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血过程中实施对献血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估
1
作者 丁月平 于黎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21-0124,共4页
探讨心理对献血者采血时的影响。方法 以160名献血者为对象,均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数字编号随机分2组各80名,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心理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痛1.... 探讨心理对献血者采血时的影响。方法 以160名献血者为对象,均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数字编号随机分2组各80名,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心理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痛1.25%低于对照组8.75%(P<0.05)。观察组轻度、总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88.75%(P<0.05)。结论 献血者采取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疏解不良情绪,提高献血者的认知水平,保持较好的舒适度,有效防范不良反应,减轻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建立信任的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 采血 心理护理 疼痛程度 舒适度 不良反应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国内26家地市级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现状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袁海清 净红利 +25 位作者 朱丽莉 郭贺龙 杨小芬 贺丽娜 丁月平 焦淑贤 梁立阳 田志彬 付恒 李云飞 甄晓峰 王泽颖 袁青松 吕伟珍 程玉根 沈有华 张静涵 王振兴 李丽 燕锋 侯春芳 赵淑红 胡官林 艾俊 马清杰 邱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地市级中心血站(简称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现状。方法收集2017-2021年我国26家血站合格红细胞成分血入库量、红细胞成分血日平均库存量、每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以及红细胞成分血发放时平均保存天数等红细胞成分... 目的了解我国地市级中心血站(简称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库存管理现状。方法收集2017-2021年我国26家血站合格红细胞成分血入库量、红细胞成分血日平均库存量、每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以及红细胞成分血发放时平均保存天数等红细胞成分血库存发放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比对分析。结果2017~2021年期间25家血站合格红细胞成分血入库量年平均实现正增长,年平均增长中位数为5.90%;11家红细胞成分血日平均库存量年度同比波动在–30%~30%之间,14家年度同比>30%或<–30%;20家每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正值,年平均增长率中位数为5.09%。26家红细胞成分血发放时平均保存天数在7.11~17.66天之间,总体平均天数为12.52天。2017~2019年期间有8家血站、2020年有13家、2021年有9家发生红细胞成分血过期事件。结论近年我国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入库发放量呈整体上升趋势,且能保证供应的红细胞成分血相对新鲜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库存,但日平均库存量呈波动状态和红细胞成分血过期事件提示精准库存管理还有完善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成分血 库存管理 地市级血站 成分血库存量天数 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
下载PDF
我国地市级血站新冠疫情期间红细胞成分血库存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3
作者 陈委娜 钟建玲 +21 位作者 丁月平 吕伟珍 张剑 鲍琳 燕锋 李丽 褚德旭 胡官林 杨瑞娟 李波 甄晓峰 沈有华 张雯 杨杰 张微 李云飞 柏亮 李宁 梁义安 朱丽莉 袁青松 马清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03-906,共4页
目的评估分析新冠疫情对我国地市级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库存情况的影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提供参考经验。方法收集2018—2021年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我国24家地市级血站新冠疫情期间和非疫情期间合格入库红细胞成分血数量、红细胞成分... 目的评估分析新冠疫情对我国地市级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库存情况的影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提供参考经验。方法收集2018—2021年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我国24家地市级血站新冠疫情期间和非疫情期间合格入库红细胞成分血数量、红细胞成分血库存使用效率、红细胞成分血日均发放量、400 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成分血发放率、红细胞成分血发放时的平均保存天数、红细胞成分血平均每日库存数量和红细胞成分血平均每日库存数量维持发放时间的差异。结果疫情期间较非疫情期间合格入库红细胞成分血数量(117525.979±52203.175)U和红细胞成分血日均发放数量(156.468±70.186)U增长,但红细胞成分血库存使用效率降低(97.24%±0.51%),均差异显著(P<0.05);400 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成分血发放率(73.88±20.30)%、红细胞成分血发放时的平均保存天数(13.040±3.486)d、红细胞成分血平均每日库存数量(2280.542±1446.538)U、红细胞成分血平均每日库存数量维持发放时间(15.062±7.453)d无明显差异(P>0.5)。结论新冠疫情期间,红细胞成分血库存运行良好,总体库存量维持相对稳定,库存构成和库存期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成分血 库存管理 血液库存 新冠疫情 血液供应
原文传递
新冠疫情对我国地市级血站单采血小板采集供应的影响
4
作者 华敏玉 丁月平 +22 位作者 王振兴 李丽 赵冬梅 刘伟 严婷婷 温珊 沈有华 朱丽莉 赵兰青 杨崇 胡秀兰 胡官林 任素玲 史亚平 潘阳春 徐爱华 高宏 张涵雪 夏晶晶 王文志 范丽莉 马学超 邱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5期641-648,共8页
