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找超高能宇宙线源——西藏广延空气簇射实验
1
作者 贾焕玉 Amenomori M +20 位作者 戴本忠 丁林垲 冯振勇 HibinoK HottaN 黄庆 霍安祥 KajinoF KasaharaK 拉巴次仁 刘绍敏 梅东明 孟宪茹 MizutaniK 木均 NanjoH NishizawaM OguroA OhnishiM OhtaI O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8-368,共11页
总结了1990年6月到1993年10月期间西藏空气簇射阵列的观测结果。寻找了来自于蟹状星云、X射线双星、脉冲星、活动星系核和其它活动天体的能量为10TeVγ射线连续发射,没有发现连续稳定发射的迹象,但给出了每个源的流... 总结了1990年6月到1993年10月期间西藏空气簇射阵列的观测结果。寻找了来自于蟹状星云、X射线双星、脉冲星、活动星系核和其它活动天体的能量为10TeVγ射线连续发射,没有发现连续稳定发射的迹象,但给出了每个源的流强上限。在阵列所观测的天区寻找了10TeV的γ暴,结果没有发现能量10TeV的γ暴,最后也给出了发现此种γ暴的上限。应用该阵列,明显地观测到了能量为10TeV的宇宙线流强的太阳和月亮阴影。观测了朝向和远离太阳的行星际空间磁场对宇宙线阴影的影响,这是行星际磁场对阴影位移影响的第一次直接观测。研究并发现在实验期间,太阳阴影的位置每年都在变化。同时观测在此期间,朝向和远离方向的宇宙线阴影的不同变化。另外,应用该实验的数据,给出了所谓的“膝”区的原初宇宙线能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 广延空气簇射 阵列 超高能 Γ射线 西藏
下载PDF
基于TKO-CAMAC的羊八井EAS阵列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Amen.,M 白占武 +51 位作者 曹臻 丁林垲 冯振勇 K.Jibion N.Hotta 黄庆 霍安祥 贾焕玉 江光佐 焦善庆 F.Kajino K.Kasahara 拉巴次仁 梅东明 孟烈 米玛次仁 孟宪茹 K.Mizitani 木钧 H.Nanjo M.Nishizawa 努桑 M.Ohnishi I.Ohta 任敬儒 T.Saito M.Sakata 施志政 M.SHIBATA T.Shirai 孙欣新 H.Sugimoto K.Taira 潭有恒 N.Tateyama S.Torii 王辉 王家祥 温诚忠 Y.Yamaoto 余光策 袁澎 T.YUDA 曾家刚 赵春华 张春生 张慧敏 张力 张鸣 扎桑 扎西次仁 周文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78-283,262,共7页
本义介绍一个基于TKO-CAMAC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集坐落在西藏羊八井的广延空气簇射阵列数据,它是由TKO-AMAC系列插件和PC-386微机组成。除此以外,它还包括一个激光标定检测系统及由原子钟和GPS(全球定... 本义介绍一个基于TKO-CAMAC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集坐落在西藏羊八井的广延空气簇射阵列数据,它是由TKO-AMAC系列插件和PC-386微机组成。除此以外,它还包括一个激光标定检测系统及由原子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组成的定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延空气簇射 太电子伏 数据采集系统
下载PDF
中微子振荡能解决太阳中微子问题吗 被引量:12
3
作者 叶子飘 戴长江 丁林垲 《大自然探索》 1999年第3期24-28,共5页
认为太阳中微子丢失之谜本身并不是问题,而是我们对太阳内部在极端高温条件下进行的核反应和衰变过程并不十分了解。如果核3He和核4He反应产生7Be的几率、7Be经电子俘获后产生7Li和电子中微子实际几率以及8B经β衰变的几率比我们现在... 认为太阳中微子丢失之谜本身并不是问题,而是我们对太阳内部在极端高温条件下进行的核反应和衰变过程并不十分了解。如果核3He和核4He反应产生7Be的几率、7Be经电子俘获后产生7Li和电子中微子实际几率以及8B经β衰变的几率比我们现在计算所用的几率要低得多,那么,太阳中微子丢失之谜就可以得到更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中微子问题 中微子振荡 中微子质量 中微子
