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氨酰-谷氨酰胺下调口服他克莫司损伤的肠黏膜组织中iNOS和TNF-α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万云乐 吴丽花 +3 位作者 余松峰 金晶 柯庆宏 郑树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9-944,共6页
目的: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Ala -Gln)对口服FK506损伤的肠黏膜组织中iNOS和TNF-α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FK506低剂量组、FK506高剂量组及Ala -Gln治疗组,分别给以0.2 mL生理盐水、FK506 0.1 mg/kg、1.0 ... 目的: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Ala -Gln)对口服FK506损伤的肠黏膜组织中iNOS和TNF-α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FK506低剂量组、FK506高剂量组及Ala -Gln治疗组,分别给以0.2 mL生理盐水、FK506 0.1 mg/kg、1.0 mg/kg灌胃和FK506 1.0 mg/kg灌胃及丙氨酰-谷氨酰胺0.5 g/kg腹腔注射。隔天给药,6周后采集回肠标本。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FITC -dextran(FD4)检测肠黏膜通透性;RT-PCR检测小肠黏膜iNOS和TNF-α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iNOS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FK506高剂量组的肠黏膜对FD4的通透性明显增加,扫描电镜示小肠绒毛破坏明显,而Ala -Gln治疗组小肠绒毛破坏减轻,对FD4的通透性下降;FK506高剂量组小肠黏膜iNOS mRNA和TNF-α mRNA表达增强,而Ala -Gln治疗组表达则明显下调;iNOS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与此一致。结论:FK506通过上调iNOS和TNF-α的表达对小肠黏膜产生损伤,使小肠壁的通透性增加。Ala -Gln对FK506所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下调iNOS和TNF-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肠黏膜 丙氨酰-谷氨酰胺 一氧化氮合酶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S108结合丹参对抗异品系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万云乐 沈文律 +5 位作者 罗义刚 周泽清 文军 夏仁品 李幼平 李波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916-918,共3页
目的 在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模型上,探讨S108、丹参对抗移植动脉硬化的作用。方法 大鼠35 只随机分为:A组为非移植SD组,B组为同品系移植缺血< 30 min 组,C 组为异品系移植缺血< 30 min 对照组,D组为异... 目的 在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模型上,探讨S108、丹参对抗移植动脉硬化的作用。方法 大鼠35 只随机分为:A组为非移植SD组,B组为同品系移植缺血< 30 min 组,C 组为异品系移植缺血< 30 min 对照组,D组为异品系移植缺血<30 min S108 加丹参处理组,术后60 d 切取植入的腹主动脉行光镜、电镜检查,并采用MIAS- 300 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自动测量移植腹主动脉管腔面积、内膜面积及中膜面积。结果 B组和A组比较,术后60 d 时动脉内膜未见明显增厚(P>0-05) ,C组内膜明显增厚( 与A组、B组比较,P< 0-05) 。D组与C组比较,内膜增厚有所减轻(P<0-05)。病理观察表明,C 组、D 组增生的内膜均由单核/ 巨噬细胞与平滑肌细胞构成。C组动脉有较严重的细胞浸润,中膜平滑肌细胞坏死,弹力纤维膜断裂。D 组动脉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S108 加丹参可以延长异品系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8 丹参 移植动脉硬化 腹主动脉移植
下载PDF
肝移植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P-选择素高水平表达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万云乐 郑树森 +2 位作者 吴丽花 张文瑾 周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 6、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和P -选择素在稳定存活的肝移植受者血清中的表达程度。方法 :ELISA法检测 2 2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和 12例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 - 6、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 6、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和P -选择素在稳定存活的肝移植受者血清中的表达程度。方法 :ELISA法检测 2 2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和 12例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 - 6、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和P -选择素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T细胞表型。同时对近期 6例临床原位肝移植病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肝移植病人外周血CD3+ 、CD4 + 、CD8+ 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 + /CD8+ 比值与正常人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 0 5 ) ,但肝移植组CD3+ CD2 5 + T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P <0 . 0 5 )。