目的 了解我国地市级血站在新冠疫情下单采血小板的采供能力变化,为地市级血站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确保单采血小板供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国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平台27家地市级血站2018—2021年单采血小板活跃献血者人数、单采血... 目的 了解我国地市级血站在新冠疫情下单采血小板的采供能力变化,为地市级血站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确保单采血小板供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国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平台27家地市级血站2018—2021年单采血小板活跃献血者人数、单采血小板采集总量、初次献血者捐献单采血小板占所有献血者捐献血小板的百分比、单采血小板贮藏前去除白细胞率、单采血小板供应量、单采血小板供应量占全部血小板供应量的百分比、过期单采血小板总量数据;将统计年度分为疫情暴发前(2018—2019年)、疫情期(2020—2021年)2个统计时段,应用SPSS软件t检验方法分别比对疫情前后及各年度单采血小板相关数据统计差异。结果 27家地市级血站疫情暴发前后单采血小板活跃献血者人数合计分别为73866人、89021人,采集总量合计为438 573.4 U、527 174.2 U,发放总量合计分别为425 799 U、515 451.5 U,比较结果皆有显著性差异;疫情暴发前后初次献血者捐献单采血小板血液所占百分比均值分别为4.68%、5.37%,除1家血站外其余26家血站单采血小板储存前去除白细胞率范围在55.06%~100%,单采血小板供应量占全部血小板供应量的百分比在91.48%~100%,有12家血站有过期单采血小板且疫情暴发期与疫情期过期单采血小板分别为24 U、53 U,疫情暴发前后比较结果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冠疫情对我国地市级血站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采集及供应基本不存在持续不良影响,各血站不断调整应急措施,保证了临床血小板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血站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单采血小板采集供应
下载PDF
血袋离心破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7
5
作者 丁月平 朱菲 汤文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2期204-205,共2页
血液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为了合理利用血液,现普遍使用成分血。目前将全血制备成各种成分血主要是根据各种成分比重不同,设置不同离心参数的物理分离方法,但在离心分离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血袋破损,造成血液报废,特别2012年,血袋... 血液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为了合理利用血液,现普遍使用成分血。目前将全血制备成各种成分血主要是根据各种成分比重不同,设置不同离心参数的物理分离方法,但在离心分离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血袋破损,造成血液报废,特别2012年,血袋破损现象较之前严重。为了破解这种现象、减少血液浪费,现就本站2011--2012年血袋离心破损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袋 离心破损 原因 预防
下载PDF
血站血液库存管理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月平 蔡红军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73-77,共5页
目的科学合理地对血站血液库存量过剩和短缺实施动态平衡管理,从而既保证临床有充足安全的血液供应,又能最大限度控制血液的过期报废。方法通过穿越系统软件检索泰州市中心血站2016年1月~2019年12月向市区医疗机构临床供血的信息,分析4... 目的科学合理地对血站血液库存量过剩和短缺实施动态平衡管理,从而既保证临床有充足安全的血液供应,又能最大限度控制血液的过期报废。方法通过穿越系统软件检索泰州市中心血站2016年1月~2019年12月向市区医疗机构临床供血的信息,分析4年内四种血型血制品(红细胞类、血浆类、冷沉淀凝血因子、单采血小板)的出库量及血型占比;同时分析不同月份红细胞类的出库量(仅讨论Rh阳性血液)。结果本站2016年1月~2019年12月四种血型血制品的需求比分别为A:B:O:AB=3.2:2.8:3:1、3.3:2.8:2.9:1、3:2.6:3.4:1、3:3:3:1,红细胞类、血浆类、冷沉淀凝血因子出库量逐年大幅增长,单采血小板平稳增长。4年中红细胞类出库量在每年的12月份最大,6、9月份次之,2月份出库量最小。结论制定合理的血液库存和使用计划,科学分配、管理,可以达到安全、及时、合理、有效的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存管理 最低库存量 库存预警 血型占比
下载PDF
冰冻血小板复融出现絮状物的原因分析
7
作者 丁月平 于黎华 汤文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54-55,共2页
冰冻血小板可以延长血小板保存时间,对在重大节假日、夜间、血小板血源不足的情况下,抢救急症出血病人具有特定的作用,可弥补新鲜血小板的供应不足。但在冰冻血小板复融过程中时常出现絮状物,造成血液浪费。笔者在此探讨絮状物出现的原... 冰冻血小板可以延长血小板保存时间,对在重大节假日、夜间、血小板血源不足的情况下,抢救急症出血病人具有特定的作用,可弥补新鲜血小板的供应不足。但在冰冻血小板复融过程中时常出现絮状物,造成血液浪费。笔者在此探讨絮状物出现的原因,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血小板 复融 絮状物 二甲基亚砜
下载PDF
复方降糖滴丸有效部位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丁月平 袁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7期1666-1668,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降糖滴丸有效部位(总黄酮、总皂苷和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复制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原处方汤剂组和复方降糖滴丸有效部位... 目的:研究复方降糖滴丸有效部位(总黄酮、总皂苷和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复制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原处方汤剂组和复方降糖滴丸有效部位高、低剂量组。给药14天后,检测小鼠血糖、体重、血清胰岛素(IN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复方降糖方有效部位药物能明显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P<0.05),降低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增加小鼠体重,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结论:复方降糖滴丸有效部位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胰岛β细胞,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含量,从而改善和治疗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降糖滴丸 有效部位 降血糖
原文传递
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及防治进展
9
作者 丁月平 赵滋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3期210-213,共4页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因其病因复杂,病情危重,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危及生命,
