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丁长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4期0144-0147,共4页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得以积极推行,显著成效随之显现。本文致力于实证探究,探究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背景下,剖析其对农村经济及农民收入产生的影响,这关乎农村发展及政策制定的影响至关重要。搜集...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得以积极推行,显著成效随之显现。本文致力于实证探究,探究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背景下,剖析其对农村经济及农民收入产生的影响,这关乎农村发展及政策制定的影响至关重要。搜集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户收入的相关数据资料,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农户收入 实证研究 农村经济发展 政策建议
下载PDF
血清IL-18与膝骨关节炎关节结构改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娉娉 周珺贤 +4 位作者 徐健华 郑双 任家乐 丁长海 王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9-1823,共5页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O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与关节软骨体积、软骨缺损、骨髓病变(BML)和软骨降解生物标志物之间的横断面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该研究纳入151例膝OA患者,采用问卷调查采集患者一般信息,...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O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与关节软骨体积、软骨缺损、骨髓病变(BML)和软骨降解生物标志物之间的横断面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该研究纳入151例膝OA患者,采用问卷调查采集患者一般信息,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完成膝关节摄片,用OsiriX软件以3D-FLASH序列测量软骨体积,用T2加权序列半定量测定软骨缺损和BML。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13水平。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多变量分析中,血清IL-18水平与总软骨体积呈显著负相关(β=-0.24,95%CI:-0.13~0.03),与不同关节部位的软骨体积(胫骨和髌骨,P<0.05)的相关性一致。血清IL-18水平与股骨内侧的软骨缺损及BML呈正相关(P<0.01)。血清IL-18水平与MMP-3(β=0.31,95%CI:0.001~0.010)和MMP-13(β=0.86,95%CI:0.08~0.10,P<0.01)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18水平与膝OA软骨体积呈负相关,与软骨缺损、BML、MMP-3和MMP-13呈正相关,提示IL-18可能在膝OA患者软骨病变中起显著作用,靶向血清IL-18的治疗可能减少膝OA患者关节软骨损伤,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8 软骨缺损 骨髓损害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丁长海 徐建华 +2 位作者 陈学广 孙桂华 徐叔云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双氯芬酸钠凝胶(DSG)和吲哚美辛擦剂(IE)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DSG组54例,IE组46例,临床验证设计为随机、单盲、平行性和多中心的比较研究,方法为薄层涂布于患处,一日3次,总量不超... 目的:比较研究双氯芬酸钠凝胶(DSG)和吲哚美辛擦剂(IE)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DSG组54例,IE组46例,临床验证设计为随机、单盲、平行性和多中心的比较研究,方法为薄层涂布于患处,一日3次,总量不超过10g或10ml,疗程为2周。结果:DSG的总有效率为87.0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IE的总有效率为84.0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43%。结论:DSG的疗效与IE相近,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I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凝胶 吲哚美辛擦剂 骨关节炎 疗效
下载PDF
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丁长海 陈学广 +2 位作者 徐建华 孙桂华 徐叔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观察双氯芬酸钠凝胶外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对其与阳性对照药吲哚美辛擦剂治疗122例RA进行了随机、单盲,平行性和多中心的临床验证。结果表明:双氯芬酸钠凝胶治疗67例RA的总有效率为71.64... 为观察双氯芬酸钠凝胶外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对其与阳性对照药吲哚美辛擦剂治疗122例RA进行了随机、单盲,平行性和多中心的临床验证。结果表明:双氯芬酸钠凝胶治疗67例RA的总有效率为71.6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4%;吲哚美辛擦剂治疗55例RA的总有效率为61.8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提示两药的疗效相近,但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凝胶 吲哚美辛擦剂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抗氧自由基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5
作者 丁长海 陈敏珠 +1 位作者 魏伟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21-325,共5页
1935年Haber和Weiss发现氧自由基以来,人们对氧自由基的研究逐渐深入。许多病理生理现象如衰老、肿瘤、突变、炎症、多种器官的缺血再灌注等都与氧自由基有关。因此抗氧自由基药物的研究亦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1 氧自由基产生的途径... 1935年Haber和Weiss发现氧自由基以来,人们对氧自由基的研究逐渐深入。许多病理生理现象如衰老、肿瘤、突变、炎症、多种器官的缺血再灌注等都与氧自由基有关。因此抗氧自由基药物的研究亦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1 氧自由基产生的途径氧自由基包括超氧阴离子(O_2^-)、羟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_2 ).过氧化氢(H_2O_2)。正常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自由基 抗自由基药物
下载PDF