白细胞介素 - 6、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和P -选择素水平肝移植组显著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5 )。近期 6例临床原位肝移植病例血清白细胞介素 - 6、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和P -选择素水平的动态观察 ,未发现规律性变化。结论 :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和P -选择素参与了肝移植后效应T细胞的活化过程 ,肿瘤坏死因子 -α和白细胞介素 - 6则可能分别介导了对移植物的免疫损伤和修复。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 6、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和P -选择素在稳定存活的肝移植受者血清中的表达程度。方法 :ELISA法检测 2 2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和 12例正常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白细胞介素6 胞间粘附分子1 P选择素
下载PDF
体液免疫在异品系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万云乐 沈文律 +2 位作者 李幼平 李波 罗义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索体液免疫在移植动脉硬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模型,HE染色和光镜下检查植入的腹主动脉病理学改变,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自动测出其管腔面积、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植入的腹主动脉... 目的:探索体液免疫在移植动脉硬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模型,HE染色和光镜下检查植入的腹主动脉病理学改变,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自动测出其管腔面积、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植入的腹主动脉壁IgG、IgM、C3沉积情况。结果:异品系移植组术后60 d腹主动脉管腔明显缩小,内膜显著增厚,中膜变薄。增生的腹主动脉内膜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构成,中膜层平滑肌细胞坏死,数量减少,弹力膜断裂。IgM、C3在术后各组各时点动脉壁上均未见沉积现象。IgG在异品系移植组术后7 d、15 d时动脉中膜层呈强荧光沉积,30 d后IgG荧光消失。结论:体液免疫因子IgG可能参与了异品系大鼠移植腹主动脉硬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生成 移植免疫学 主动脉
下载PDF
环孢菌素A抑制小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Lymphotactin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万云乐 吴丽花 +1 位作者 谢海洋 郑树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23-2128,共6页
目的研究小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ptn)的表达情况及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A)的抑制作用。方法改良Banff评分系统判断同种小鼠移植心急性排斥反应程度,RT-PCR检测移植心组织内淋巴细胞趋化因子表达水平,E... 目的研究小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ptn)的表达情况及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A)的抑制作用。方法改良Banff评分系统判断同种小鼠移植心急性排斥反应程度,RT-PCR检测移植心组织内淋巴细胞趋化因子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心脏移植小鼠脾细胞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活性。结果C57BL/6-Balb/c急性排斥组小鼠移植术3d后脾脏显著增大。术后第5、7d移植心肌间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评分分别为2.667±0.577和2.333±0.577。C57BL/6-Balb/c+CsA组小鼠移植术后脾脏肿大明显减轻,术后第5、7d心肌间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评分分别为1.000±0.000和1.333±0.577。急性排斥组和CsA处理组小鼠移植心脏在术后第5d和第7d都可检测到Lptn mRNA阳性表达,但CsA处理组Lptn mRNA的表达明显弱于急性排斥组。治疗剂量的CsA可以完全抑制NFATc1活性。结论Lptn在早期移植免疫事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sA仅能部分抑制Lptn mR-NA的表达。活化T细胞Lptn的表达调控存在NFAT以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排斥 心脏移植 淋巴细胞趋化因子 环孢菌素 小鼠
下载PDF
短疗程CsA治疗对移植动脉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万云乐 沈文律 +2 位作者 李幼平 罗义刚 李波 《华西医学》 CAS 1999年第3期294-296,共3页
在异品系大鼠 (SDtowistar)腹主动脉移植硬化模型上 ,设计DsA处理组 ,结果发现 ,短疗程CsA治疗剂量(CsA10mg·d-1× 10d ,ip)可有效抑制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但不影响后期TA进程 ,说明移植物动脉硬化不是简单地急性排斥反... 在异品系大鼠 (SDtowistar)腹主动脉移植硬化模型上 ,设计DsA处理组 ,结果发现 ,短疗程CsA治疗剂量(CsA10mg·d-1× 10d ,ip)可有效抑制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但不影响后期TA进程 ,说明移植物动脉硬化不是简单地急性排斥反应的直接后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动脉硬化 急性排斥反应 大鼠 CSA 短疗程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万云乐 闵军 +1 位作者 陈亚进 王捷 《腹部外科》 2011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10年6月间24例经术后病理学确诊的SPTP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男性7例,女...