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止同步补偿器在电弧炉治理中的应用仿真 被引量:8
1
作者 丁思奇 曼苏乐 +1 位作者 崔灿 胡志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5-160,共6页
大型电弧炉在生产过程中会引起电网电压波动和闪变,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能够平滑、快速地改变发出无功功率,已成为动态无功补偿的核心装置。为解决实际系统关键参数不确定且受到不可测量干扰问题,对应用于电弧炉治理的STATCOM采用H... 大型电弧炉在生产过程中会引起电网电压波动和闪变,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能够平滑、快速地改变发出无功功率,已成为动态无功补偿的核心装置。为解决实际系统关键参数不确定且受到不可测量干扰问题,对应用于电弧炉治理的STATCOM采用H∞控制。根据系统性能要求选取混合灵敏度设计中的加权函数,计算广义被控对象的状态空间实现,最后通过解Riccati方程得到鲁棒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应用H∞控制的STATCOM明显减轻了电弧炉负载对电网电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电弧炉 H∞控制 电压波动与闪变 无功补偿
下载PDF
基于鲁棒H∞控制的静止同步补偿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丁思奇 曼苏乐 +1 位作者 胡志勇 崔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98-103,共6页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可以快速灵活地调节无功传输,提高电压稳定性。为解决实际系统中关键参数未知且系统受到不可测量干扰问题,在考虑负载支路的基础上,建立包含不确定参数和外部干扰的数学模型,用四阶状态方程描述STATCOM系统的动...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可以快速灵活地调节无功传输,提高电压稳定性。为解决实际系统中关键参数未知且系统受到不可测量干扰问题,在考虑负载支路的基础上,建立包含不确定参数和外部干扰的数学模型,用四阶状态方程描述STATCOM系统的动态特性。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选取混合灵敏度设计中的加权函数,计算广义被控对象的状态空间实现。最后利用Matlab鲁棒控制工具箱,通过解Riccati方程,得到H∞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补偿特性,同时对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无功补偿 鲁棒性 H∞控制 混合灵敏度优化问题
下载PDF
并联有源滤波器的自调节灰色预测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思奇 胡志勇 曼苏乐 《电气自动化》 2012年第2期71-73,共3页
并联有源滤波器应用于电力系统可有效抑制电网谐波。为准确的跟踪和预报谐波电流,提出一种自调节灰色预测控制算法,通过采用灰色模型实现超前控制,并用综合误差代替传统反馈控制方法中的实际误差,使控制器对系统响应具有适应性。对并联... 并联有源滤波器应用于电力系统可有效抑制电网谐波。为准确的跟踪和预报谐波电流,提出一种自调节灰色预测控制算法,通过采用灰色模型实现超前控制,并用综合误差代替传统反馈控制方法中的实际误差,使控制器对系统响应具有适应性。对并联型电力有源滤波器的谐波检测原理、自调节灰色预测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在MATLAB平台上建立仿真模型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自调节灰色预测控制的并联有源滤波器可获得较好的谐波补偿效果,直流侧电压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有源滤波器 自调节灰色预测控制 谐波抑制 MATLAB 直流电压
下载PDF
迟发性卒中后癫痫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Hcy、hs-CRP和D-D的相关性
4
作者 丁思奇 刘时华 +2 位作者 张超 钟平 曹立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10期893-897,共5页
目的分析迟发性卒中后癫痫(delayed post-stroke epilepsy,dPSE)的危险因素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与dPSE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 目的分析迟发性卒中后癫痫(delayed post-stroke epilepsy,dPSE)的危险因素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与dPSE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5月宿州市立医院确诊并收治的dPSE患者34例(癫痫组);选取同一时期仅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PSE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通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血Hcy、hs-CRP对dPSE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饮酒史、NIHSS评分、卒中范围、卒中部位、血清Hcy、血浆hs-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脑血管疾病家族史、D-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入院时NIHSS评分、脑卒中病灶位于皮层、血Hcy及血浆hs-CRP高表达均是dPSE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96、1.277、5.373、1.094、1.040,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Hcy预测dPSE的最佳截断点为13.900μmol/L(AUC=0.683),血浆hs-CRP预测dPSE的最佳截断点为8.505 mg/L(AUC=0.693)。结论饮酒史、入院时NIHSS评分、脑卒中病灶位于皮层、血清Hcy及血浆hs-CRP水平均为dPSE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D-D与dPSE未显示明确临床相关性,血清Hcy、血浆hs-CRP水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否继发癫痫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可作为dPSE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下载PDF