尼美舒利和萘普生随机双盲对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7
6
作者 丁长海 徐叔云 +5 位作者 梅俏 李常玉 魏伟 孙桂华 徐建华 王金凯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3,共5页
为比较研究尼美舒利(NIM)和萘普生(NA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将试验设计为随机、双盲、平行性和多中心的比较研究。试验组病例数为60例,每次口服尼美舒利100mg,每日二次,疗程2周,累积用药4周者28... 为比较研究尼美舒利(NIM)和萘普生(NA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将试验设计为随机、双盲、平行性和多中心的比较研究。试验组病例数为60例,每次口服尼美舒利100mg,每日二次,疗程2周,累积用药4周者28例;对照组病例数为61例,每次口服萘普生250mg,每日二次,疗程2周,累积用药4周者29例。结果表明,2、4周时尼美舒利的总有效率为53.33%,60.71%,萘普生的总有效率为47.54%、55.17%。两药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经安全性评价,尼美舒利和萘普生的耐受性相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胃肠道系统为主。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萘普生相近,两药的耐受性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萘普生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双盲试验
下载PDF
尼美舒利和萘普生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试验 被引量:6
7
作者 丁长海 徐叔云 +5 位作者 李常玉 魏伟 李俊 李芹 许建明 倪飞舟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59-261,共3页
目的:比较尼美舒利和萘普生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或单盲、多中心、对照研究方法。尼美舒利100例(男性41例,女性59例,年龄54±s10a),萘普生68例(男性29例,女性39例,年龄5... 目的:比较尼美舒利和萘普生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或单盲、多中心、对照研究方法。尼美舒利100例(男性41例,女性59例,年龄54±s10a),萘普生68例(男性29例,女性39例,年龄53±12a)。尼美舒利口服100mg,bid;萘普生口服250mg,bid,疗程2wk。结果:尼美舒利的总有效率为83%,萘普生的总有效率为7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和32%(P>0.05),以胃肠反应为主。结论:尼美舒利对骨关节炎治疗作用优于萘普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萘普生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萘普生 骨关节炎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丙嗪和萘普生治疗骨关节炎随机对照Ⅱ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6
8
作者 丁长海 孙秀霞 +6 位作者 魏伟 李常玉 徐叔云 孙桂华 徐建华 张杏书 沈霖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8-211,共4页
丙嗪(oxaprozin,OXP)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为了比较国产丙嗪和阳性对照药萘普生(naproxen,NAP)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疗效和安全... 丙嗪(oxaprozin,OXP)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为了比较国产丙嗪和阳性对照药萘普生(naproxen,NAP)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进行了随机、多中心和平行性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丙嗪治疗60例骨关节炎患者(400mg/次,一日一次,睡前顿服)4周时总有效率为73.33%;萘普生治疗30例骨关节炎患者(200mg/次,一日二次)4周时总有效率为66.67%。4周疗程内,丙嗪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萘普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丙嗪 萘普生 骨关节炎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鹿茸液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丁长海 吴成义 +5 位作者 魏伟 沈玉先 周爱武 金涌 郝吉庆 徐叔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4-6,共3页
鹿茸液30ml·kg-1·d-1ig,d10时可增加小鼠体重,明显延长小鼠在25℃温水中的游泳时间和在-20℃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增加肾上腺重量,提高脾脏及胸腺脂数。采用有丝分裂原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3H]-... 鹿茸液30ml·kg-1·d-1ig,d10时可增加小鼠体重,明显延长小鼠在25℃温水中的游泳时间和在-20℃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增加肾上腺重量,提高脾脏及胸腺脂数。采用有丝分裂原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3H]-TdR掺入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发现该液可促进脾脏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表明鹿茸液有促进生长、增加耐力、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液 淋巴细胞 中草药 中药药理学
下载PDF
乙氧苯柳胺软膏随机对照双盲治疗神经性皮炎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长海 孙秀霞 +9 位作者 徐叔云 魏伟 李俊 白义杰 吴长山 宋芳吉 肖毅 邵伯芹 王桂芝 任福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8-100,共3页
为研究5%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以0.025%氟轻松软膏作为阳性对照,进行了随机,对照,多中心,双盲,平行性的Ⅱ期临床试验。两药分别均匀涂擦患处,每日3次,连续4周。结果表明: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 为研究5%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以0.025%氟轻松软膏作为阳性对照,进行了随机,对照,多中心,双盲,平行性的Ⅱ期临床试验。两药分别均匀涂擦患处,每日3次,连续4周。结果表明: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50例神经性皮炎的总有效率2周时为52%,4周时为78%;氟轻松软膏治疗50例神经性皮炎的总有效率2周时为40%,4周时为72%。4周疗程内,乙氧苯柳胺软膏有1例发生轻度药物不良反应,氟轻松软膏有1例发生中度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结果提示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氧苯柳胺 软膏 神经性皮炎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口恶丙秦和萘普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长海 陈学广 +5 位作者 徐叔云 李芹 许建明 孙桂华 徐建华 张杏书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26,共5页