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10年6月间24例经术后病理学确诊的SPTP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男性7例,女性17例,女性占70.83%,女性中位年龄为25.3岁。肿瘤病灶位于胰头部5例,胰颈体部8例,胰体尾部11例,全部病例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血清淀粉酶和消化肿瘤标记物检查均为阴性。24例均获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胰漏3例,术后随访期间未见复发、转移现象。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属具有恶性潜能的胰腺肿瘤。外科手术切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诊断 病理学 临床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下载PDF
异品系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8
作者 万云乐 沈文律 +4 位作者 徐丽 李可洲 李幼平 罗义刚 李波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2-15,18,共5页
移植物动脉硬化(TA)已成为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严重障碍。迄今为止,移植物动脉硬化的发生原因及机理仍不清楚,也无有效的防治手段;本实验成功地在SD、wistar大鼠间建立了异品系移植腹主动脉硬化模型,对于探索TA的发生原因、机理以... 移植物动脉硬化(TA)已成为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严重障碍。迄今为止,移植物动脉硬化的发生原因及机理仍不清楚,也无有效的防治手段;本实验成功地在SD、wistar大鼠间建立了异品系移植腹主动脉硬化模型,对于探索TA的发生原因、机理以及研究防治TA的药物成分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动脉硬化 大鼠 动物模型 异品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门静脉切除与重建的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万云乐 闵军 +1 位作者 陈亚进 王捷 《腹部外科》 2010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索门静脉切除与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在行根治性手术同时,行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和/或肝切除的扩大根治术的肝门部胆管癌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获R0切除6例,R1切除... 目的探索门静脉切除与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在行根治性手术同时,行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和/或肝切除的扩大根治术的肝门部胆管癌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获R0切除6例,R1切除4例。行门静脉壁部分切除修补4例中,术后病理检查未提示门静脉壁肿瘤侵犯2例。行门静脉主干切除重建6例中,联合肝叶切除术者4例,联合肝动脉切除重建病例2例。术后发生胆漏3例,出现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无门静脉血栓形成或吻合口狭窄,无术后肝功能衰竭和消化道出血。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32.5±15.7)d。本组2003年至2008年完成手术的6例中,存活超过1年者4例,超过3年者2例,尚无存活5年者。2009年完成的4例中,3例尚存活。结论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叶切除和门静脉切除与重建的扩大根治术并不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门静脉 肝切除术
下载PDF
创伤性胆血症的诊断与治疗──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云乐 沈文律 徐丽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67-68,共2页
肝外伤术后总胆红素水平尤其是直接胆红素水平的明显升高,而转氨酶水平仅轻微升高应怀疑本病。ERCP、PIC有助于了解胆道/肝静脉系瘘的存在及部位。肝内坏死灶清除及胆总管置管负压引流是本症的一种治疗手段。
关键词 创伤性 胆血症 诊断 治疗 胆红素
下载PDF
肝门胆管盆式空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 被引量:2
11
作者 万云乐 江海鸿 《肝胆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研究肝门胆管盆式空肠吻合术在肝内胆管结石狭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 1986年 8月~ 1998年8月 2 3例经肝门胆管盆式空肠吻合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有肝门胆管盆式空肠Ro... 目的 研究肝门胆管盆式空肠吻合术在肝内胆管结石狭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 1986年 8月~ 1998年8月 2 3例经肝门胆管盆式空肠吻合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有肝门胆管盆式空肠Roux- Y吻合术和肝门胆管盆式间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术中根据胆管狭窄部位不同行不同的肝门区胆管盆式整形 ,旷置空肠或间置空肠肠段长约 5 0 cm,吻合口大小 8- 10 cm。结果 本组病例除 1例死于术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外 ,均获治愈。术后近期并发症有术后胆漏和膈下感染、术后胆道出血。远期随访结果表明 ,存活 2 2例病例中 ,仅 1例术后出现反复的返流性胆管炎 ,经消炎利胆治疗可获临床治愈 ,其发生原因是术后残余胆管内结石。结论 肝门胆管盆式空肠吻合术是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认为 ,为了更好地防治术后再发胆管结石 ,同时行皮下埋置空肠袢术式将便于今后再发结石行胆道镜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狭窄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不同原因诱导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的组织病理比较
