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8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接触强化的铝合金表面电刷镀镍层改性研究
1
作者 丁浩 周珊 朱世根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目的]对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可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拓宽铝合金材料在机械零件方面的应用。[方法]采用电刷镀技术在1060铝合金表面制备Ni镀层,再通过电接触强化技术对Ni镀层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维氏硬度计考察了Ni镀层电接触... [目的]对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可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拓宽铝合金材料在机械零件方面的应用。[方法]采用电刷镀技术在1060铝合金表面制备Ni镀层,再通过电接触强化技术对Ni镀层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维氏硬度计考察了Ni镀层电接触强化前后的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对比了1016铝合金及Ni镀层电接触强化前后的耐磨性。[结果]经电接触强化后,Ni镀层内部的裂纹及孔洞类缺陷减少,晶粒间隙减小,致密性提高,显微硬度增大到524.4~560.3 HV0.1范围内。1016铝合金在摩擦磨损试验后存在较深的犁沟和剥落,耐磨性较差。Ni镀层的耐磨性优于1016铝合金,但在摩擦过程中会发生剥落。经电接触强化的Ni镀层在摩擦过程中摩擦因数平稳,表面只是轻微擦伤,耐磨性最佳。[结论]结合电刷镀镍和电接触强化技术可显著提高铝合金的表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电刷镀 电接触强化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耐磨性
下载PDF
基于“马赛克战”的水下有人-无人作战使用探讨
2
作者 邓鹏 丁浩 +1 位作者 张永 王新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89,共4页
通过对“马赛克战”概念的背景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基于马赛克的水下攻防作战运用构想,构建基于马赛克的水下有人-无人作战网络,分析多域背景下水下OODA作战网络的构成,利用OODA作战环理论对水下马赛克作战网络作战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 通过对“马赛克战”概念的背景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基于马赛克的水下攻防作战运用构想,构建基于马赛克的水下有人-无人作战网络,分析多域背景下水下OODA作战网络的构成,利用OODA作战环理论对水下马赛克作战网络作战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水下马赛克作战网络对抗单个平台和对抗作战网络的使用方法。最后,从通信组网、集群使用、人工智能、察打一体等4个方面对“马赛克战”概念下水下无人航行器装备使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赛克战 有人-无人 水下作战 体系对抗
下载PDF
南极和格陵兰岛GPS连续台站背景噪声时空特性
3
作者 潘元进 张小红 +3 位作者 吴奇文 焦佳爽 丁浩 沈嗣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6,共14页
基于GPS观测数据获取的陆地垂向运动对研究现今两极区域的冰川质量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受地表环境负荷对GPS时间序列中背景噪声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在利用GPS时间序列获取垂向速度场时,估计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度.本文针对南极和格陵... 基于GPS观测数据获取的陆地垂向运动对研究现今两极区域的冰川质量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受地表环境负荷对GPS时间序列中背景噪声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在利用GPS时间序列获取垂向速度场时,估计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度.本文针对南极和格陵兰岛区域的GPS连续观测时间序列中背景噪声的空间特性对速度场及其不确定度的影响问题,利用地表环境负荷模型(包括大气、非潮汐海洋和水文负荷)和重力卫星GRACE/GRACE-FO观测数据反演的地表弹性形变对GPS时间序列进行了改正.通过对改正前后的数据进行背景噪声特性分析,揭示出修正环境负荷形变能够有效降低极区GPS时间序列背景噪声幅度,但是大气和非潮汐海洋负荷改正造成了大多数台站背景噪声谱指数的减小,南极和格陵兰岛分别约为其GPS台站总数的46.1%和84.6%,直接导致了对GPS速度不确定度估计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对背景噪声空间异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极区台站的背景噪声参数主要表现为随纬度变化的空间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GRACE/GRACE-FO 环境负荷 GPS背景噪声
下载PDF
潜艇强机动变深规避鱼雷攻击仿真研究
4
作者 丁文强 丁浩 赵志允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潜艇利用强机动变深规避鱼雷末端攻击弹道是其规避鱼雷攻击的方法之一,也是潜艇防御鱼雷的最后措施。研究这种规避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为潜艇指挥员科学合理地操纵潜艇规避鱼雷攻击提供参考,对提高潜艇生命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 潜艇利用强机动变深规避鱼雷末端攻击弹道是其规避鱼雷攻击的方法之一,也是潜艇防御鱼雷的最后措施。研究这种规避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为潜艇指挥员科学合理地操纵潜艇规避鱼雷攻击提供参考,对提高潜艇生命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军事应用价值。通过对强机动规避方案基本原理及不同机动方式的效果进行理论剖析,并对潜艇和鱼雷相对运动态势进行建模仿真计算,验证了潜艇强机动变深规避鱼雷攻击的效果。仿真计算表明,在一定距离范围内,高速机动的潜艇利用高压气吹除主压载水舱的水,同时采用上浮大舵角使潜艇大尾倾高速上浮至水面来规避鱼雷末端攻击弹道,随后迅速下潜到浅水层完成规避鱼雷攻击,这种战术机动规避措施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该方案采用时机亦应当充分考虑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强机动 变深 规避 鱼雷攻击 仿真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无袖紧身传感服装设计
