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藻酸钠-活性炭固定化藻菌球的制备及其对碱性橙Ⅱ的降解
1
作者 赵联芳 丁奎元 于雪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1-792,共12页
以海藻酸钠和活性炭为包埋剂、CaCl_(2)为交联剂,采用吸附-包埋法制备了固定化藻菌球,处理偶氮染料碱性橙Ⅱ.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制备条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藻菌球外部和内部的结构,并考察了其重复利用性能.结果表明,藻菌球的最佳制备... 以海藻酸钠和活性炭为包埋剂、CaCl_(2)为交联剂,采用吸附-包埋法制备了固定化藻菌球,处理偶氮染料碱性橙Ⅱ.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制备条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藻菌球外部和内部的结构,并考察了其重复利用性能.结果表明,藻菌球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海藻酸钠、活性炭、CaCl_(2)质量浓度分别为2.58%、0.838%、2%;固定化生物量为1.139%(质量浓度),泥和藻的质量比为2:1;固定化时间为14h.当进水染料浓度在50~250mg/L,进水pH值在6~10.5范围内,脱色率均可达到90%以上,TOC的去除率在74%~90%之间.由紫外-可见全波长扫描图谱和GC-MS扫描图谱可知,碱性橙Ⅱ中的氮氮双键、共轭体系以及苯环结构均被破坏,发生脱色降解反应,实现了对该偶氮染料的矿化.藻菌球经过5次重复利用,仍可保持较高的脱色率和TOC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菌共生系统 固定化 响应面法 碱性橙Ⅱ 降解过程
下载PDF
大型转子-油膜轴承-柔性基础系统的动力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兆昌 丁奎元 +1 位作者 张若京 陈耀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1983年第5期64-64,共1页
本文采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分析了柔性转子-油膜轴承-柔性基础系统的动力特性。提出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计算系统临界转速以及不平衡响应的计算方法。与经典的模态综合法不同,本文引用了弹性连接件的概念。
关键词 油膜轴承 模态综合法 振动分析方法 基础(工程) 柔性基础
下载PDF
改革和完善博士生导师制度的辩证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功实 丁奎元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4年第4期53-55,24,共4页
改革和完善博士生导师制度的辩证思考林功实,丁奎元为了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于意见》的精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决... 改革和完善博士生导师制度的辩证思考林功实,丁奎元为了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于意见》的精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决定改革当今的增列博士生导师审核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培养质量 改革和完善 博士生指导教师 博士点 学位委员会 博士生教育 学位和研究生教育 试点工作 培养条件
下载PDF
基于防屈曲支撑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樊志超 戈举会 +2 位作者 王伟国 丁奎元 张悦 《建筑技术开发》 2023年第11期9-11,共3页
为提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中的抗震性能,以某多层建筑为研究原型,结合耦合比计算结果,分析制备防屈曲支撑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试件,采用加载装置测试试件的抗震性能,并计算骨架曲线弹性刚度和塑性刚度。试验结果表明:防... 为提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中的抗震性能,以某多层建筑为研究原型,结合耦合比计算结果,分析制备防屈曲支撑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试件,采用加载装置测试试件的抗震性能,并计算骨架曲线弹性刚度和塑性刚度。试验结果表明:防屈曲支撑参与框架结构承载后,能够降低结构的破坏程度,提升结构的承载力;能够和混凝土剪力墙-框架结构较好的结合,提升混凝土剪力墙-框架结构的减震性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 混凝土 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辉县市灾后重建项目通风与空调施工研究
5
作者 樊志超 王伟国 +2 位作者 李泽明 丁奎元 王旭 《四川建材》 2023年第12期205-207,共3页
河南省辉县市灾后重建项目通风与空调施工问题中,风管施工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性能。为此,研究基于风管制作及安装工艺的通风与空调施工方法,通过对通风与空调风管制作、安装方法的分析,结合辉县市灾后重建项目的施工需... 河南省辉县市灾后重建项目通风与空调施工问题中,风管施工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性能。为此,研究基于风管制作及安装工艺的通风与空调施工方法,通过对通风与空调风管制作、安装方法的分析,结合辉县市灾后重建项目的施工需求,使用镀锌钢板作为空调风管、通风排烟风管的制作材料,设计分流三通减阻优化方法,优化风管分流三通的局部减阻能力后,使用C型插条连接方法、TDF连接方法、角钢法兰连接方法制作风管后,使用Ф8钢丝绳起吊风管,采用分段式方法将风管安装至指定位置,完成通风与空调的风管系统施工。经检测,此方法使用后,通风与空调的风管系统的漏风、漏光检测结果均不存在异常,检测合格,可用于辉县市灾后重建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县市 灾后重建项目 通风与空调 施工工艺 风管制作 安装
