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止眩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眩晕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丁珺云 张小罗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止眩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眩晕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眩晕综合征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止眩汤。2组疗程均为7 d,分... 目的:观察自拟止眩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眩晕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眩晕综合征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止眩汤。2组疗程均为7 d,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2组中医证候积分,记录眩晕消失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随访1个月,统计2组症状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眩晕消失时间为(3.66±0.58)d,对照组为(4.73±0.6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5.00%,对照组为4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仅部分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均未作处理自行消失。结论:止眩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眩晕综合征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加快病情康复,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综合征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止眩汤
原文传递
银杏叶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丁珺云 叶小斌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2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片...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片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斑块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5.61%(P<0.05)。治疗后,2组斑块积分、NIHSS评分及TC、TG、LDL-C、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斑块积分、NIHSS评分及TC、TG、LDL-C、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调节血脂及CRP水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 银杏叶片 瑞舒伐他汀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血脂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东菱克栓酶治疗脑梗塞50例疗效观察
3
作者 丁珺云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6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东菱克栓酶 脑梗塞患者 疗效观察 治疗
下载PDF
脑分水岭梗死38例临床特征和影像学分析
4
作者 丁珺云 《中国乡村医药》 2004年第8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脑分水岭梗死 临床特征 影像学检查 诊断
下载PDF
13例肝豆状核变性误诊分析
5
作者 丁珺云 《中国乡村医药》 2004年第2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误诊 临床表现 精神症状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体会
6
作者 丁珺云 《中国乡村医药》 2004年第8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诊断 头颅CT检查 MRI检查
下载PDF
小剂量螺内酯在顽固性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广德 丁珺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年第11期85-86,共2页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高血压病患者联用3种足量的包括利尿剂在内的降压药物治疗,且已改善生活方式,但血压仍≥140/90mmHg者[1]。由于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引起心脑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持续加重,是高血压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2]。因此,选...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高血压病患者联用3种足量的包括利尿剂在内的降压药物治疗,且已改善生活方式,但血压仍≥140/90mmHg者[1]。由于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引起心脑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持续加重,是高血压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2]。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及良好的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高血压 螺内酯 评估
下载PDF
哮喘大鼠嗜铬蛋白A表达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童夏生 范广民 +2 位作者 蒋珍凤 丁珺云 王恩智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3072-3074,共3页
目的探讨嗜铬蛋白A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哮喘大鼠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和血中性粒细胞(PMN)嗜铬蛋白A或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组肺组织嗜铬蛋白A及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目的探讨嗜铬蛋白A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哮喘大鼠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和血中性粒细胞(PMN)嗜铬蛋白A或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组肺组织嗜铬蛋白A及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组嗜铬蛋白A及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血PMN嗜铬蛋白A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组嗜铬蛋白A mRNA的表达量与哮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大鼠嗜铬蛋白A的表达升高,嗜铬蛋白A可能参与了哮喘的炎症机制,其表达能被布地奈德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嗜铬蛋白A 布地奈德 发病机制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腔隙性脑梗塞诊断经验及教训(附55例腔隙性脑梗塞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学霖 孟舒 +3 位作者 李倩 丁珺云 秦光耀 沈九菊 《急诊医学》 CSCD 1998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 腔隙性 诊断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对哮喘核苷酸结合寡聚域样受体1和2 mRNA 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丁珺云 阮正英 +2 位作者 童夏生 蒋珍凤 王恩智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72-75,J0001,共5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域(NOD)样受体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哮喘大鼠模型,24只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哮喘组、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8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肺组织 NOD1和2 mRNA 的表达。结果哮喘组...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域(NOD)样受体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哮喘大鼠模型,24只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哮喘组、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8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肺组织 NOD1和2 mRNA 的表达。结果哮喘组、对照组、地塞米松组 NOD1表达量分别为(0.62±0.34)RQ 值、(1.00±0.00)RQ 值、(0.65±0.33)RQ 值,哮喘组显著低于对照组(F =4.75,P <0.05),地塞米松组表达量与哮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哮喘组、对照组、地塞米松组 NOD2 mRNA 表达量为(0.92±0.32)RQ 值、(1.00±0.00)RQ 值、(1.50±0.56)RQ 值,哮喘组 NOD2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地塞米松组 NOD2表达量显著高于哮喘组(F =5.64,P <0.01)。NOD1和2 mRNA 的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n =24,r =0.15,P >0.05)。结论不同亚型的 NOD 样受体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不同,对地塞米松的反应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模式识别受体 核苷酸结合寡聚域样受体 地塞米松
原文传递
38例脑分水岭梗死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珺云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5期616-616,共1页
关键词 脑分水岭梗死 影像学检查 诊断 发病因素 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