5
作者 白云峰 郑丽 +1 位作者 丁浩 朱世根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为减小人体运动时搭载于紧身服装上的传感模块与人体皮肤间的滑移,采用数值模拟仿真的方法对服装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建立了人体上半身和无袖紧身服装实体模型;其次,根据紧身服装的款式及各区域皮肤... 为减小人体运动时搭载于紧身服装上的传感模块与人体皮肤间的滑移,采用数值模拟仿真的方法对服装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建立了人体上半身和无袖紧身服装实体模型;其次,根据紧身服装的款式及各区域皮肤变形范围,对无袖紧身服装进行了裁剪分片设计;最后,以跑步时人体的运动状态为例,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平台,研究了当不同弹性面料组合成服装时传感模块装配点相对皮肤的位置变化。结果显示,当前片和后片选择弹性较好的面料、肩膀和侧边片选择弹性较差的面料时,传感模块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滑移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KBENCH 传感模块 无袖紧身服装 滑移 上半身
下载PDF
“犯罪现场勘验”课程“双线混融”教学模式探索与构建
6
作者 张飞 丁浩 周毅锦 《化工时刊》 CAS 2024年第1期98-100,共3页
作者探讨了在“犯罪现场勘验”课程中引入“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效果。首先讨论了传统线下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并探索了在“犯罪现场勘验”课程中的实施... 作者探讨了在“犯罪现场勘验”课程中引入“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效果。首先讨论了传统线下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并探索了在“犯罪现场勘验”课程中的实施路径。该模式强调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实践操作和团队的协作,并设计了学习任务与互动机制。教学评价及定期的评估与调整是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该模式突破了传统线下教学的限制,提供了更全面、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在“犯罪现场勘验”课程中具有优势,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接触专业知识和经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现场勘验 双线混融教学 线上线下教学 教学评价
下载PDF
丁浩标志设计作品
7
作者 丁浩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丁浩 现为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四川省教育学院美术学专业毕业.2013年至201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进修具有多年的品睥设计、插画和书籍设计相关教学经验,研究方向包括插画艺术、书籍设计、品牌设计及民间图形... 丁浩 现为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四川省教育学院美术学专业毕业.2013年至201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进修具有多年的品睥设计、插画和书籍设计相关教学经验,研究方向包括插画艺术、书籍设计、品牌设计及民间图形艺术的应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图形艺术 书籍设计 设计学院 师范学院 视觉传达 教育学院
原文传递
微光数字观瞄镜的强杂光抑制技术研究
8
作者 梁国龙 张明超 +3 位作者 黄剑波 丁浩 白晶 张尧禹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针对观瞄镜强杂光干扰问题,提出一套完整的强杂光抑制技术方案。首先,对物镜内表面采用绒布消光;然后,在软件图像处理上结合使用相邻图像累加积分、直方图统计和宽动态灰度增强等算法完成强杂光抑制;在天空照度为1×10^(-3)lx以下... 针对观瞄镜强杂光干扰问题,提出一套完整的强杂光抑制技术方案。首先,对物镜内表面采用绒布消光;然后,在软件图像处理上结合使用相邻图像累加积分、直方图统计和宽动态灰度增强等算法完成强杂光抑制;在天空照度为1×10^(-3)lx以下的野外暗夜环境下,加入强杂光干扰后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能有效完成强杂光抑制和图像细节增强,提升图像质量。软件算法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平台上运行,2 ms内完成图像处理工作,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观瞄镜 强杂光 干扰 抑制 消光绒布 直方图 宽动态灰度增强
下载PDF
弱活化时间对球墨铸铁电刷镀厚镍层的影响
9
作者 丁浩 包英超 朱世根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23,共5页
结合电刷镀技术和电接触强化技术在球墨铸铁表面获得厚度为1.6 mm的厚镍镀层,为零件的大尺寸修复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重点考察了弱活化时间对镀层增厚的影响。结果表明,弱活化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不利于电刷镀得到厚镍镀层。当弱活化时间... 结合电刷镀技术和电接触强化技术在球墨铸铁表面获得厚度为1.6 mm的厚镍镀层,为零件的大尺寸修复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重点考察了弱活化时间对镀层增厚的影响。结果表明,弱活化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不利于电刷镀得到厚镍镀层。当弱活化时间为2.5 min时,基体表面状态良好,能够通过电刷镀得到完整、结合良好的厚镍镀层,且该镀层在电接触强化过程中没有发生起皮、剥落现象,具有良好的电接触强化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电刷镀 厚镍镀层 弱活化 表面修复