下载PDF
岩基载荷试验在设计大直径灌注桩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俊才 袁灿勤 +2 位作者 丁奎元 杨维银 陆建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1-23,共3页
本文分析了目前大直径灌注桩岩基承载力取值方法的现状,并结合岩基载荷试验实例,对GBJ7—89规范依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岩基承载力设计值作了探讨。
关键词 岩基 载荷试验 单轴抗压强度 灌注桩
下载PDF
绩效困境与科技奖励的新范式——从科技政策到创新治理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万里 丁奎元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1年第2期30-51,共22页
绩效困境意指难以对科技奖励的任务完成度、目标实现程度以及实现效率进行有效的评价,是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绩效困境并非技术层面的困境,其实质是政策范式对效率的追求和科技奖励效应的间接性、宏观性、弥散... 绩效困境意指难以对科技奖励的任务完成度、目标实现程度以及实现效率进行有效的评价,是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绩效困境并非技术层面的困境,其实质是政策范式对效率的追求和科技奖励效应的间接性、宏观性、弥散性之间的矛盾以及科学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之间的交叠。绩效困境产生于科技奖励从自主科学范式向科技政策范式的转型过程。而在创新治理范式下,科技奖励的角色由政策工具转变为治理场域,其绩效由政策绩效转变为治理绩效。科技奖励在荣誉性、开放性、包容性和互动性的建设中完成“科技奖励的目标设定”和“科学评价标准的协调统一”,从而实现其在科技体制中的定位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奖励 范式 绩效困境 创新治理
下载PDF
外语类保送生学业状况和培养方式调查——以五所高校外语类保送生为例
8
作者 赵松子 丁奎元 李春江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15期1-3,共3页
本研究通过对外语类保送生入校后学业状况的调查分析,针对外语类保送生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基于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规律,提出了人才选拔与人才培养的制度相关性观点,并就加强外语类保送生个性化培养体系的建构提出了具体... 本研究通过对外语类保送生入校后学业状况的调查分析,针对外语类保送生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基于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规律,提出了人才选拔与人才培养的制度相关性观点,并就加强外语类保送生个性化培养体系的建构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类保送生 学业状况 培养方式
下载PDF
大科学时代科技合作者贡献之争--基于论文署名角色和贡献类型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丁奎元 赵万里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当代科学奖励之争正在越来越多地由优先权之争转向合作者贡献之争,科研合作规模扩大、科技奖励有限名额、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通过案例研究,以科研论文署名信息和贡献类型为基础,结合科研人员的组织角色和获奖情... 当代科学奖励之争正在越来越多地由优先权之争转向合作者贡献之争,科研合作规模扩大、科技奖励有限名额、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通过案例研究,以科研论文署名信息和贡献类型为基础,结合科研人员的组织角色和获奖情况,比较了获奖者和未获奖者的群体特征及获奖者的顺位差异。研究显示,获奖者以“通讯作者”的署名角色和双重核心贡献类型为主要特征;获奖者的顺位则与其相互间的合作关系高度相关。文章由此进一步讨论了获奖者与未获奖者之间以及课题组之间的两种典型合作类型,分析了差序性共同合作与依附性分工合作对科技人员获奖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奖励 科研合作 署名角色 贡献者模式
原文传递
“俘获论题”与相对主义的政治——西方马克思主义STS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交锋
10
作者 丁奎元 赵万里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2-69,共8页
深受马克思主义-贝尔纳学派-激进科学这一学术传统影响的行动主义科学社会学者,通过提出“俘获论题”,质疑了SSK强纲领所塑造的中立的研究者角色。而柯林斯在回应中接受了“俘获论题”的分析但是拒绝了它的结论——“中立”作为一种方... 深受马克思主义-贝尔纳学派-激进科学这一学术传统影响的行动主义科学社会学者,通过提出“俘获论题”,质疑了SSK强纲领所塑造的中立的研究者角色。而柯林斯在回应中接受了“俘获论题”的分析但是拒绝了它的结论——“中立”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处方应该得到坚持。在进一步的争论中,相对主义者和行动主义者明确和发展了各自的政治信奉与方法选择,并批评了对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承认中立性作为信奉而不是方法论准则就为行动主义的取向留有了空间,但是行动主义者先验式的信奉以及其“干预”式的研究方法也受到了相对主义者的攻击。这场关于争论的争论推动了科学批判的学术化和SSK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俘获论题 行动主义 相对主义 SSK 西方马克思主义ST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