 以苯胺溶液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超声时间、苯胺溶液浓度、pH值、氧化剂H2 O2 的浓度等因素对其超声降解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超声时间越长 ,苯胺降解率越大 ;苯胺初始浓度与其降解率基本成线性关系 ;随着pH值的增大 ,降解率先增大后减少 ,在pH =7 3附近降解率最高 ;对于 32 2 3mg L的苯胺溶液 ,H2 O2 的浓度由 0增加到 1 6mg mL ,降解率从 6 0 2 %增加到 93% ,再增大H2 O2 的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超声波 降解 苯胺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超声波条件下除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健 傅敏 +2 位作者 丁培道 李燕 翟会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28,共5页
在超声波条件下 ,研究确定了除油技术的清洗介质配方及运行条件 ,并对超声波、化学 (声化 )协同除油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 ,在声化条件下 ,研究确定的低浓度的碱性除油介质可在较低温度下 ,快速有效去除试样表面的油污 ;升... 在超声波条件下 ,研究确定了除油技术的清洗介质配方及运行条件 ,并对超声波、化学 (声化 )协同除油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 ,在声化条件下 ,研究确定的低浓度的碱性除油介质可在较低温度下 ,快速有效去除试样表面的油污 ;升高清洗液温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条件 除油技术 研究 声化作用 清洗介质 配方
下载PDF
金属阻尼材料研究的新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敬丰 魏文文 +2 位作者 潘复生 汤爱涛 丁培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5-19,共5页
金属阻尼材料是一种用来减振和降噪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主要包括阻尼合金、阻尼金属基复合材料和泡沫金属。介绍了各种金属阻尼材料的阻尼机制,综述了现有金属阻尼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金属阻尼材料的研究... 金属阻尼材料是一种用来减振和降噪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主要包括阻尼合金、阻尼金属基复合材料和泡沫金属。介绍了各种金属阻尼材料的阻尼机制,综述了现有金属阻尼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金属阻尼材料的研究方向是探索新的阻尼机制和开发高阻尼金属基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阻尼材料 阻尼机制 改善方法 发展方向
下载PDF
热处理对ZK60镁合金力学和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敬丰 高珊 +2 位作者 潘复生 汤爱涛 丁培道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9-1032,共4页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拉伸试验、阻尼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时效处理(T5)、固溶处理(T4)及固溶后时效处理(T6)3种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挤压态ZK60镁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这3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ZK60镁合金的抗拉强...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拉伸试验、阻尼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时效处理(T5)、固溶处理(T4)及固溶后时效处理(T6)3种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挤压态ZK60镁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这3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ZK60镁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延伸率有一定的影响,但均可使ZK60镁合金的阻尼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3种不同热处理工艺对ZK60镁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可通过G-L理论很好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力学性能 阻尼性能 位错
下载PDF
纳米表面工程中的纳米结构涂层组装 被引量:17
19
作者 欧忠文 徐滨士 +2 位作者 马世宁 丁培道 刘维民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0,共6页
阐述了组装纳米结构涂层的材料学基础、意义及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综述了纳米结构喷涂粉材的组成、加工方法和加工步骤,以及利用热喷涂技术(直接组装法和间接法)、电沉积技术、胶粘技术组装纳米结构涂层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条件;介绍了固... 阐述了组装纳米结构涂层的材料学基础、意义及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综述了纳米结构喷涂粉材的组成、加工方法和加工步骤,以及利用热喷涂技术(直接组装法和间接法)、电沉积技术、胶粘技术组装纳米结构涂层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条件;介绍了固相反应法、液相反应原位喷雾干燥法等加工纳米结构喷涂粉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面工程 纳米结构喷涂料材 热喷涂技术 电沉积技术 纳米结构涂层
下载PDF
双辊薄带凝固组织的数值模拟(Ⅰ)——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杨明波 潘复生 +2 位作者 彭晓东 侯仕东 丁培道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24,共6页
以流线为边界划分网格 ,建立了双辊薄带凝固过程的宏观传热模型、溶质传输模型和凝固组织形成的微观模型 ,并以固相分数为媒介 ,采用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的时间步长 ,实现了宏观模型与微观模型的耦合 。
关键词 双辊薄带连铸 凝固组织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