关键词 肺栓塞 高危因素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去除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10
作者 丁月平 丁亚玲 +2 位作者 陈珏 汤文隽 朱菲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9期412-412,共1页
目的分析去除白细胞血液制品的质量及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1月~5月50例血液进行滤前、滤后白细胞及血红蛋白检测,评估白细胞去除率和红细胞是否受影响。结果白细胞去除率达99.99%,血红蛋白滤前、滤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一... 目的分析去除白细胞血液制品的质量及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1月~5月50例血液进行滤前、滤后白细胞及血红蛋白检测,评估白细胞去除率和红细胞是否受影响。结果白细胞去除率达99.99%,血红蛋白滤前、滤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一次性白细胞滤器进行白细胞滤除质量达到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临床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制品大大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特别大大降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除白细胞 血液 临床应用 评价
下载PDF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最优分割尺度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月平 史玉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1,共6页
在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类时,为解决不同地物其空间尺度不同的问题,采用多尺度分割的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出采用"对象完整面积个数最多法"的分割方法,研究得出道路、农田、居民地、裸地、水域的最优分割尺度分别为20... 在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类时,为解决不同地物其空间尺度不同的问题,采用多尺度分割的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出采用"对象完整面积个数最多法"的分割方法,研究得出道路、农田、居民地、裸地、水域的最优分割尺度分别为20、30、50、80和100,采用成员函数法对分割后的影像进行分类,并将分类后的结果与基于像元的监督分类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对象完整面积个数最多法"实现最优分割的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的分类精度高于基于像元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间分辨率 多尺度分割 面向对象 最优分割尺度 对象完整面积 成员函数法 监督分类 精度评定
原文传递
芒硝贴敷脐治疗对改善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飞 马丹女 +6 位作者 吕翔燕 陆军 赵滋苗 丁月平 叶肖琳 曾文清 戴飞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95-2397,共3页
目的:芒硝贴敷脐治疗危重病患者不同AGI分级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方法:分别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医院ICU病房AGI分级为I、II、III、IV级的患者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将其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 目的:芒硝贴敷脐治疗危重病患者不同AGI分级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方法:分别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医院ICU病房AGI分级为I、II、III、IV级的患者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将其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芒硝贴敷脐治疗,比较AGI分级为I、II、III、IV级患者两组治疗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指标以及总体疗效。结果:AGI分级为I、II、III、IV级的患者治疗组的腹胀缓解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均明显的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第7天时,AGI分级为I、II、III的患者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GI分级为II、III级患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芒硝贴敷脐治疗有效的促进了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了AGI分级为II、III级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患者 胃肠功能障碍 芒硝贴敷脐
原文传递
基于ArcEngine和钻孔数据的三维地表层建模与可视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月平 史玉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9-142,共4页
钻孔是获取地层信息最直观、准确和详细的手段,地层的内部构造可以通过钻孔信息应用三维建模方法表达出来。为了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实现盾构隧道顶部地表层的可视化,提出了一种基于钻孔数据构建三维地层模型的方法:首先应用ArcEngine对... 钻孔是获取地层信息最直观、准确和详细的手段,地层的内部构造可以通过钻孔信息应用三维建模方法表达出来。为了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实现盾构隧道顶部地表层的可视化,提出了一种基于钻孔数据构建三维地层模型的方法:首先应用ArcEngine对钻孔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钻孔的空间信息;基于三维约束Delaunay四面体化算法和预处理后的离散钻孔信息构建TEN(四面体格网)模型;在ArcEngine的平台调用数据库中的钻孔数据、地表层属性等信息,实现地表与钻孔信息的三维显示、信息查询和地层分析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信息 ARCENGINE 钻孔数据 三维可视化 建模
