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丁舸 杨宜花 +1 位作者 左志琴 赵永红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266-267,共2页
黄芩是临床上常用药物,在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主要配伍意义表现在清热燥湿、清肠止痢、清泻肺火、泻肝胆火、泻火解毒、清热泻痞、清热安胎、和解少阳、清热止血等方面。
关键词 黄芩 清热燥湿 方剂 中药配伍
下载PDF
“解酒护肝饮”作用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丁舸 余日跃 +2 位作者 胡志芳 刁军成 韩冰 《中医药信息》 1999年第5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解酒护肝饮 解酒护肝 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试论肉桂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丁舸 葛小继 胡珂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7-448,共2页
肉桂是临床常用药物,在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其主要配伍意义表现在补火助阳、引火归原、通阳化气、温中止泻、温经散寒、通利血脉、通痹止痛、和阳通滞、温养气血、佐制寒凉等方面。
关键词 肉桂 方剂 配伍意义
下载PDF
苦参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丁舸 张志威 聂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23-25,共3页
苦参是临床常用药物,在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其主要配伍意义表现在清热燥湿(燥湿止带、清肠止痢、除湿退黄),祛风杀虫,清热利尿,清心安神,消痈散结,凉血止血,明目止泪,醒酒止渴,平喘祛痰,美容护肤等方面。
关键词 苦参 中药 方剂 配伍意义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研究现状 被引量:4
5
作者 丁舸 吴云娟 濮正琪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76-1778,共3页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全面了解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状况,找出治疗用药规律,文章就近几年的有关文献,从理论探讨、临床观察与研究(包括分型论治、以法论治、自拟方加减论治、专方论治、古方论治、中西药结合论治...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全面了解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状况,找出治疗用药规律,文章就近几年的有关文献,从理论探讨、临床观察与研究(包括分型论治、以法论治、自拟方加减论治、专方论治、古方论治、中西药结合论治及体外论治)、实验研究等3个方面进行概括,以期对脂肪肝的临床治疗及有关的新药研发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哲学观在中药学中的体现 被引量:3
6
作者 丁舸 聂晶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2-263,共2页
通过运用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观阐明其对中药学的影响及其作用,从而强调了中国古代哲学观对中药的属性、中药的归属、中药的功用、临证的用药、中药的命名以及天然药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并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构建提供了... 通过运用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观阐明其对中药学的影响及其作用,从而强调了中国古代哲学观对中药的属性、中药的归属、中药的功用、临证的用药、中药的命名以及天然药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并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中药学 阴阳观 五行观 天人合一观
下载PDF
浅谈吴茱萸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丁舸 娄雷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28-29,共2页
吴茱萸是临床常用药物,在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其主要配伍意义表现在通痹止痛、暖肝止痛、温脾暖胃、温肾助阳、温暖胞宫、温中止泻、降逆止呕、温脏杀虫、引火下行、佐制寒凉、引经报使等方面。
关键词 吴茱萸 方剂 配伍的意义
下载PDF
试论方剂功效 被引量:7
8
作者 丁舸 谢文光 《江西中医药》 2000年第4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方剂功效 理论依据 方剂组成
下载PDF
试论中药寒热药性与方剂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丁舸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89-2090,共2页
从中药寒热药性角度阐述了其对方剂组成的原则、药物配伍的形式、方证结合的用药原则及治法的具体运用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目的在于说明中药药性理论与方剂学的缘由以及对方剂学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中药 寒热药性 方剂组成 方剂配伍
下载PDF
《方剂学》教学备课中应重视备学生环节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舸 辛增平 姚风云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第3期71-71,100,共2页
强调了在《方剂学》教学中备学生的重要性,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可行手段,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搜集、测评,全面了解学生,以指导教学设计,制定教学方案,准确实施教学,从而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备学生 方剂学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小柴胡汤核心药组之论证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舸 张志威 《江西中医药》 2012年第12期4-5,共2页
方剂都有其特定的组成药物,而组成药物中的核心配伍药物则显得尤为关键,它决定着整个方剂的主要功用和主治取向。本文试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中医文献资料、现代药理研究、中医临床运用等方面论证柴胡、黄芩为小柴胡汤的核心药组。
关键词 柴胡 黄芩 小柴胡汤 核心药组
下载PDF
“传帮带”在青年教师培养中作用探索 被引量:22
12
作者 丁舸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18期75-76,共2页
为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的作用,培养青年教师尽早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打造一支教学素养高、执教能力强、科研水平优秀的《方剂学》教学团队,开展了以"传帮带"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本文从"传"... 为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的作用,培养青年教师尽早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打造一支教学素养高、执教能力强、科研水平优秀的《方剂学》教学团队,开展了以"传帮带"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本文从"传"承学科教学团队优良传统;"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带"动青年教师取得佳绩方面探索了"传帮带"在青年教师培养中所起的作用,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法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帮带 青年教师培养 人才培养 中医人才
下载PDF
酸味药在方剂中配伍举隅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舸 吴云娟 《江西中医药》 2006年第1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酸味药 方剂 配伍
下载PDF
十珍益血颗粒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舸 张慧 +1 位作者 刁军成 胡伟勇 《江西中医药》 2005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十珍益血颗粒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略论栀子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15
作者 丁舸 涂长华 娄雷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33-1935,共3页
栀子是临床上的常用药物,在许多方剂中都有配伍,其主要配伍意义表现在清心除烦、清肝泻火、清散脾经伏火、泻火宁肺、清泻胃火、清肠止血、泻三焦火毒、利湿退黄、清热凉血、清热通痹、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消肿止痛等方面。
关键词 栀子 方剂 配伍意义
原文传递
浅析姜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舸 左志琴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10期8-10,共3页
关键词 方剂 配伍
下载PDF
伤寒方相反相成配伍用药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舸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63-64,共2页
伤寒方相反相成配伍用药探讨丁舸(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伤寒论》药物配伍相反相成张仲景的《伤寒论》被后世医家誉为“方书之祖”,全书共113方,用药83味。仲景在整体观和阴阳学说的指导下,运用性能相... 伤寒方相反相成配伍用药探讨丁舸(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伤寒论》药物配伍相反相成张仲景的《伤寒论》被后世医家誉为“方书之祖”,全书共113方,用药83味。仲景在整体观和阴阳学说的指导下,运用性能相反的药物组成方剂,如寒热并用、攻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药物 配伍 相反相成 伤寒方
下载PDF
试论黄柏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18
作者 丁舸 张爱宁 辛增平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9-21,共3页
黄柏是临床上常用药物,在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主要配伍意义表现在泻火坚阴、燥湿止痢、清热除痿、燥湿止带、清热退黄、清热通淋、解毒疗疮、敛疮消痈、燥湿杀虫等方面。
关键词 黄柏 方剂 配伍意义
下载PDF
《方剂学》教学改革实践现状
19
作者 丁舸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40期96-97,共2页
方剂学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基础向临床过渡的基础学科,其是为了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中医思维、批判思维和横向思维。近年来,方剂学教学改革从未间断,... 方剂学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基础向临床过渡的基础学科,其是为了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中医思维、批判思维和横向思维。近年来,方剂学教学改革从未间断,且在不断创新,主要有教学方法、内容、形式、手段、模式改革实践,教材的改革与思路,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以及方剂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学 教学 改革 实践
下载PDF
谈记忆方剂组成的方法
20
作者 丁舸 杜晓寒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方剂 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 趣味记忆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