深在性囊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敏 戴新羽 +1 位作者 丁思奇 魏丽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816-818,共3页
深在性囊性胃炎(gastritis cystica profunda,GCP)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胃黏膜下病变,因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表现,术前明确诊断仍存在困难。既往观点多认为GCP是一种良性病变,但近年来与胃癌伴发的GCP病例报道逐渐增多,提示GCP可能... 深在性囊性胃炎(gastritis cystica profunda,GCP)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胃黏膜下病变,因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表现,术前明确诊断仍存在困难。既往观点多认为GCP是一种良性病变,但近年来与胃癌伴发的GCP病例报道逐渐增多,提示GCP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性。本文从GC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特别是与胃癌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GCP目前的临床研究进展,以加深临床医师对这一罕见病的理解,为GCP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在性囊性胃炎 诊断 胃癌 治疗
下载PDF
有机氟丙烯酸树脂/SiO_(2)超疏水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6
作者 赵亚梅 陈丽 +2 位作者 兰恭越 洪辰铭 丁思奇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6-53,共8页
针对普通超疏水涂层机械性能差、易腐蚀等问题,以有机氟丙烯酸树脂和1H,1H,2H,2H-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SiO_(2)为原料,采用喷涂法制备了多性能的有机氟丙烯酸树脂/SiO_(2)超疏水涂层,探讨纳米SiO_(2)的改性条件对改性后纳米Si... 针对普通超疏水涂层机械性能差、易腐蚀等问题,以有机氟丙烯酸树脂和1H,1H,2H,2H-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SiO_(2)为原料,采用喷涂法制备了多性能的有机氟丙烯酸树脂/SiO_(2)超疏水涂层,探讨纳米SiO_(2)的改性条件对改性后纳米SiO_(2)润湿性的影响。通过管道阻力实验、电化学工作站及摩擦实验评价涂层的减阻性能、防腐性能及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有机氟丙烯酸树脂/SiO_(2)超疏水涂层表面为多级粗糙结构,超疏水性能良好,与玻璃基底相比,喷涂在不锈钢和铝合金基底上的超疏水涂层水接触角均略小。该涂层表面在一定流速下具有滑移现象,配比为1∶1时超疏水涂层的减阻率较高,达到24.54%。同时,分别通过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分析,维钝电流密度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小,对不锈钢具有较好的防腐保护作用,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此外,涂层在不锈钢和铝合金基底上的耐磨性相对较好,经过12次磨损后仍具有超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涂法 超疏水 减阻性 防腐性 耐磨性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马丽萍 张国元 +2 位作者 侯健 吴宗贵 丁思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VEC)的损伤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HVEC为模型,将IL-6、TNF及其抗体与HVEC共同孵育,观察内皮细胞(EC)形态变化和培养液...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VEC)的损伤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HVEC为模型,将IL-6、TNF及其抗体与HVEC共同孵育,观察内皮细胞(EC)形态变化和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TNF和IL-6可引起细胞间隙增大,甚至细胞脱落;并且随着TNF和IL-6浓度加大及作用时间延长,培养液中ACE和LDH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细胞 IL-6 TNF HVEC
下载PDF
As_2O_3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玉宝 侯健 +4 位作者 傅卫军 丁思奇 王东星 袁振刚 孔宪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76-1279,共4页
背景与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疾病,目前仍难以治愈;已有研究证明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在体外能够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本研究拟探讨As2O3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背景与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疾病,目前仍难以治愈;已有研究证明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在体外能够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本研究拟探讨As2O3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As2O3对5株骨髓瘤细胞U266、SKO-007、LP-1、HS-Sultan和KM3的抑制作用,求出其IC50,同时研究维生素K3(vitamineK3,VK3)、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对As2O3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利用光学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As2O3作用后的5株骨髓瘤细胞以及As2O3与VK3、NAC或外源性GSH共同作用后的U266细胞的GSH含量,对细胞GSH含量与IC5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s2O3对5株骨髓瘤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但其敏感性不同,细胞内GSH含量与其IC50正相关(r=0.87,P<0.05);氧化剂VK3与As2O3有明显协同作用,抗氧化剂NAC和GSH对As2O3具有拮抗作用。结论:As2O3可能是通过与细胞内的含巯基化合物结合,降低细胞内GSH含量,从而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2O3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毒作用 机制 瘤细胞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 被引量:7