下载PDF
简述中微子的独特性
4
作者 叶子飘 戴长江 丁林垲 《肇庆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69-73,共5页
本文分析了中微子的一些特性,认为中微子是一种普通的费米粒子,它应该有其它费米粒子所具有的一切性质如它有确定的内禀宇称,有一定的静止质量和有一定的磁矩等。不应该存在一些独特的性质如所谓中微子振荡现象。认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 本文分析了中微子的一些特性,认为中微子是一种普通的费米粒子,它应该有其它费米粒子所具有的一切性质如它有确定的内禀宇称,有一定的静止质量和有一定的磁矩等。不应该存在一些独特的性质如所谓中微子振荡现象。认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问题并不是因为中微子没有确定的内禀宇称引起的,而是应该由更深刻更基本的原因引起的。对所谓太阳中微子丢失之谜应该用别的理论或模型来加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微子质量 内禀宇称 二分量中微子理论 中微子振荡 中微子螺旋性
下载PDF
中微子奇特吗
5
作者 叶子飘 戴长江 丁林垲 《科学》 1999年第5期77-78,共2页
中微子自出现以来就显得与众不同。中微子真的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奇特的粒子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微子物理的发展历史和人们赋予它奇特性质的历程。'小精灵'出世本世纪20年代末,物理学家在研究β衰变时... 中微子自出现以来就显得与众不同。中微子真的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奇特的粒子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微子物理的发展历史和人们赋予它奇特性质的历程。'小精灵'出世本世纪20年代末,物理学家在研究β衰变时,对于原子核发生β衰变后,其发射的β粒子的能量是连续的感到难以理解。因为在β衰变中,人们通常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微子 物理 中微子假设 粒子 Β衰变
下载PDF
关于超高能宇宙线作用的非弹性度
6
作者 丁林垲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86-489,共4页
分析了超高能宇宙线的核子-空气核和核-空气核作用的非弹性度,并讨论了核碰撞几何对它的影响.
关键词 超高能 宇宙线 非弹性度
原文传递
宇宙线超高能相互作用的QCD部分子模型产生器 被引量:1
7
作者 曹臻 丁林垲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961-969,共9页
在pQCD的部分子模型和独立碎裂方案的部分子强子化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用于超高能宇宙线与空气核相互作用的产生器.通过拟合PP散射和e+e-对撞实验数据来决定产生器中的参数.再现了从=546GeV到1800GeVpp散射... 在pQCD的部分子模型和独立碎裂方案的部分子强子化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用于超高能宇宙线与空气核相互作用的产生器.通过拟合PP散射和e+e-对撞实验数据来决定产生器中的参数.再现了从=546GeV到1800GeVpp散射中喷注的产生和从=14GeV到91GeVe+e-对撞等实验的基本特征,并外推到≤22TeV的超高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能相互作用 QCD 部分子模型 强子化 宇宙线
原文传递
p-A作用的非弹性度及对靶核质量的依赖
8
作者 荆贵茹 王广君 +1 位作者 丁林垲 经才骝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057-1063,共7页
采用核碰撞几何和强子作用二分量模型,建立了p-N和p-A作用的MOnte-Carlo产生器.用这个产生器,研究了p-A作用的非弹性度分布和平均非弹性度,以及它们对靶核质量的依赖关系.