12
作者 万云乐 徐丽 +3 位作者 沈文律 罗义刚 李幼平 李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原因诱导的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140只大鼠随机分组 :A组为非移植组 ,B组为同品系移植缺血小于 30min组 ;C组为同品系移植缺血 4h组 ;D组为异品系移植缺血小于 30min组。术后 7、15、30、6 0天... 目的 :研究不同原因诱导的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140只大鼠随机分组 :A组为非移植组 ,B组为同品系移植缺血小于 30min组 ;C组为同品系移植缺血 4h组 ;D组为异品系移植缺血小于 30min组。术后 7、15、30、6 0天切取植入的腹主动脉进行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移植 7~ 15天时C组动脉内膜有多量多形核粒细胞和单个核细胞粘附、浸润 ,电镜检查多形核粒细胞为中性粒细胞。而D组移植动脉各层均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移植 30~ 6 0天时C组、D组移植动脉内膜均有显著增厚 ,增生的内膜均由单核 /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构成 ,但前者无中膜层平滑肌坏死及弹力膜断裂现象。结论 :中性粒细胞在缺血 /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同品系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腹主动脉移植硬化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缺血损伤诱导同品系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实验研究
13
作者 万云乐 李波 +2 位作者 沈文律 罗义刚 李幼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索缺血损伤在同品系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90 只大鼠随机分为3 组: A 组为同品系( Wistar to Wistar) 移植缺血小于30 分钟组; B 组为同品系移植缺血4 小时组; C 组为异品系(S... 目的 探索缺血损伤在同品系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90 只大鼠随机分为3 组: A 组为同品系( Wistar to Wistar) 移植缺血小于30 分钟组; B 组为同品系移植缺血4 小时组; C 组为异品系(SD to Wistar) 移植缺血小于30 分钟组。于移植术后15 、30 及60 天切取植入的腹主动脉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应用MIAS300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自动测量移植腹主动脉管腔面积、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结果 A 组术后60 天动脉内膜轻度增厚,但B 组和C 组术后60 天均有明显管腔面积缩小和内膜增厚现象,与A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5) 。病理检查结果表明,B 组和C 组增生的内膜均由单核/ 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构成,但前者无中膜层平滑肌坏死及弹力膜断裂现象。结论 缺血/ 再灌注损伤是移植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损伤 移植物 动脉硬化 大鼠
下载PDF
微嵌合体:移植免疫耐受的原因还是结果
14
作者 万云乐 赵志成 +2 位作者 郑树森 贾长库 施卫星 《医学与社会》 2002年第5期27-29,共3页
文章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对微嵌合成现象与移植免疫耐受或移植物长期存活、宿主抗移植物(HVG)和 /或移植物抗宿主 (GVH)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互关系进行了理性思考。认为移植后微嵌合体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 ,其作用不尽相同。同... 文章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对微嵌合成现象与移植免疫耐受或移植物长期存活、宿主抗移植物(HVG)和 /或移植物抗宿主 (GVH)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互关系进行了理性思考。认为移植后微嵌合体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 ,其作用不尽相同。同时认为 ,只有对客观事物的整体状态加以科学考察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嵌合体 移植 哲学思想 免疫系统 移植物抗宿主 宿主抗移植物
下载PDF
创伤性胆血症1例报告
15
作者 万云乐 徐丽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55-55,共1页
创伤性胆血症(traumaticbilhemia)见于肝脏减速性创伤,是肝内中央型静脉与胆管破裂,形成创伤性瘘管,胆汁由胆道经肝内坏死腔流入肝静脉系,直接导致血中胆红素增高的一种创伤性并发症,常合并有创伤后肝脓肿、胆... 创伤性胆血症(traumaticbilhemia)见于肝脏减速性创伤,是肝内中央型静脉与胆管破裂,形成创伤性瘘管,胆汁由胆道经肝内坏死腔流入肝静脉系,直接导致血中胆红素增高的一种创伤性并发症,常合并有创伤后肝脓肿、胆管炎、肝衰。1975年Ele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 胆血症 诊断 治疗
全文增补中
缺血损伤诱导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16