9
作者 林法迎 侯健 +3 位作者 谭龙益 丁思奇 王皓 王东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16-520,共5页
为了探讨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在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 (minimalresid ualdisease ,MRD)中的作用 ,利用SYBRGreenⅠ荧光染料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以IgH为标志 ,对 8例多发性骨髓瘤和 1例Waldenstr m巨球蛋... 为了探讨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在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 (minimalresid ualdisease ,MRD)中的作用 ,利用SYBRGreenⅠ荧光染料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 ,以IgH为标志 ,对 8例多发性骨髓瘤和 1例Waldenstr 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 plantation ,APBSCT)前后的IgH(immunoglobulinheavychain ,IgH)基因重排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 ,IgH基因重排拷贝数在APBSCT前后分别为 3 10 8± 10 43 ,594± 660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与患者骨髓浆细胞比值和外周血M蛋白量成正相关 (r =0 .86,P <0 .0 5) ,并对 1例复发患者进行连续检测 ,结果与临床相符。结论 :实时定量PCR方法对IgH基因重排定量分析 ,可以作为判断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疗效的一种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免疫球蛋白重链 微小残留病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IL-6对分离培养的兔破骨细胞1型胶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玉宝 侯健 +2 位作者 黄隆安 丁思奇 余润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采用地高辛精标记的反义c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不同浓度的IL-6对分离培养的兔破骨细胞1型胶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L-6≥100U/ml时破骨细胞1型胶原酶mRNA量明显增加.提示IL-6对破骨细胞具有激活作用,此结果对于探索多发... 采用地高辛精标记的反义c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不同浓度的IL-6对分离培养的兔破骨细胞1型胶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L-6≥100U/ml时破骨细胞1型胶原酶mRNA量明显增加.提示IL-6对破骨细胞具有激活作用,此结果对于探索多发性骨髓瘤等具有的溶骨性病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白细胞介素6 1型胶原酶 原位杂交 DNA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丽萍 张国元 +3 位作者 秦永文 吴宗贵 侯健 丁思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47-949,共3页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及17β-雌二醇对此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将LDL、oxLDL与HUVEC孵育,...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及17β-雌二醇对此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将LDL、oxLDL与HUVEC孵育,及HUVEC经他莫昔芬(tamoxifen)和(或)17β-雌二醇预处理后,再与LDL、oxLDL孵育,检测培养液中IL-6和TNF活性。结果:LDL和oxLDL可明显促进内皮细胞产生IL-6和TNF。LDL100μg/ml时,TNF为(0.74±0.09)ng/ml,IL-6为(91.64±7.39)U/ml,P<0.01;oxLDL20μg/ml时,TNF为(0.72±0.08)ng/ml,IL-6为(92.28±6.29)U/ml,P<0.01。经17β-雌二醇预处理后,细胞在LDL或oxLDL作用下,IL-6和TNF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他莫昔芬和17β-雌二醇同时处理后,再加LDL或oxLDL,IL-6和TNF活性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LDL和oxLDL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而雌激素对此有明显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可能部分通过血管内皮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IL-6 雌二醇 脂蛋白
下载PDF
α和γ干扰素对骨髓瘤细胞白细胞介素6受体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健 王东星 +4 位作者 王永日 丁思奇 杨松山 梁之祥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5-197,共3页