关键词 非弹性度 核碰撞几何 蒙持卡洛产生器 p-A作用
原文传递
超高能软强子作用的Chou-Yang模型
9
作者 曹臻 丁林垲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990-995,共6页
用Chou-Yang模型构造了一个用于=26GeV到22TeV的软强子非单衍相互作用MonteCarlo产生器.结合大横动量喷注产生过程的pQCD计算和相应的部分子强子化方案,较好地再现了高能区实验的结果.平滑地外推... 用Chou-Yang模型构造了一个用于=26GeV到22TeV的软强子非单衍相互作用MonteCarlo产生器.结合大横动量喷注产生过程的pQCD计算和相应的部分子强子化方案,较好地再现了高能区实验的结果.平滑地外推到超高能区,预言了非弹性度随能量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单衍 软强子 相互作用 超高能 C-Y模型
原文传递
观测能量ΣE_γ≥100TeV_γ族事例衰减特征的研究
10
作者 张鸣 和煜东 +6 位作者 木钧 周文德 和仁道 丁林垲 朱清棋 荆贵茹 经才骝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分析了观测能量sum (E)≥100TeV的γ族的衰减特征.用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得到的垂向流强,3个不同大气浓度的γ族能谱,γ族在大气中的衰减长度以及其他可测量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均与相应的实验值相符。因此,模拟中所用的M-D-ND和M-SD-SH能大... 分析了观测能量sum (E)≥100TeV的γ族的衰减特征.用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得到的垂向流强,3个不同大气浓度的γ族能谱,γ族在大气中的衰减长度以及其他可测量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均与相应的实验值相符。因此,模拟中所用的M-D-ND和M-SD-SH能大致正确地描述γ族事例的衰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粒子 γ族 衰减特征 次级粒子 天顶角 蒙特卡洛模拟 超高能核作用 垂向流强
原文传递
西藏羊八井广延空气簇射阵列性能的Monte Carlo研究
11
作者 M.Amenomori 白占武 +52 位作者 曹臻 丁林垲 冯振勇 K.Hibino N.Hotta 黄庆 霍安祥 贾焕玉 江光佐 焦善庆 F.Kajino K.Kasahara 拉巴次仁 梅东明 孟烈 孟宪茹 米玛次仁 K.Mizitani 木钧 H.Nanjo M.Nishizawa 努桑 M.Ohnishi I.Ohta 任敬儒 To.Saito M.Sakata 施志政 M.Shibata T.Shirai 孙欣新 H.Sugimoto 台安 K.Taira 谭有恒 N.Tateyama S.Torii 王辉 王家祥 温诚忠 Y.Yamamoto 余光泽 袁澎 T.Yuda 曾家刚 赵春华 张春生 张慧敏 张力 张鸣 扎桑 扎西次仁 周文德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85-390,共6页
本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西藏羊八井空气簇射阵列性能。确定好事例判选标准.簇射中心定位精度达3.4m.原初粒子到达方向角分辨率好于1.1°.原初粒子能量按lgE_0=lg(0.45∑N_i)±0.226确定,其中E_0(TeV)为初级入射粒子能量,∑N_... 本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西藏羊八井空气簇射阵列性能。确定好事例判选标准.簇射中心定位精度达3.4m.原初粒子到达方向角分辨率好于1.1°.原初粒子能量按lgE_0=lg(0.45∑N_i)±0.226确定,其中E_0(TeV)为初级入射粒子能量,∑N_i为FT探测器上探测到的粒子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延空气簇射 蒙特卡罗法 空气簇射
原文传递
利用羊八井广延大气簇射阵列探测来自壳型超新星遗迹G40.5-0.5的TeV γ射线发射
12
作者 羊八井ASγ合作组 张吉龙 +36 位作者 崔树旺 丹增罗布 丁林垲 丁晓红 冯存峰 冯振勇 高晓宇 耿庆喜 郭宏伟 何会海 何瑁 胡红波 黄庆 贾焕玉 乐贵明 李金玉 卢红 陆穗苓 孟宪茹 木均 任敬儒 谭有恒 王辉 王云冈 吴含荣 薛良 杨先楚 叶宗海 余光策 袁爱芳 张慧敏 张乃健 张学尧 张勇 张毅 扎西桑珠 周勋秀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7,共5页
利用羊八井广延大气簇射阵列从2000年10月到2001年9月的数据,对壳型超新星遗迹 G40.5-0.5可能的TeV γ射线发射进行了探测.用对扩展源的二维分析方法发现一个最高超出为 4.4σ的天区,EGRET不明源GeV J1907+0557非常接近这一最高超... 利用羊八井广延大气簇射阵列从2000年10月到2001年9月的数据,对壳型超新星遗迹 G40.5-0.5可能的TeV γ射线发射进行了探测.用对扩展源的二维分析方法发现一个最高超出为 4.4σ的天区,EGRET不明源GeV J1907+0557非常接近这一最高超出天区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延大气簇射 Γ射线 壳型超新星遗迹 EGRET不明源