下载PDF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监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飞 陆军 +5 位作者 赵滋苗 丁月平 马丹女 叶肖琳 宋希玲 曾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6期39-41,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其病原菌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ICU 2010年9月~2012年8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261例住院患...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其病原菌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ICU 2010年9月~2012年8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26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导管相关感染(CRBSI)的患者一般情况、危险因素、细菌培养结果及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共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61例次,发生CRBSI 34例次,阳性率13.03%。其中颈内静脉导管179例,阳性25例,阳性率13.97%;锁骨下静脉导管82例,阳性9例,阳性率10.98%。共培养出细菌3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1株(61.77%),革兰阴性菌11株(32.35%),真菌2株(5.88%)。性别、导管留置部位与感染无关(P>0.05)。年龄>75岁、留置导管时间>10 d、行有创监测及机械通气患者感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下静脉导管感染率低于颈内静脉导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留置导管时间、是否有创监测、是否机械通气与感染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注意局部清洁及无菌操作,以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CVC) 血流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ICU)
下载PDF
不同外源性呼气末正压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滋苗 陆军 +3 位作者 王飞 丁月平 叶肖琳 马丹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8期167-168,F000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EEP)对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对象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筛选其中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并需要机...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EEP)对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对象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筛选其中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并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患者,排除年龄<18岁或>80岁、妊娠、心律失常(不包括窦性心律失常)、存在股动脉置管的禁忌证、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瓣膜病变疾病的患者,最终符合条件的患者共26例纳入研究。持续药物镇静,维持镇静-躁动评分(SAS)在3-4分。对26例行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先后给PEEP 0、5、10、15 cm H2O(1 cm H2O=0.098 kPa),通气30 min后,记录四种不同数值的PEEP时对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及氧合指数(PaO2/FiO2)等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 CVP及SVRI随着PEEP的增加而升高,呈显著正相关,且具有差异(r=0.710,P=0.001;r=0.295,P=0.002);CI随着PEEP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具有差异(r=-0.301,P=0.002);随着PEEP的升高,GEDVI略有降低,无明显相关性,无差异(r=-0.106,P=0.282)。PaO2/FiO2与呼气末正压呈现显著正相关,PEEP不同组间其PaO2/FiO2有差异(r=0.733,P=0.001)。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随PEEP增加,CI逐渐减少,CVP随着PEEP的增加而提升,而GEDVI未随着PEEP的升高而有明显变化,能在临床上有效评估心脏前负荷情况。在氧代谢方面,随着PEEP的增加,PaO2/FiO2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外源性呼气末正压 血流动力学 氧代谢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血管外肺水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滋苗 陆军 +1 位作者 丁月平 马丹女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767-769,778,共4页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患者血管外肺水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3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生脉组20例,对照组侣例),两组患者均以液体复苏至患者中心静脉压(CVP)≥8mmHg作为复苏终点,并施以内科基础治疗。生脉组同时...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患者血管外肺水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3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生脉组20例,对照组侣例),两组患者均以液体复苏至患者中心静脉压(CVP)≥8mmHg作为复苏终点,并施以内科基础治疗。生脉组同时加用生脉注射液8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1次/d。通过脉搏轮廓曲线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监测两组患者液体复苏结束后即刻(T_0)、6h(T_6)、12h(T_(12))、24h(T_(24))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CVP、心排血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动脉血pH值、PaO_2、PaCO_2和SaO_2、PaO_2/FiO_2的变化,并记录28d病死率。