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测定了α和γ干扰素对人骨髓瘤细胞系KM3白细胞介素6受体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2种干扰素对白细胞介素6受体阳性率都有下调作用,这种下调作用不仅与干扰素的浓度有关,还与它们... 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测定了α和γ干扰素对人骨髓瘤细胞系KM3白细胞介素6受体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2种干扰素对白细胞介素6受体阳性率都有下调作用,这种下调作用不仅与干扰素的浓度有关,还与它们对KM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相一致。但α干扰素在200U/ml时对白细胞介素6受体表达的抑制即达到最大,而γ干扰素则在1000U/ml时才达到最大抑制效应。结果提示,α干扰素除免疫调节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6受体表达发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生物学效应。γ干扰素在体外能降低骨髓瘤细胞上白细胞介素6受体表达,并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白细胞介素6 受体 干扰素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血清sIL-6R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艳红 应永意 +2 位作者 赵亚萍 丁思奇 候健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1-112,共2页
为了解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恶性淋巴瘤(ML)中的作用及意义,运用ELISA法检测30例ML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IL-6R浓度。结果表明:Ⅳ期ML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及Ⅰ、Ⅱ、Ⅲ期患者;未缓... 为了解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恶性淋巴瘤(ML)中的作用及意义,运用ELISA法检测30例ML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IL-6R浓度。结果表明:Ⅳ期ML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及Ⅰ、Ⅱ、Ⅲ期患者;未缓解组(23例)明显高于缓解组(7例);P均<0.01;Ⅰ、Ⅱ、Ⅲ期及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相差不显著(P>0.05)。提示血清sIL-6R浓度与ML患者病情有关,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情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淋巴肉瘤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p15、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卫军 高勇 +3 位作者 侯健 王东星 丁思奇 陈秋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 探讨 p15、p16基因启动子区 CPG岛甲基化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的作用。方 法 利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技术,研究骨髓瘤细胞株(U266、LP1、KM3)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p15、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 U2... 目的 探讨 p15、p16基因启动子区 CPG岛甲基化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的作用。方 法 利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技术,研究骨髓瘤细胞株(U266、LP1、KM3)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p15、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 U266、LP1细胞 p15、p16基因处于完全甲基化状态;KM3细胞 则为完全未甲基化模式;MM患者的p15、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比例分别为 52.38%及 57.14%。 p15、p16基因甲基化与 MM分期无关(P>0.05)。结论 p15、p16基因甲基化在多发性骨髓瘤中 较为常见,这可能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骨髓瘤 P15基因 P16基因
下载PDF
自身免疫病伴M蛋白病5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健 孙爱华 +4 位作者 刘焱 丁思奇 王东星 黄隆安 孔宪涛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例1]患者男,46岁。患银屑病20年,于1989年10月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发现尿蛋白++++,进一步检查发现本周蛋白阳性,骨髓穿刺示幼浆细胞占有核细胞(去红系)15.6%,浆细胞占5%,且伴形态异常。X线摄片示右第... [例1]患者男,46岁。患银屑病20年,于1989年10月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发现尿蛋白++++,进一步检查发现本周蛋白阳性,骨髓穿刺示幼浆细胞占有核细胞(去红系)15.6%,浆细胞占5%,且伴形态异常。X线摄片示右第九、十肋骨上各有一指甲大小溶骨性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病 并发症 M蛋白病 轻链病 骨髓痛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树突状细胞介导的特异性抗瘤活性的体外诱导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振刚 侯健 +1 位作者 丁思奇 张玲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24-627,共4页