下载PDF
基于逆康普顿散射源核废物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仿真模拟
10
作者 丁浩 林锦 +2 位作者 张鸿泽 杜应超 唐传祥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3年第S01期623-630,共8页
高放射性水平废物具有放射性核素浓度高、毒性大、持续释放衰变热和衰变时间长等特性,使其处置的难度和风险极高。核废物的精准检测和评估对深地质处置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以核共振荧光方法与三维透射成像相结合的核废物检测方法近年... 高放射性水平废物具有放射性核素浓度高、毒性大、持续释放衰变热和衰变时间长等特性,使其处置的难度和风险极高。核废物的精准检测和评估对深地质处置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以核共振荧光方法与三维透射成像相结合的核废物检测方法近年来开始逐步发展并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紧凑型逆康普顿散射X/γ射线源是核共振荧光技术应用的核心装置,能够满足工程现场应用和精准无损检测的需求。介绍了国内这类先进辐射源的发展应用情况和相关研究现状。基于紧凑型伽马射线源装置,结合蒙特卡洛模拟,揭示了核废物、废物罐及其外围膨润土的响应机制,实现了对交界区域的成像分析。相关表征数据可作为输入参数,提高屏蔽材料多场耦合的数值模拟精度,预测关键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规律,评价屏障系统的可靠性和核废物的泄露风险,为核废物深地质处置的核素识别、检测和安全评估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废物检测 紧凑型逆康普顿散射源 成像分析 深地质处置
下载PDF
线导鱼雷动力电池管外激活发射初始弹道研究
11
作者 丁浩 孙乃葳 黄波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2期329-332,348,共5页
为研究线导鱼雷动力电池管外激活发射初始弹道,文中运用流体力学理论,对线导鱼雷出管过程动力学进行分析。基于鱼雷航行动力学方程,结合线导鱼雷特点,建立线导鱼雷管外激活出管纵向运动模型,分别对横舵管制舵角和鱼雷出管速度取不同值时... 为研究线导鱼雷动力电池管外激活发射初始弹道,文中运用流体力学理论,对线导鱼雷出管过程动力学进行分析。基于鱼雷航行动力学方程,结合线导鱼雷特点,建立线导鱼雷管外激活出管纵向运动模型,分别对横舵管制舵角和鱼雷出管速度取不同值时,纵平面初始弹道进行仿真,得到动力电池激活前鱼雷与发射艇的水平距离、深度差、鱼雷俯仰角以及速度的变化曲线,并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上2个参数对线导鱼雷管外激活初始弹道以及鱼雷航行姿态都有影响,通过合理设定横舵管制舵角,并尽量提高鱼雷出管速度,线导鱼雷管外激活发射可获得安全的初始弹道以及良好的姿态控制,验证了该发射方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导鱼雷 动力电池 管外激活 初始弹道
下载PDF
从1例累及呼吸系统的罕见病谈临床思维的培养
12
作者 王崇杰 罗征秀 +6 位作者 丁浩 徐秀娟 罗健 鞠春兰 祝玉婷 刘玉琳 张光莉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333-336,共4页
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是提升医学生和医生临床能力的根本和核心,同时也是医学教育的重点与难点。与常见病不同,罕见病的临床思维具有其特异性。该文以1例先天性支气管胆管瘘罕见病为例,从资料收集、逻辑推导、循证教学等方面来总结罕见病... 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是提升医学生和医生临床能力的根本和核心,同时也是医学教育的重点与难点。与常见病不同,罕见病的临床思维具有其特异性。该文以1例先天性支气管胆管瘘罕见病为例,从资料收集、逻辑推导、循证教学等方面来总结罕见病诊断思维的特点,以期进一步提升医学生和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呼吸系统罕见病的临床思维训练提供相关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思维 罕见病 先天性支气管胆管瘘 医学教育
下载PDF
三维动静加载下煤的本构模型及卸荷破坏特征
13
作者 解北京 栾铮 +3 位作者 李晓旭 张景顺 于瑞星 丁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2,共12页
为研究非静水压条件下煤体动力学性能及动力扰动后卸荷破坏特征,在三维动静加载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卸荷方式对动力扰动后卸荷煤样宏观破坏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Ф5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开展三维动静加载下煤样的动力学实验,... 为研究非静水压条件下煤体动力学性能及动力扰动后卸荷破坏特征,在三维动静加载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卸荷方式对动力扰动后卸荷煤样宏观破坏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Ф50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开展三维动静加载下煤样的动力学实验,研究轴压、应变率对煤样动力学响应规律的影响;其次,基于响应曲面理论,借助中心复合试验法,构建考虑因素交互作用的回归模型,并分析单因素及因素交互作用的显著性;然后,结合因素交互作用、Weibull分布、Drucker-Prager准则,修正煤的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对比理论与实验结果,验证模型可靠性;最后,借助加卸荷电液伺服装置,探究轴压、冲击气压、卸荷方式对煤样破坏特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构建的强度型统计损伤模型,相关系数R~2≥0.88,可表征煤样动力学响应行为。冲击后同步卸荷的煤样多呈层裂破坏,拉伸界面随轴压增大而后移直至消失,无法形成层裂破坏;非同步卸荷下煤样破坏形式主要包括整体完整、层裂、压剪破坏,而当冲击气压0.4~0.6 MPa,轴压14.5 MPa时,表现为“层裂+压剪”混合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组合 卸荷破坏 本构模型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响应曲面法 交互作用