口恶丙秦是一种新型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为了比较研究该药与阳性对照药萘普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进行了随机、双盲和平行性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口恶丙秦(400mg/次,每日一次,睡前顿服)治疗60例类... 口恶丙秦是一种新型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为了比较研究该药与阳性对照药萘普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进行了随机、双盲和平行性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口恶丙秦(400mg/次,每日一次,睡前顿服)治疗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周和8周时总有效率分别为45.00%和71.67%;萘普生(200mg/次,每日二次)治疗5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周和8周时总有效率分别为45.76%和72.88%,两药的疗效相近。8周疗程内,口恶丙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萘普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7%,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口恶丙秦口服每日一次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与萘普生口服每日二次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萘普生也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丙秦 萘普生 类风湿关节炎 随机双盲对照
下载PDF
尼美舒利随机对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71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长海 徐叔云 +7 位作者 李常玉 魏伟 孙桂华 徐建华 王金凯 刘松年 武春敏 任凯晶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752-755,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尼美舒利(Nim)和萘普生(Na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试验设计为随机、对照、平行性和多中心的比较研究。试验组病例数为171例,其中双盲试验60例,单盲试验111例,每次poNim10... 目的:比较研究尼美舒利(Nim)和萘普生(Na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试验设计为随机、对照、平行性和多中心的比较研究。试验组病例数为171例,其中双盲试验60例,单盲试验111例,每次poNim100mg·,bid,疗程2周,累积用药4周者78例,12周者50例;对照组病例数为112例,其中双盲试验61例,单盲试验51例,每次poNap250mg·,bid,疗程2周,累积用药4周者62例,12周者51例。结果:2,4,8周时Nim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61%,6795%和9800%,Nap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357%,5968%和7647%。两药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经安全性评价:Nim和Nap的耐受性相似,2,4,12周时Nim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49%,3077%,2800%;Nap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14%,3548%,4313%。结论:Nim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在2,4周时与Nap相近,在12周时好于Nap;Nim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N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褪黑素和哌替啶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长海 郝吉庆 +4 位作者 魏伟 沈玉先 张安平 李常玉 徐叔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180-182,共3页
利用热板法或甩尾法测定小鼠痛阈,发现褪黑素10~40mg·kg-1ip后60min时镇痛作用最强,150min时仍有镇痛作用。哌替啶10~40mg·kg-1ip后30min时镇痛作用最强,120min时已无镇... 利用热板法或甩尾法测定小鼠痛阈,发现褪黑素10~40mg·kg-1ip后60min时镇痛作用最强,150min时仍有镇痛作用。哌替啶10~40mg·kg-1ip后30min时镇痛作用最强,120min时已无镇痛作用。在60min时两者镇痛作用相近。是示两者的作用特点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哌替啶 止痛
下载PDF
松果腺褪黑素与炎症免疫调节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长海 魏伟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4-88,共5页
松果腺褪黑素与炎症免疫调节丁长海,魏伟,徐叔云(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合肥230032)自1958年Derner从牛的松果腺分离提纯出褪黑素(melatonin,MT)以来,松果腺的功能逐渐被人们认识。它位于中... 松果腺褪黑素与炎症免疫调节丁长海,魏伟,徐叔云(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合肥230032)自1958年Derner从牛的松果腺分离提纯出褪黑素(melatonin,MT)以来,松果腺的功能逐渐被人们认识。它位于中脑上丘之上,第三脑室后端,实质由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腺 褪黑素 炎症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褪黑素对肿瘤化疗药物骨髓毒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长海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76-576,共1页
褪黑素对肿瘤化疗药物骨髓毒性的抑制作用丁长海徐叔云(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合肥230032)中国图书分类号R979.5;R979.1褪黑素(melatonin,MT)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它能刺激T淋巴细胞因子IL... 褪黑素对肿瘤化疗药物骨髓毒性的抑制作用丁长海徐叔云(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合肥230032)中国图书分类号R979.5;R979.1褪黑素(melatonin,MT)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它能刺激T淋巴细胞因子IL-2、IFN-γ的产生〔1〕,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解毒药 抗癌药 骨髓毒性