结果生脉组患者T_6、T_(12)、T_(24)时刻CI、GEDVI、ITBVI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或0.01),EVLWI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相同时点CVP、SVR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脉组T12、T24时刻PaO_2/Fi_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生脉组患者28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液体复苏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可以进一步降低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时EVLWI,增加CI、GEDVI、PaO_2/FiO_2,可以改善休克症状、加强脏器功能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脓毒性休克 血管外肺水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泰州市与江苏省的无偿献血人群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红军 蒋月华 +1 位作者 蔡鹏希 丁月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了解泰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结构及其分布特征,并与江苏省的整体无偿献血情况相比较,发现逐年变化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招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针对2012—2019年泰州市和江苏省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通过血站的信息和业务管... 目的了解泰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结构及其分布特征,并与江苏省的整体无偿献血情况相比较,发现逐年变化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招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针对2012—2019年泰州市和江苏省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通过血站的信息和业务管理软件查询相应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分别对年份,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和婚姻信息进行亚分层汇总,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泰州市的献血率为(9.62±0.30)‰低于江苏省的(12.30±0.70)‰,但重复献血者比例(66.57±2.33)%高于全省(57.84±3.77)%,两者在性别,年龄,献血类型,职业,教育程度和婚姻的构成比上都具有差异(均为P<0.05),同时两者年轻群体的构成比都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江苏58.11%下降到50.49%,泰州55.49%下降到45.74%)。结论在制定献血者招募政策时,要根据本地的人口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同时要提前规划未来可能遇到的招募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人口统计学结构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心可舒汤体外抗柯萨奇病毒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滋苗 丁月平 《海峡药学》 2008年第12期26-27,共2页
目的评价心可舒汤的体外抗柯萨奇病毒活性。方法在大鼠心肌细胞上进行抗病毒实验,观察用药后心可舒汤对细胞病变的影响、对病毒繁殖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心可舒汤能有效的修复细胞病变,抑制病毒繁殖。结论心可舒汤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抗柯... 目的评价心可舒汤的体外抗柯萨奇病毒活性。方法在大鼠心肌细胞上进行抗病毒实验,观察用药后心可舒汤对细胞病变的影响、对病毒繁殖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心可舒汤能有效的修复细胞病变,抑制病毒繁殖。结论心可舒汤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抗柯萨奇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可舒汤 柯萨奇病毒 体外
下载PDF
三种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的方法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冬民 李京 +2 位作者 师丽佳 刘涛 丁月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抗体不同方法学检测差异。方法 83份经临床评估血小板输血无效标本进行不同方法检测比较,包含: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液相芯片检测、固相凝集捕获检测,评估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度、重复性与一致性。结果 83份标本中3种... 目的 探讨血小板抗体不同方法学检测差异。方法 83份经临床评估血小板输血无效标本进行不同方法检测比较,包含: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液相芯片检测、固相凝集捕获检测,评估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度、重复性与一致性。结果 83份标本中3种方法一致性结果为71份(62份阳性,9份阴性),液相芯片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一致性为95.2%(Kapp值:0.829,P<0.05);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与固相凝集捕获检测一致性为85.5%(Kapp值:0.512,P<0.05);液相芯片检测与与固相凝集捕获检测一致性为90.3%(Kappa值:0.636,P<0.05)。12份检测不一致标本中,3份仅有固相凝集捕获检测阳性,其他方法阴性,与6位随机献血者交叉配血结果呈现部份交叉配血结果不相合;5份为仅有固相凝集捕获检测阴性,皆为HLA抗体所致;其余4份的固相凝集捕获检测与液相芯片检测皆为阳性,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为阴性。结论 3种检测方法一致性为85.5%,不同方法有各自局限性。固相凝集捕获检测具备快速、中国注册与经济优势可作为初步筛选;液相芯片检测具备最佳诊断力但是用于高通量与HPA/HLA抗体分析;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具备方便操作的优势。联合多种检测方法使用可有效诊断血小板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检测 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液相芯片检测 固相凝集捕获检测
原文传递
米力农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陆军 王飞 +4 位作者 赵滋苗 丁月平 宋希玲 马丹女 叶肖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年第6期131-132,共2页
重症肺炎除了肺炎常见的症状外,尚有呼吸衰竭或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而心力衰竭是重症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和缺氧、感染引起肺动脉高压、心脏负荷增加,以及心肌功能受损导致的心排血量减少有关。老年患者基础疾病... 重症肺炎除了肺炎常见的症状外,尚有呼吸衰竭或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而心力衰竭是重症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和缺氧、感染引起肺动脉高压、心脏负荷增加,以及心肌功能受损导致的心排血量减少有关。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并发心力衰竭时,病情危急,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