目的 :观察U2 6 6 细胞及其可溶性抗原激发的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树突状细胞 (DC)体外诱导U2 6 6 特异性CTL的作用。方法 :将MM患者外周血来源的单核细胞在rhGM CSF 80 0U ml与IFNα 6 0 0U ml条件下利用无血清技术培养生成DC ,应用... 目的 :观察U2 6 6 细胞及其可溶性抗原激发的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树突状细胞 (DC)体外诱导U2 6 6 特异性CTL的作用。方法 :将MM患者外周血来源的单核细胞在rhGM CSF 80 0U ml与IFNα 6 0 0U ml条件下利用无血清技术培养生成DC ,应用丝裂霉素C处理的U2 6 6 细胞及用U2 6 6 细胞制备的可溶性抗原预刺激DC ,然后与自体淋巴细胞共同孵育 5~ 7d以诱生特异性CTL ,采用MTT法检测对U2 6 6 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果。结果 :M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GM CSF IFNα条件下培养 8d后生成具有典型特征的DC ,高度表达CD86、CD5 4及MHCII类分子HLA DR。应用MTT法检测U2 6 6 细胞及其可溶性抗原激发的DC诱导特异性CTL对靶细胞U2 6 6 的杀伤率分别为 2 1 2 %± 5 4 %和 2 8 0 %± 7 6 % ,对照组未用抗原刺激组都为 11 7%±4 3%。而以抗原直接刺激自体淋巴细胞组为 15 6 %± 4 8%和 13 1%± 5 5 % (P <0 0 1)。结论 :U2 6 6 细胞及其可溶性抗原激发的DC与自体淋巴细胞孵育能诱导抗U2 6 6 特异性C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树突状细胞介导 特异性抗瘤活性 体外诱导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丽萍 张国元 +2 位作者 吴宗贵 侯健 丁思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00年第2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脐静脉 内皮细胞损伤 雌二醇 低浓度脂蛋白
下载PDF
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18
作者 姜华 侯健 +2 位作者 傅卫军 丁思奇 张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由 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胸水标本通过液体培养法建立了 1株CD3 0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细胞系 ,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所建立的细胞系可以在含 10 %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持久增殖 ,倍增时间约为 3 6小时 ,目前已传代 1... 由 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胸水标本通过液体培养法建立了 1株CD3 0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细胞系 ,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所建立的细胞系可以在含 10 %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持久增殖 ,倍增时间约为 3 6小时 ,目前已传代 12 0余次 ,生长良好 ,暂命名为SH 1。光镜下细胞形态与典型的CD3 0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naplasticlargecelllymphoma ,ALCL)细胞的形态十分类似 ,电镜下可观察到胞浆内存在较多病毒颗粒。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下过氧化物酶POX阴性 ,糖原染色PAS阳性 ,酸性磷酸酶 (ACP)呈强阳性 ;电镜下髓过氧化物酶 (MPO )阴性 ,血小板过氧化物酶 (PPO)阴性。EB病毒核心抗原 1(EBNA 1)呈阳性。细胞免疫表型为CD3 0 + 、CD45+ 、HLA DR+ ,而EMA、CD3 4、CD3 8、CD2、CD3、CD4、CD7、CD8、CD10、CD15、CD19、CD2 0均呈阴性。染色体分析示SH 1细胞系核型为二倍体或四倍体核型 ,并具有明显的结构和数量异常 ,但未见典型t(2 ;5)。结论 :所建立的细胞系为CD3 0 + ALCL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0^+细胞 CD30^+间变性大细胞 淋巴瘤细胞系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慢粒急变的少见类型——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艳红 应永意 +1 位作者 丁思奇 黄隆安 《白血病》 1998年第2期120-121,共2页
慢粒急变的少见类型——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李艳红应永意丁思奇黄隆安1病例介绍1.1例1,男,53岁。确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a,因腹痛、呕血、黑便1周入院。2a前确诊后曾用马利兰维持治疗,病情稳定。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 慢粒急变的少见类型——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李艳红应永意丁思奇黄隆安1病例介绍1.1例1,男,53岁。确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a,因腹痛、呕血、黑便1周入院。2a前确诊后曾用马利兰维持治疗,病情稳定。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作者单位:上海长征医院(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白血病 嗜碱性
下载PDF
更昔洛韦对TK基因转染的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20
作者 吕鸣 傅卫军 +2 位作者 侯健 王东星 丁思奇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11期652-654,共3页
目的 探讨GCV对TK基因转染的淋巴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缺陷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TK基因(RV-HSV-TK)转染淋巴瘤细胞,细胞增殖实验(MTT法),研究GCV对转染TK基因阳性淋巴瘤细胞株杀伤作用。结果 转染了TK基因的淋巴瘤细胞的生长... 目的 探讨GCV对TK基因转染的淋巴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缺陷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TK基因(RV-HSV-TK)转染淋巴瘤细胞,细胞增殖实验(MTT法),研究GCV对转染TK基因阳性淋巴瘤细胞株杀伤作用。结果 转染了TK基因的淋巴瘤细胞的生长曲线与未转染TK基因的细胞无差异。0.1~50μg/ml的GCV对转染阳性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杀伤效应与时间成正比。Hut-tk细胞对Hut细胞具有旁观者效应。结论RV-HSV-TK系统对淋巴瘤细胞有较高的转染效率,转染了TK基因的淋巴瘤细胞对GCV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TK基因 基因转染 淋巴瘤 肿瘤抑制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