作者 万云乐 沈文律 +2 位作者 罗义刚 李幼平 李波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 :研究缺血损伤诱导的同品系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并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 :1 4 0只大鼠随机分组 :A组为非移植组 ,B组为同品系移植缺血 <3 0min组 ;C组为同品系移植缺血 4h组 ;D组为异品系移植缺血 <3 0mi... 目的 :研究缺血损伤诱导的同品系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并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 :1 4 0只大鼠随机分组 :A组为非移植组 ,B组为同品系移植缺血 <3 0min组 ;C组为同品系移植缺血 4h组 ;D组为异品系移植缺血 <3 0min组。术后 7天、 1 5天、 3 0天、 60天切取植入的腹主动脉进行光、电镜检查。结果 :移植早期C组动脉内膜有多量多形核白细胞和单个核细胞粘附、浸润 ,电镜检查多形核白细胞为中性白细胞。而D组移植动脉各层均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移植后期C组、D组移植动脉内膜均有显著增厚 ,增生的内膜均由单核 /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构成 ,但前者无中膜层平滑肌坏死及弹力膜断裂现象。结论 :中性白细胞在缺血 /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同品系大鼠腹主动脉移植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损伤 移植动脉硬化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抗移植物动脉硬化的药物研究
17
作者 万云乐 沈文律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移植物动脉硬化 药物疗法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大蒜素对大鼠NK细胞肿瘤杀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丽 吕丽虹 +4 位作者 俞建东 龙天柱 黄永亨 闵军 万云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91-2096,共6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NK细胞肿瘤杀伤活性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大鼠脾脏NK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NK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ELISA检测大鼠脾脏NK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乳...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NK细胞肿瘤杀伤活性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大鼠脾脏NK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NK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ELISA检测大鼠脾脏NK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大鼠脾脏NK细胞对小鼠淋巴瘤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大蒜素对体外培养的NK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增殖和抑制NK细胞自然凋亡的作用,并能提高NK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和增强对Yac-1细胞的杀伤毒性,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其中30mg/L是大蒜素的相对适宜浓度。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上调NK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增强其体外肿瘤杀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杀伤细胞 天然 干扰素Γ 大鼠
下载PDF
丁酸钠诱导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璐 闵军 +6 位作者 王捷 商昌珍 万云乐 余强 杨梅 曹君 陈积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探讨丁酸钠对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成熟状态和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结合丁酸钠体外诱导人外周血来源的DC,6d后结合不同成熟因子诱导成熟,并以流式细胞仪... 目的:探讨丁酸钠对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成熟状态和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结合丁酸钠体外诱导人外周血来源的DC,6d后结合不同成熟因子诱导成熟,并以流式细胞仪、FITC标记的Dextran的内吞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ELISA法分别检测DC的表面标志、内吞能力、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分泌量的改变。结果:丁酸钠可以抑制DC成熟,使DC具有较强的抗原吞噬能力,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12的分泌能力下降。结论:丁酸钠可以抑制DC成熟,诱导不成熟DC生成,在移植免疫耐受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丁酸盐类 免疫耐受 白细胞介素12
下载PDF
建立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俞志勇 郑树森 +1 位作者 梁廷波 万云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选用建康C57近交系小鼠和BALB/c近交系小鼠,参考大鼠心脏移植Ono式模型,并加以改良。同系移植组(n=20)供、受体均采用BALB/c小鼠;同种异品系移植组(n=20)供体为C57近交系小鼠,受体为BALB/c...  目的:建立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选用建康C57近交系小鼠和BALB/c近交系小鼠,参考大鼠心脏移植Ono式模型,并加以改良。同系移植组(n=20)供、受体均采用BALB/c小鼠;同种异品系移植组(n=20)供体为C57近交系小鼠,受体为BALB/c近交系小鼠。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供心热缺血时间为(0.9±0.05)min,冷缺血时间为(34.8±0.7)min,手术成功率为90%。同系移植组小鼠心脏移植物获得长期存活(>100d);同种异品系移植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期为(7.5±0.1)d。结论:提高供心的摘取技术及受体的血管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动物 心脏移植 移植 异位 小鼠 近交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