下载PDF
松果腺褪黑素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和脾、下丘脑PGE_2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长海 魏伟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61-263,共3页
采用松果腺切除术、酵母多糖调理的鲁米诺依赖的化学发光法及前列腺素E_2(PGE_2)放射免疫测定方法观察了松果腺和褪黑索(MT)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及脾、下丘脑PGE_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果腺切除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 采用松果腺切除术、酵母多糖调理的鲁米诺依赖的化学发光法及前列腺素E_2(PGE_2)放射免疫测定方法观察了松果腺和褪黑索(MT)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及脾、下丘脑PGE_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果腺切除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降低,脾及下丘脑PGE_2含量升高,10~1000 μg·kg^(-1)MT分别恢复之。其中以10μg·kg^(-1)MT作用最强;10μg·kg^(-1)MT还抑制正常大鼠脾及下丘脑PGE_2含量。上述作用可能是松果腺MT对炎症免疫调节作用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腺 褪黑素 巨噬细胞 化学发光
下载PDF
松果腺信息转导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长海 魏伟 徐叔云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9-252,共4页
松果腺细胞膜上存在有β_1、α_1受体。外周光感信息由视网膜感受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神经元传递到颈上神经节,后者发出节后交感神经纤维,作用于松果腺细胞膜上的β_1、α_1,受体,从而引起松果腺细胞内一系列中间物质的改变... 松果腺细胞膜上存在有β_1、α_1受体。外周光感信息由视网膜感受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神经元传递到颈上神经节,后者发出节后交感神经纤维,作用于松果腺细胞膜上的β_1、α_1,受体,从而引起松果腺细胞内一系列中间物质的改变,激活N-乙酰转移酶(NAT)和羟基吲哚-O-甲基转移酶(HIOMT),使褪黑激素(MT)合式及分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腺 信息 转导 分析
下载PDF
褪黑素和哌替啶的耐受性及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长海 魏伟 +4 位作者 郝吉庆 陈学广 沈玉先 葛志东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9-311,共3页
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痛阈,发现ip褪黑素(MT)40mg·kg-1·d-1连续6d,镇痛作用持续、明显;ip哌替啶40mg·kg-1·d-1连续6d,镇痛作用逐渐减弱,至d6时已无镇痛作用。d7ipMT... 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痛阈,发现ip褪黑素(MT)40mg·kg-1·d-1连续6d,镇痛作用持续、明显;ip哌替啶40mg·kg-1·d-1连续6d,镇痛作用逐渐减弱,至d6时已无镇痛作用。d7ipMT和哌替啶同上剂量1h时测定小鼠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发现MT能明显提高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而哌替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趋向。结果提示:MT不同于哌替啶无耐受性,且能促进脾淋巴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哌替啶 耐受性 淋巴细胞增殖
下载PDF
乙氧苯柳胺软膏随机对照治疗寻常性痤疮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长海 张学军 +7 位作者 徐叔云 魏伟 李俊 朱一元 白义杰 陈学荣 宋芳吉 王桂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研究乙氧苯柳胺软膏和阳性对照药过氧苯甲酰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多中心和平行性的比较研究。将乙氧苯柳胺软膏或过氧苯甲酰乳膏薄层均匀涂布患处,1日3次。疗程为4周,部分病例累积用药8周... 目的研究乙氧苯柳胺软膏和阳性对照药过氧苯甲酰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多中心和平行性的比较研究。将乙氧苯柳胺软膏或过氧苯甲酰乳膏薄层均匀涂布患处,1日3次。疗程为4周,部分病例累积用药8周。结果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118例寻常性痤疮4周时总有效率为58.5%,治疗59例寻常性痤疮8周时总有效率为72.9%;过氧苯甲酰乳膏治疗67例寻常性痤疮4周时总有效率为71.6%,治疗51例寻常性痤疮8周时总有效率为78.4%。8周内,乙氧苯柳胺软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过氧苯甲酰乳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结论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在4周时虽低于过氧苯甲酰乳膏,但无统计学意义,8周时两者疗效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苯甲酰 痤疮 药物疗法 乙氧苯柳胺软膏
下载PDF
新药Ⅱ、Ⅲ期临床试验操作规程与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长海 李俊 +1 位作者 魏伟 徐叔云 《安徽医药》 CAS 1998年第4期1-5,共5页
新药是指首次化学合成或从植物(包括中药材)、动物、细菌、真菌等中获得的活性产物。国内首次仿制、复方制剂、改变用药途径、剂型及用途的药品,均按新药管理。按照“新药审批办法”,新药按药品管理要求分为五类。新药的临床研究一般... 新药是指首次化学合成或从植物(包括中药材)、动物、细菌、真菌等中获得的活性产物。国内首次仿制、复方制剂、改变用药途径、剂型及用途的药品,均按新药管理。按照“新药审批办法”,新药按药品管理要求分为五类。新药的临床研究一般分为“两类”和“三期”,“两类”指临床试验和临床验证:一、二、三类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四、五类新药进行临床验证;“三期”指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本文就新药Ⅱ、Ⅲ期临床试验及临床验证的操作规程与设计作一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药管理 Ⅲ期临床试验 临床验证 首次 新药审批 用药途径 药品管理 操作规程 动物 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