原文传递
高能强子与原子核碰撞的受伤核子数分布和非弹性截面的计算
13
作者 任江龙 丁林垲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在对超高能区宇宙线产生的广延大气簇射的模拟计算中注意到,质子—空气核碰撞中的受伤核子数分布和非弹性截面对于簇射的纵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依据符合现有加速器能区的有关质子—质子作用截面的经验公式,对超高能区的质子与... 在对超高能区宇宙线产生的广延大气簇射的模拟计算中注意到,质子—空气核碰撞中的受伤核子数分布和非弹性截面对于簇射的纵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依据符合现有加速器能区的有关质子—质子作用截面的经验公式,对超高能区的质子与空气核碰撞的受伤核子数分布和非弹性截面做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子 原子核碰撞 受伤核子 非弹性截面
原文传递
对高山乳胶室γ族强度和衰减的讨论
14
作者 朱清棋 丁林 +2 位作者 王广君 和煜东 荆贵茹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96-302,共7页
分析影响高山乳胶室γ族强度的种种因素,比较强度的实验数据和模拟计算值。结果表明超高能区(~10^(15)eV)初级宇宙线化学成分中质子占~30%的推断是可以接受的。
关键词 高山乳胶室 γ族 强度 衰减
原文传递
关于核作用的碰撞几何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林 B.Andersson +1 位作者 G.Gustafson E.Stenlund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03-310,共8页
对 CERN SPS 和 BNL 重离子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它们对核碰撞几何有很强的依赖。本文介绍一种用计算机随机产生核碰撞几何的方法,在其中,已知的原子核电荷分布、强子作用截面和双核子关联都得到了考虑。
关键词 核作用 碰撞几何
原文传递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HIGH ENERGY INTERACTION STUDY BY MOUNTAIN EMULSION CHAMBER
16
作者 丁林垲 朱清棋 +2 位作者 经才骝 荆贵茹 和煜东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8年第9期726-731,共6页
Ⅰ. INTRODUCTION Owing to the rapid decrease of primary cosmic ray intensity with increasing energy, the detectors for recording super-high energy events must have very large acceptance. To study the super-high energy... Ⅰ. INTRODUCTION Owing to the rapid decrease of primary cosmic ray intensity with increasing energy, the detectors for recording super-high energy events must have very large acceptance. To study the super-high energy hadronic interaction at 1015—1017 eV, a large emulsion chamber with 150 m2 of sensitive area and one year’s sensitive time in one experimental period has been built on the top of Mt. Kanbala (5500 m a. s.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 recording EMULSION acceptance chamber COSMIC FRAGMENTATION fitting experienced PREFER
下载PDF
高能强子相互作用的碎裂区行为
17
作者 丁林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99-406,共8页
在SppS能量,分析了强子相互作用的碎裂区是否存在Feynman scaling的问题.讨论了碎裂区scaling破坏的证据以及破坏的程度.对宇宙线超高能现象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几类模型进行了检验和讨论.
关键词 强子 相互作用 碎裂区 宇宙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