下载PDF
UUV水平航行稳定性分析与仿真
14
作者 丁浩 刘国平 崔沁青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0,共3页
UUV水下航行时会受到水流扰动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影响其航行状态,甚至可能引起航行失稳。运用动力系统理论,在流体动力系数存在扰动的情况下,系统分析在比例微分控制下,UUV水平航行的稳定性。采用胡尔维茨定理,推导出系统特征向量表达式... UUV水下航行时会受到水流扰动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影响其航行状态,甚至可能引起航行失稳。运用动力系统理论,在流体动力系数存在扰动的情况下,系统分析在比例微分控制下,UUV水平航行的稳定性。采用胡尔维茨定理,推导出系统特征向量表达式,对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对大多数流体动力系数来说,当其扰动值在参考范围内达到某一数值时,就会使系统零解失稳,并给出了确保UUV稳定航行的流体动力参数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稳定性 水平航行 水下航行体
下载PDF
混合学习下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自我调节学习的中介效应
15
作者 丁浩 徐凤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混合学习成为高校教与学的新常态,混合学习下学习投入成为新痛点。按照方便取样原则,从安徽省北部某大学选取447名大学生,采取问卷调查法考查自我调节学习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学...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混合学习成为高校教与学的新常态,混合学习下学习投入成为新痛点。按照方便取样原则,从安徽省北部某大学选取447名大学生,采取问卷调查法考查自我调节学习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学业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2)学业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自我调节学习;(3)自我调节学习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4)自我调节学习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混合学习下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内部作用机制,提示了自我调节学习干预是解决混合学习下学习投入痛点的关键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投入 自我调节学习 学业自我效能感 混合学习
下载PDF
学习分析视角下大学生线上自我调节学习干预设计与检验
16
作者 丁浩 徐凤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97,共7页
学习分析视角下大学生线上自我调节学习的干预框架,包括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自我调节学习的干预三个部分。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包括线上收集和线下收集两种途径,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是对线上学习状态和任务完成质量两方面的综合分... 学习分析视角下大学生线上自我调节学习的干预框架,包括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自我调节学习的干预三个部分。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包括线上收集和线下收集两种途径,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是对线上学习状态和任务完成质量两方面的综合分析,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干预是环境干预、个人干预和行为干预相互融合的三维干预机制。学习分析视角下大学生线上自我调节学习的实证检验,以8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独立组设计,以线上自我调节学习量表为研究工具。研究结果表明:干预框架所设计的干预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线上自我调节学习水平。研究为混合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线上自我调节学习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分析 大学生 线上自我调节学习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案例融合教学的具体尝试与效果探讨
17
作者 丁浩 高洁 +2 位作者 韦晓英 李日著 钟浩华 《科学咨询》 2024年第4期94-97,共4页
本文就“病理生理学”这一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进行一次完整具体的尝试。同时对整个课程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采用新模式教学方式的课程思政融合专业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爱国情怀、科学精神等多个方面均有积极影响;同时... 本文就“病理生理学”这一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进行一次完整具体的尝试。同时对整个课程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采用新模式教学方式的课程思政融合专业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爱国情怀、科学精神等多个方面均有积极影响;同时发现学生在对思政案例融入专业教学的内容选择上,更多地偏向“对未来医学领域可知性的探索”这一主题。希望本文的尝试可以在生理学融入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的具体方式和内容的选择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课程思政 案例教学
下载PDF
融合多重特征词嵌入的农业实体命名识别研究
18
作者 丁浩 孔令圆 +1 位作者 刘清 胡广伟 《现代情报》 2023年第11期135-145,共11页
[目的/意义]本文针对农业领域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多重特征词嵌入模型的农业命名实体识别方法,以提高识别准确度。[方法/过程]通过使用结合字符、位置语义、领域知识字典特征等多重特征向量作为嵌入层,充分考虑字符的位置信息和上下文语义... [目的/意义]本文针对农业领域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多重特征词嵌入模型的农业命名实体识别方法,以提高识别准确度。[方法/过程]通过使用结合字符、位置语义、领域知识字典特征等多重特征向量作为嵌入层,充分考虑字符的位置信息和上下文语义信息,并根据农业领域的中文实体的特点改进了单一字符向量嵌入,获得更多的农业实体特征,同时采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和多头注意力机制来学习文本的长距离依赖信息,再利用条件随机场CRF获得全局最优标注序列。[结果/结论]本文在农业领域中文实体语料数据集中与9种基于基线方法进行对比实验,模型的Precision为92.2%,Recall为92.0%,F1值为92.11%,均优于其他基线模型,说明本文模型对于中文农业命名实体识别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命名实体识别 农业文本 信息抽取 BiLSTM CRF
下载PDF
右旋糖酐40制备过程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影响因素
19
作者 问清江 慕娟 +2 位作者 孙晓宇 郑巧霞 丁浩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81-88,共8页
右旋糖酐40生产中分离纯化采用乙醇沉淀和超滤方法,将细菌内毒素作为分离纯化的一项指标,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细菌内毒素含量引入右旋糖酐40原料药产品标准,并且达到国际标准。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相应沉淀产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逐渐降... 右旋糖酐40生产中分离纯化采用乙醇沉淀和超滤方法,将细菌内毒素作为分离纯化的一项指标,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细菌内毒素含量引入右旋糖酐40原料药产品标准,并且达到国际标准。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相应沉淀产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逐渐降低;在乙醇分步沉淀中,随着乙醇浓度逐级提高,分离产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也在降低。分离纯化用水和环境因素均会影响右旋糖酐40分离纯化的细菌内毒素指标。乙醇沉淀分离纯化的右旋糖酐40产品,细菌内毒素含量均<6.00 EU/g,最低含量<3.00 EU/g,优于国际标准(≤10 EU/g),重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100 kDa+20 kDa二膜组合超滤分离纯化的右旋糖酐40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可以达到10 EU/g以下。100 kDa+20 kDa+50 kDa三膜组合超滤分离纯化,右旋糖酐40的细菌内毒素含量达到3 EU/g以下,重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达到《中国药典》标准。改进右旋糖酐40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品质,细菌内毒素含量引入右旋糖酐40原料药质量指标,使其达到和超过国际最高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40 细菌内毒素 乙醇沉淀 超滤 分离纯化
下载PDF
武汉市医护人员登革热防治知信行调查分析
20
作者 郭慧 杨莹 +6 位作者 丁浩 周仲瑾 胡瑞 周良才 吴丽群 王怀记 陈晓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7-641,662,共6页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登革热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KAP)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医护人员登革热防治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武汉市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共39所,采用自编结构式问卷,对1495名医护人...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登革热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KAP)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医护人员登革热防治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武汉市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共39所,采用自编结构式问卷,对1495名医护人员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KAP得分是否合格的影响因素。结果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32.63%,传播途径(71.17%)和预防措施(59.87%)的知晓率最高,其余诊治与管理方面的知晓率均低于50%。医护人员知识合格率为2.21%,态度积极率为65.48%,行为形成率为60.87%,综合KAP得分合格率为13.98%。职业(医生:OR=1.560,95%CI:1.143~2.128)、年龄(40~49岁:OR=1.927,95%CI:1.239~2.996;50岁及以上:OR=1.821,95%CI:1.078~3.074)、知识获取途径(线下讲座/会议:OR=1.560,95%CI:1.155~2.107;手机:OR=1.913,95%CI:1.370~2.670)是KAP得分合格的影响因素。结论武汉市医护人员登革热防治知信行水平不理想,尤其是知晓率较低,应结合线下讲座/会议与手机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针对不同职业、年龄人员实施差异化继续教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登革热 知信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